本文目录索引 1,幼儿教师有哪些必读的教育类书籍 2,有哪些关于学前教育的有趣的书籍 3,幼儿教育书籍有哪些 4,教育幼儿的书籍有哪些 5,关于学前教育的课外书籍 6,关于幼儿教育的书籍 7,教育宝宝必读的十本书籍推荐 8,育儿书籍排行榜前十名 9,有关教
本文目录索引
- 1,幼儿教师有哪些必读的教育类书籍
- 2,有哪些关于学前教育的有趣的书籍
- 3,幼儿教育书籍有哪些
- 4,教育幼儿的书籍有哪些
- 5,关于学前教育的课外书籍
- 6,关于幼儿教育的书籍
- 7,教育宝宝必读的十本书籍推荐
- 8,育儿书籍排行榜前十名
- 9,有关教育的经典书籍都有哪些?
- 10,适合幼儿园教师阅读的著作有哪些
1,幼儿教师有哪些必读的教育类书籍
1 《成长在路上:幼儿园新教师必读》 《成长在路上》 32元一本 这本书的作者是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何桂香老师,曾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北京市德育先进人,现为北京市骨干教师。多篇教育教学文章发表在全国教育类核心杂志《学前教育》上,多篇论文获得全国和北京市论文评选一等奖。主持的北京市“十五”规划课题“幼儿园区域游戏评价策略的研究”,获得北京市第三届教育教学成果奖(政府奖)。 这本书是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一五”课题成果,被称为幼儿园教师成长必备工具书。目前销量已达到5万余册。许多国培省培计划都把这本书列为新老师培训的指定教材。 这本书内容非常丰富,贴近新老师的教学、生活等方面,确实是新手幼师必备书籍。 目录节选: 2《预防为主的幼儿园家长工作》 《预防为主的幼儿园家长工作》 58元一本 对于新老师来说,最难做的工作是家长工作。所以,我推荐一本刚刚出版的新书《预防为主的幼儿园家长工作》。 首先,这本书的作者群非常牛。三位作者:芦德芹老师、王艳云老师、安平老师。 先说芦德芹老师,芦老师是北京幼教届一个传奇人物(自己去百度),正高级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现任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一幼儿园副园长, 朝阳区特级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先后荣获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人民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等殊荣。 王艳云老师,高级教师,目前在北京教育学院朝阳分院负责朝阳区的学前培训工作。荣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北京市优秀学前教育工作者、北京市三八红旗手等称号。发表专业论文30 余篇;翻译专业书1 本;主持市级课题2 项。 安平老师,高级教师、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学前教研室教研员。17 年一线教学经验,7 年教学管理经验,先后荣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优秀德育工作者、北京市骨干教师等称号。组织和编写的教育活动及教育案例分别获得北京市优秀教育活动、优秀教育案例的一等奖。先后发表文章48 篇、论文52 篇。执行主持国家级课题、市级课题若干项。 然后,这本书也非常牛。本书从九月份开始,以月为单位,详细介绍在当月有可能遇到的家长工作问题以及预防措施。这是一本融入了幼教专家数十年的经验和技巧的书籍。 《预防为主的幼儿园家长工作》 58元一本 《成长在路上》 32元一本
2,有哪些关于学前教育的有趣的书籍
有趣谈不上,有用是真的
幼儿园书单
1.《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
2.《向孩子学习》
3.《认识如何学习的》
4.《明日之学校》
5.《爱弥儿》
6.《孩子们,你们好》
7.《儿童心理辅导》
8.《奇妙的心灵--儿童认知研究的新发现》
9.《学生行为管理--教师应用指南》
10.《教育科学与儿童心里学》
11.《不跪着教书》
12.《学习,别听学校的》
13.《小学生心理辅导札记》
14.《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
15.《拯救男孩》
16.《儿童心力测验--更好地理解孩子》
17.《儿童绘画心力学》
18.《15分钟改变孩子》
19.《还孩子幸福童年-揠苗助长的危机》
20.《体验孩子:宋庆龄幼儿园区域活动案例》
21.《儿童游戏--在游戏中成长》
22.《好入门不可不知的育儿心理学》
23.《学习在快乐--走向对话》
24.《走向方案教学--幼儿园方案教学探索及案例》
25.《幼儿学习档案--真实记录幼儿学习的历程》
26.《爱心育人》
27.《给青年教师的15 封信》
28.《新手老师上路--幼儿教师入门必读》
29.《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
