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议会大楼,介绍一下纳粹的名将,简述。

时间:2022-12-01 23:24:00 编辑:大鹏 来源:长期打折网

本文目录索引 1,介绍一下纳粹的名将,简述。 2,简介一下纳粹 3,德国国会大厦的历史 4,德国国会大厦哪年被烧的? 5,坦克世界里最好的坦克?推荐4-6辆!~~RMB坦克除外!~~ 6,一战后,法西斯主义兴起的原因是什么?是如何兴起的 7,历届奥运会会徽图及含

本文目录索引

1,介绍一下纳粹的名将,简述。

  “闪电利剑”——曼施坦因

  曼施坦因(1887——1973)德国陆军元帅。二战期间曾任德国A集团军群参谋长、第十一集团军司令、“南方”集团军群司令等职。

  曼施坦因精通战略战术,聪明过人,反应机敏,有超人的军事想象力,他被公认为德国陆军中能力最强的指挥官,也有人把他评为二战最出色的将领,即使是臭名昭著的N粹身份也掩盖不了他的军事才能。他之所以在众多德国陆军将领乃至整个二战将林中脱颖而出,是因为他既是个军事天才,也是个军事全才。


  二战爆发后,他协助伦斯德元帅指挥德军迅速席卷波兰,攻陷华沙,将参谋长的角色发挥得淋漓尽致。而真正使他名扬天下的是他提出的侵略法国的作战方案,即著名的“曼施坦因计划”,德军就是按照这个大胆的计划(以坦克部队穿越阿登高地迅疾突击法国北部)把“闪电战”的威力发挥到极至——德军六周内击溃英法盟军,侵占荷兰、比利时,征服了号称“欧陆第一军事强国”的法国。从此,曼施坦因成为欧洲战争史上最出色的战略家之一,尽管他是为侵略战争服务的。

  许多战略家只适合运筹帷幄,而曼施坦因在亲自率军作战上丝毫不比他的制定作战计划的水平差。作为前线指挥官,他在侵略苏联的战争中连连得手,屡败苏军,尤其是克里米亚之战,使苏军遭受重创。即使是德军在苏德战场连遭失利的情况下,他的部队仍能顶住苏军进攻,反击取胜,这在军事史上是罕见的。把曼施坦因比做是德国闪击战的一把利剑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沙漠之狐”——隆美尔

  隆美尔(1891——1944)德国陆军元帅。二战期间曾任德国“非洲军”司令、B集团军群司令等职。

  隆美尔是二战中德国最著名的将领,稍对世界军事史有了解的人都会知道他那个著名的绰号——“沙漠之狐”。由于他在北非沙漠战场的一系列惊人战绩和德国媒体和盟国媒体的疯狂宣传,他在世时就已成为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军人和德国人崇拜的偶像。

  狡诈多变、大胆果敢是他用兵最大的特点。他的军事指挥才能在入侵法国之战中就显露出来了,当时,他只是一名师长,他的部队一路猛冲猛打,进展神速,大败法军,被称为“魔鬼之师”。来到北非后,面对强大的英军,他以坦克部队迅速机动,突破对方防线,要么欺骗,要么猛攻,数次打得英军措手不及,几乎无喘息之机。他的军队一度进抵阿拉曼,迫近开罗,震惊了整个英国。即使是在缺乏补给,被蒙哥马利的英军打败后,他仍能组织千里大撤退,确实是只狡猾的狐狸。

  在环境恶劣、一望无垠的大沙漠,作战是非常困难的,而隆美尔却创造了沙漠战的奇迹,虽战略才能比同期将领稍差,但战术才能已经登峰造极,连对手丘吉尔都大为称赞他,也有军事史学家将他与汉尼拔、拿破仑并列为“杰出的败军之将”。对隆美尔的研究在西方军事史学界从未间断。

  “装甲怪杰”——古德里安

  古德里安(1888——1954)德国陆军上将。曾任装甲集群司令、坦克兵总监、陆军总参谋长等职。

  古德里安是个理论结合实践的典型高手,他是世界现代装甲战的先驱,即使今天,痛恨N粹的德国人仍将他奉为“装甲之父”。相比同时代的装甲战高手朱可夫、巴顿、隆美尔等人,古德里安在坦克战发展历史上的影响要大多了。他提出的“在狭窄正面上集中使用大量坦克实施高速突贯”的理论,结合他那震惊世界的坦克突击战,使他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装甲第一将”。

  当英、法的军人们还在高谈阔论的时候,古德里安已经开始对装甲作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进行了实践,这在当时被看作是根本不可能的,也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而古德里安仍坚持追求自己的目标,终于以自己超前的军事思想和过人的组织才能一手创建了强大的德国坦克部队。

  二战爆发后,古德里安终于得到了施展的机会,他先是率领他的坦克军迅速击溃波兰,后又挥师横扫法国,经色当之战,直抵英吉利海峡。在苏德战争初期,他指挥坦克部队在基辅等地多次合围苏军,连续创造了坦克突击战的经典战例。正是他的装甲理论和实践,才使得XTL的侵略战争能如此震撼。


  注:隆美尔在北非最终被英军击败,返回欧洲后已无大作为。1944年,他受到谋杀XTL的“七.二零事件”的牵连,被迫服毒自尽。

  曼施坦因在库尔斯克会战中失败,此后败退至波兰边境,他对XTL的错误指挥进行批驳,最终被XTL解职。战后曾被英军监禁,获释后定居联邦德国,1973年去世。

  古德里安的坦克部队在莫斯科败退,他被XTL撤职,虽不久又被重新起用,但由于与XTL的分歧,再次被贬。战后曾被美军俘虏,获释后定居联邦德国,1954年去世。

介绍一下纳粹的名将,简述。

2,简介一下纳粹

  纳粹党全称“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在德文中“国家”和“社会”的字头都是“s”,两个字头交错重叠在一起,就形成了“卐”字形状。在维京人的符文字母中,“s”代表太阳,正义,战胜魔鬼,用这个标志做标志,正好符合希特勒的理念和他浓厚的的北欧情结。
  如一楼所说纳粹党的英文简称 Nazi
  纳粹党:德国 法西斯政党。即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曾译为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简称国社党)。纳粹是德语Nationalsozialist(民族社会主义者)一词的缩写词Nazi的汉语音译。1921年6月29日,希特勒任党的主席。
  纳粹党,Nazi Party   德国法西斯政党。前身为1919年1月 5日由A.德莱克斯勒和C.哈勒建立的德国工人党。1920年9月30日,该党用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联盟的名义在慕尼黑登记。1921年6月29日,阿道夫·希特勒任党的元首。1946年9月30日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宣判为犯罪组织。
  1919年希特勒成为德国工人党党员。1920年2月该党公布他与德莱克斯勒    领袖 阿道夫·希特勒
  合作起草的25点纲领,后改名为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1923年啤酒店暴动失败后纳粹党被取缔,1925年2月重建。重建后利用德国人民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大肆煽动日耳曼民族主义情绪,党员人数激增,1928年为10万人,1932年达140万人。在1930~1932年的国会选举中,该党议席从12席增至230席。1929~1932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为纳粹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土壤,愈来愈多的垄断资本家支持纳粹党。纳粹党私自筹集武器,组建冲锋队.1932年11月,大资产阶级和大地主联名上书魏玛共和国总统P.von兴登堡 ,要求委任希特勒为总理,并最终于次年1月30日将希特勒推上台,纳粹党成为执政党。希特勒当权后,宣扬泛日耳曼主义,打击和取缔其他政党,确立法西斯一党专政。 在国内取消民主自由