30.《中小学去研究教育--教育行动研究的尝试》
31.《爱心与教育》
32.《窗边的小豆豆》
33.《国际教育新理念》
34.《反思教育习惯》
35.《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
36.《教师20项修炼》
37.《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
38.《师生沟通艺术》
39.《小小探索家--幼儿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教学》
40.《写给你--亲爱的老师》
41.《捕捉儿童敏感期》
42.《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43.《爱和自由》
3,幼儿教育书籍有哪些
关于教养的图书会非常长——所有与父母、儿童有关的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医学等作品都算相关。但若说适合家长读的优秀教养图书,就少了许多。我认为家长挑选优秀的教养图书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 1、科学 教养应依据心理学和教育科学的当代研究成果,因此教养的观点和方法须持之有据,如果能吸纳当代研究成果,与时俱进更佳。以孙瑞雪流传甚广的《爱和自由》为例,她的理论来源为蒙台梭利,的确她为国人介绍了蒙氏很多有益的教育思想,不过蒙氏非常看重的”纪律“(自律)在书中却鲜少提及,让很多家长易生误解。 科学从来是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举例来说,蒙台梭利对幼儿教育的发展贡献卓著,但她认为假装游戏(如孩子们玩“过家家”)对孩子无益,然而大量当代心理学研究却证明假装游戏对儿童的想象力、计划性、社会能力、语言发展等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在孙瑞雪的图书中,她仍持蒙氏的传统观点,未能明辨并做相应调整。 因此我建议家长们要多了解于教养有益的当代研究成果。适合家长阅读,近年引进介绍新发现的图书佳作有《关键教养报告》、《让孩子的大脑自由》等。 2、系统性 一本书要有自己的体系,或者能系统地解决一个领域的问题。有些教养图书写自己的育儿经历和反思,胜在细节生动,娓娓道来,家长也爱读,当然属于开卷有益的图书(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不过未能总结出清晰的教养规律,家长遇到书中未提及的其它情况时也不知该如何处理,难以举一反三。 教养知识有了科学性和系统性,看待和处理孩子的行为便有了一幅合宜的“地图”,家长有了比较清晰的方向,在日后的实践反思调整中逐步掌握内化。 系统性的教养图书注重让家长“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例如在区别赞扬和鼓励的不同时,《正面管教》用下表来说明不同的做法及影响。 在我推荐的书单中:儿童教养推荐图书。举例来说,《父母效能训练手册》即P.E.T系统地解决了亲子如何沟通协商的难题,《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系统解决孩子遇到同伴冲突家长该如何引导。顾名思义,《培养高情商的孩子》着重于系统解决家长如何在沟通中提高儿童的情绪智力。如果图书能依据年龄进一步细分,针对性更强。 值得说明的是,没有一本书能解决所有问题,任何一本书提供的理念和方法也非完美,都应与时俱进。 比如《无条件养育》就对《正面管教》中的自然后果提出很中肯恰当的批评。 同样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家长看了很多教养书后得出结论:”尽信书,不如无书“。其实教养的规律确实存在,但在应用中”度“的把握要根据情形而有所调整。例如同样是孩子行为不当,家长批评教育时对敏感的孩子要更温和有耐心,对“神经大条”的孩子则应更严肃庄重。有了适宜的教养地图,再加以实践应用,这样引导孩子,“虽不中,亦不远矣“。 3,简明扼要,操作性强。 心理学教材多关注儿童心理现象的描述及背后的机制是什么(what),而家长们最关心是"我该怎么做(how),孩子才能发展的更好“,知道了原理,未必就知道该怎么做。显然,家长们只需掌握儿童心理学的核心知识点和规律,更重要的是要了解掌握如何做。 举例来说,天快黑了,三四岁孩子在公园玩得不想走的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做? 下图是一个简明扼要、操作性强的佳例:家长巧妙的问法为孩子提供了两种选择,尊重了孩子的自主感(没有出现”不可以“、”必须“等字眼),同时也设定了时间限制。这样孩子比较容易配合(——背后的心理学原理)。你可以试着用看看! 图片来自《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 4、家长应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教养图书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建议家长在了解基本教养知识基础上,依据孩子的需要重点选择所需的图书。例如您苦恼于孩子常常和其他孩子起冲突,建议重点阅读《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并善加应用,不必面面俱到。
4,教育幼儿的书籍有哪些
1、孩子,把你的手给我(美国) 这本书通篇讲述的只有一个道理:对感受要宽容,对行为要严格。它的副标题为“与孩子实现真正有效果沟通的方法”。这本书理论极少,事例极多,可以说是手把手地教父母怎么和孩子沟通,适用于3岁以上孩子的家庭。 2、爱和自由 从这里你可以读到什么是爱,什么是自由。“孙瑞雪小学”中的“孙瑞雪”就是这本书的作者。她积极倡导蒙台梭利教育,把蒙台梭利的观点都写进了这本书,并把陪伴和倾听都用于她的教学实践中。这是打破传统教育理念的一本书。什么是真正的爱?要不要给孩子自由 ...... 3、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 作者既从教育者的角度阐述了科学的教育观,又从妈妈的视角讲解该如何处理孩子在成长路上面临的种种问题。书中的案例非常实用,贴近生活、来源生活,为父母培养孩子,提供了一个全新而又典型的标本式的案例集合。 4、童年的秘密(意大利) 蒙台梭利博士详细而生动地描绘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作为家长,想了解孩子成长的秘密,走进孩子的心灵,读这本书会有很大的帮助。尊重孩子贯穿了全文,蒙台梭利也始终在强调这一点:尊重孩子,敬畏孩子,孩子是成人之父。 5、儿童心理学(英国) 这本算是很入门级的儿童心理学书籍,内容很专业,深入浅出。简单的讲述了一些心理学的概念和一些常见的认识错误。比如说单亲家庭对于孩子会产生负面影响。实际的研究数据并不支持这一说法。 扩展资料: 幼儿教育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如幼儿在成人的指导下看电视、做家务、参加社会活动,等等,都可说是幼儿教育。 而狭义的幼儿教育则特指幼儿园和其他专门开设的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幼儿园教育在中国属于学校教育系统,和学校教育一样,幼儿园教育也具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所没有的优点,如计划性、系统性等。 幼儿园教育以幼儿园教师为主要对象,致力于宣传党和国家的幼儿教育政策,反映幼儿教育研究与改革成果,交流幼儿园、托儿所、家庭教育经验,介绍国内外幼儿教育信息,提供幼儿教育活动材料和教学参考资料。 智力开发的最佳期 美国心理学家杰明斯的研究指出,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对一个18岁的孩子达到的正常智力水平来说,其中50%的智力是4岁以前获得的,30%是4—8岁获得的,20%是8—18岁前获得的。 美国生理学家的研究也表明,幼儿是大脑生理发展的最快时期,一个成年人脑重约为1400克,其4岁时约为1000克,8岁时约为1300克。 日本学者木树久一指出,儿童潜在能力遵循一种递减的规律,即生下来具有100分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一出生就进行教育,可以成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若从5岁开始教育,只能成为具有80分能力的人,若从10岁开始,就只能具有60分能力的人。 由此可见,幼儿大脑发展速度之快。在儿童智力迅速发展的时期,早期教育的作用也特别大,因为智力与教育以及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若在这个时期内,对孩子用正确的方法施以适当的早期教育,其效果可想而知。 人格健全的关键期 幼儿教育对人的个性品质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幼儿时期,孩子的个性品质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这时孩子的可塑性强,自我评价尚未建立,往往以家长、老师的评价来评价自己。 家长、老师说“好”,就是“好”,家长、老师说“坏”,就是“坏”。若在这个时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好好引导,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其一生都有重要影响。相反若在这个时期形成一些不好的个性品质或行为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性教育的关键期 3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性心理发育阶段,心理学上称为“性蕾期”。如果男孩把自己看作是女孩,在打扮、举止、表情上模仿女孩,就成为女性化男孩。如果女孩把自己看作是男孩,在打扮、举止、表情上模仿男孩,就成为男性化女孩。这称为性角色畸形。 总之,幼儿是智力开发、人格健全、性教育的关键期。在幼儿教育上,主要是引导幼儿正确的思维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心态,来应付以后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所以,幼儿教育是决定人生命运与幸福的终身大事。
5,关于学前教育的课外书籍
《人的教育》、《大教学论》 1、《人的教育》是19世纪德国著名教育家、实践者、现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福禄培尔论述学前和学校教育的重要著作。 把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哺乳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孩子的外在情感;童年期,是家庭教育的时期,是玩耍和言语发展的时期;青春期,有意识的目的,是学校教育的时期。 2、《大教学论》是1632年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夸美纽斯。《大教学论》重点阐释了教学理论问题。在《致意读者》中,夸美纽斯明确表达了《大教学论》的最基本的目的。 教学论是教学的艺术,“大教学论”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普遍的艺术”,这是一种“教得准有把握”、“教得使人感到愉快”、“教得彻底”的艺术。 扩展资料: 《人的教育》思想介绍: 福禄培尔提出了儿童教育的四条基本原则: (1)适应的原则,“谨慎地遵循本能”。 (2)发展的原则,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儿童发展自己的天赋。 (3)自动的原则,儿童创造力的发展只在他们的游戏、劳动、智力活动等自动过程中反映出来。 (4)外力的原则,发展儿童的内部力量,必须有外部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的教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教学论
6,关于幼儿教育的书籍
《17 教育教学培训(幼儿中小学高校)【103套】2》百度网盘资源免费下载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rf7wfT2HwuUVFThUaFxlNA 提取码:esqr 17 教育教学培训(幼儿中小学高校)【103套】2|17 教育教学培训(幼儿中小学高校)【103套】1|17 预览图教育教学培训(幼儿中小学高校)|教学课件 (99).pptx|教学课件 (98).pptx|教学课件 (97).pptx|教学课件 (96).pptx|教学课件 (95).pptx|教学课件 (94).pptx|教学课件 (93).pptx|教学课件 (92).pptx|教学课件 (91).pptx|教学课件 (90).pptx|教学课件 (9).pptx|教学课件 (89).pptx
7,教育宝宝必读的十本书籍推荐
所有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长,而教育孩子的同时,家长也需要不断成长,你知道教育宝宝必读的书有哪些吗?下面是由我给大家带来关于教育宝宝必读的十本书籍推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教育宝宝必读的十本书籍推荐 教育宝宝必读的书1、《做聪明的父母——培养快乐、积极进取的孩子》 书中提供了一系列的育子方法——“斯马特育子法”,能够帮你的孩子培养成快乐能干、自立负责的成年人,这些方法适用于各种智力程度的孩子,从“小神童”到有精神或者心理疾患的孩子都包括在内,还举出了许多现实生活中“父母把孩子培育为他所能成为的最棒的人”的真实例子。 教育宝宝必读的书2、《亲子沟通必读99法》 《亲子沟通必读99法》是爱家父母教室献给年轻父母的又一新作,引用99个故事及案例,旨在帮助大家掌握亲子沟通的秘诀,做成功的父母。 这本书通过专业点评分析孩子的所思所想以及家长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存在的误区,经典好书推荐并运用高招出击告诉年轻父母,生活中应如何了解孩子的天性、把握孩子的特点、赏识自己的孩子、掌握亲子沟通的艺术。 教育宝宝必读的书3、《中毒的父母》 这是一部动人心弦、切中要害的书。书中展现的是巨大的希望和理解,堪称一部能够拯救生命的著作。 在这部出色的心理学著作中,苏珊·福沃德博士通过大量真实的个案材料分析了各类中毒父母的所作所为,探究了他们如何伤害子女并持续影响他们成年后的生活。弥足珍贵的是,她传授了具体的行为技巧,使受过或仍在承受父母伤害的人们获得勇气和力量,从过去与父母那令人沮丧的关系模式中解脱出来,发现一个充满自信、力量和情感独立的新世界,得到最终的自由和幸福。 教育宝宝必读的书4、《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品质高洁的人,一个有着怜悯心,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光有爱是不够的,洞察力也不足以胜任,好的父母需要获得并使用这些技巧。 大多数父母没有意识到语言的破坏力量。他们发现自己说出来的话正是以前自己的父母对他们说过的,发现他们正用一种自己也不喜欢的语气跟孩子说话,他们原本没打算这样的。在沟通中发生这种不幸,常常不是因为缺乏爱心,而是缺乏对孩子的理解;不是因为缺乏智慧,而是缺乏知识,那么,首屈一指的就是吉诺特博士的这本《孩子,把你的手给我》——它彻底改变了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在这个领域,这是一本革命性的著作。 教育宝宝必读的书5、《心灵牧场》 这是美国心理工作者协会推荐书目,全美社会工作者协会推荐父母必读书!这本书记录了一系列真实感人的故事。在一个农场上,生活着有生理或心理障碍的儿童和马。孩子们想认清和理解身边的世界,而马把生存的希望寄托在人类朋友身上。书中的故事证明,动物和人类不但能相互帮助,而且还可以彼此“疗伤”。本书一定会给你的灵魂一双翅膀,让你到达美丽的感动。 教育宝宝必读的书6、《爱与理智》 本书旨在教你如何养育一个拥有责任心的孩子,书中所阐述的原理法则其实是一种双赢的哲学。父母赢在他们可以用健康的方式来关爱自己的子女,可以更好地管教他们,而不必诉诸怒气与威胁,引起孩子的叛逆;子女赢在他们学习到了如何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如何在生活中应用理智,妥善处理自身的难题。 他们需要这些技巧和帮助,以便更好地适应真正的社会。 只要看过这本书的读者就会知道,父母与子女完全可以建立起一种美好的亲情关系,这种关系是建立在相互关爱和信任基础之上的。 教育宝宝必读的书7、《赢在起跑线》 本书是“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指导系列”之一。本书针对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特点,以及在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进行阐述,抓住其最具特点的案例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尤其是站在家长和家庭的角度,说明学龄前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从老师和家长的层面深刻地认识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通过老师和家长对行为和心理的改善从而改善学龄前儿童的心理问题。全书内容包括学龄前儿童在家庭、朋友以及周围人际圈中所表现的不健康的行为案例,每个案例由孩子的故事和家庭的故事,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专家提出建议和预防的方法组成。 本书适合的读者群主要是学生父母、老师和关心孩子成长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 教育宝宝必读的书8、《如何培养孩子的德商》 如果你关心孩子和国家的未来,这是一本必读之作,书中蕴涵着最实际的策略和最睿智的洞见。《如何培养孩子的德商》展示了建立在同情、宽容、尊重和良知基础之上的一个世界。但是,这种展望必须从家里开始,一个提供良好道德榜样和期待所有家庭成员坚持正确道德标准的家。你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道德上的导师;这是一个必须绝对严肃认真对待的角色。我们毕竟只得到一次做好工作机会,所以我们必须要有目的、有信心、有爱心地做好这件工作。 教育宝宝必读的书9、《卡尔·威特的教育》 这份长达1000多页的教案之所以能在哈佛大学图书馆有一席之地,其价值就在于它向世人证明:天赋才能对个人发展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但在最佳时机就开始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可以为孩子带来终身效果。任何孩子只要智力正常,经过家庭正确的早期教育,就可以培养成一个健全的、全面发展的人。 100年前,卡尔·H·G·威特这位生活于德国一个小村庄的普通牧师,大胆向当时流行的“孩子只有到了学龄之时才开始接受正规教育”的传统理念提出挑战,倡导“孩子的教育应当始于其智力发育之初”的早期教育原则,并通过对自己的孩子卡尔·威特的尝试取得了巨大成功。小卡尔·威特从小通晓法语、意大利语、9岁开始阅读《荷马史诗》,14岁获得哲学博士,16岁获法学硕士,并被聘为柏林大学教师,23岁在哈雷任专职教授。 教育宝宝必读的书10、《让孩子自立的55种方法》 动物会在孩子长大后把它们从身边赶走,逼迫孩子学会独自生存的能力。这种行为貌似残忍,实则是最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做法。作为高级动物的人类,有多少家长能狠下心这样做?父母对孩子发自内心的百般呵护,是爱孩子还是害孩子?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自立能力差? 本书作者明确提出:孩子不能自立的责任在父母,因为父母过于娇惯孩子。不能自立的孩子无法在社会中生存,所以,真正的教育并不是给予援助,而是培养自立的人。本书中例举了55种有效地方法,以帮助家长负起教育的责任,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让孩子成为独立自强,身心健康的人。 猜你喜欢: 1. 比较好的教育孩子的书籍介绍 2. 8本教育孩子的书籍推荐 3. 教育男孩必看的经典书籍推荐 4. 父母教育孩子必读的书籍有哪些 5. 教育部推荐的儿童必读书籍 6. 2017年教育类书籍排行榜
8,育儿书籍排行榜前十名
育儿书籍排行榜前十名: 1、《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 育儿类书籍排行榜第一名,该书由美国儿科学会的75名儿科专家共同创作,提供给读者的是从孩子的孕育到健康身心成长的全面可靠的科学育儿建议。 书中主要讲解了0-5岁婴幼儿的基本护理方法;各生长期体格、情感、语言、运动和认知发育的标准;各种常见疾病、意外伤害及其他健康问题的识别和护理;保证孩子在各种环境中人身安全的具体措施;亲子间感情交流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2、《儿科医生说:当我的孩子生病时》 本书是作者陈英医生结合自己在公立医院及港式医疗机构的十余年丰富儿科临床经验,以及对国际儿科医疗先进知识技能的不断学习,写就的集大成之作。 3、《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该书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威林厄姆的重要著作,是一本深受欢迎的教育心理学著作。他用认知心理学的原理,详细分析了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 4、《父母效能训练手册》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的著作,是一本备受推崇的家教经典,是美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父母训练教程,在育儿书籍排行榜前十名中特色鲜明,思想独树一帜。书中向父母传授与孩子有效沟通的技巧,并循序渐进地提出建议,以解决家庭冲突,让每个人在冲突中都赢。 5、《游戏力》 本书的重点,是解决孩子们常见的行为问题,激发孩子内在的自信力,并重建父母与孩子间亲密沟通的桥梁。作者在书中以几十个案例告诉我们,孩子的任何行为都在表达着一份合理的内心需求,只不过表达方式有时是无理取闹。 6、《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家庭教育书籍推荐必读!当你阅读全本书,等于是一次学习爱的技巧与接受爱的训练的过程。它给了父母们走进孩子内心世界的钥匙。通过一系列实用有效的方法,帮助父母和孩子建立起一个能够快乐交流的平台,使孩子变得不同寻常地愿意与父母配合。 7、《孩子:挑战》 如何在尊重孩子、给孩子平等自由的同时,让孩子尊重规则、承担责任、赢得合作,这是现代教育的基础课题,也是现代父母要面对的永恒挑战。针对这一核心理念,作者在书中倡导:既不建议家长纵容孩子,也不建议家长严惩孩子,家长要学习的是如何成为孩子的合作者,有方法了解他们,有能力引导他们,不要让他们在家里感到压抑和窒息。 8、《与孩子共享自然》 作者约瑟夫·克奈尔是世界著名自然教育家。书中记录了他多年来在辅导孩子“体验自然”的过程中收集和创作的50个游戏。这些游戏有助于帮助各种性格的孩子及大人开启心扉,更接近彼此。这些游戏除了用充满创造力的方式讲述生态学知识外,还能让人们充分体会在自然中的喜悦、宁静,培养对周围世界的爱和尊重。 9、《从尿布到约会:家长指南之养育性健康的儿童》 家庭育儿必读书单之一,全书共分五章,主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0-2岁、2-5岁、5-8岁、9岁以上)的性发育特征和身处的不同环境特点,为父母们提供了具体的性教育指导。在书中,作者反复强调了孩子在发育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法。 10、《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论家庭教育方面的经典著作,小编不得不提到这本书,可谓是家庭育儿书籍大全。该书曾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高居美国各大图书排行榜榜首,并陆续被翻译成31种语言。书中指出,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可为一个品质高洁的人,有责任心的人,然而光有爱是不够的,还需要合适的技巧。如何获得并使用这些技巧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
9,有关教育的经典书籍都有哪些?
1、《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是2018年译林出版社重新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傅雷、朱梅馥,编者是傅敏。《傅雷家书》最早出版于1981年,《傅雷家书》的出版是当时轰动性的文化事件,三十多年来一直畅销不衰。它是傅雷夫妇在1954年到1966年5月期间写给傅聪和儿媳弥拉的家信,由次子傅敏编辑而成。 2、《亲爱的安德烈》 《亲爱的安德烈》是当代作家龙应台和其子安德烈互通书信的结集 ,首次出版于2008年12月。 《亲爱的安德烈》共收录35封书信,呈现了母子两代人心灵的碰撞以及中西不同文化对个体思想意识的影响,记录了两代人试图消除隔阂与冲突的努力,也为中西文化的碰撞提供了一个清晰而生动的范例。 3、《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 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4、《夏山学校:《窗边的小豆豆》》 夏山学校主张尊重孩子的天性,以爱鼓励孩子自由发展。许多孩子来夏山之前厌学、自卑、叛逆,是家长和老师眼中的“问题儿童”;来到夏山后,他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自觉自发地学习,独立自主地生活,充满自信,也懂得爱己爱人,每个孩子的身心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多年后,他们成为了杰出的艺术家、音乐家、设计师、演员、科学家和数学家。 5、《民主主义与教育》 《民主主义与教育》是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创作的教育学著作,首版于1916年。 该著作全面地阐述了杜威在芝加哥实验学校,以及当时教育改革理论研讨中基本形成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为建设新式教育提出了明确的目的和方法。 杜威特别强调教育的实用价值和人本价值,重视教育对人对道德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使教育摆脱了孤立的知识传授范围,把教育看做是社会活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使得教育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获得了应有的地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傅雷家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亲爱的安德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曾国藩家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夏山学校:《窗边的小豆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民主主义与教育
10,适合幼儿园教师阅读的著作有哪些
幼儿园书单
1.《教师如何作质的研究》
2.《向孩子学习》
3.《认识如何学习的》
4.《明日之学校》
5.《爱弥儿》
6.《孩子们,你们好》
7.《儿童心理辅导》
8.《奇妙的心灵--儿童认知研究的新发现》
9.《学生行为管理--教师应用指南》
10.《教育科学与儿童心里学》
11.《不跪着教书》
12.《学习,别听学校的》
13.《小学生心理辅导札记》
14.《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
15.《拯救男孩》
16.《儿童心力测验--更好地理解孩子》
17.《儿童绘画心力学》
18.《15分钟改变孩子》
19.《还孩子幸福童年-揠苗助长的危机》
20.《体验孩子:宋庆龄幼儿园区域活动案例》
21.《儿童游戏--在游戏中成长》
22.《好入门不可不知的育儿心理学》
23.《学习在快乐--走向对话》
24.《走向方案教学--幼儿园方案教学探索及案例》
25.《幼儿学习档案--真实记录幼儿学习的历程》
26.《爱心育人》
27.《给青年教师的15 封信》
28.《新手老师上路--幼儿教师入门必读》
29.《与幼儿教师对话--迈向专业成长之路》
30.《中小学去研究教育--教育行动研究的尝试》
31.《爱心与教育》
32.《窗边的小豆豆》
33.《国际教育新理念》
34.《反思教育习惯》
35.《聚焦幼儿园教育教学:反思与评价》
36.《教师20项修炼》
37.《给幼儿教师的一把钥匙》
38.《师生沟通艺术》
39.《小小探索家--幼儿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教学》
40.《写给你--亲爱的老师》
41.《捕捉儿童敏感期》
42.《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43.《爱和自由》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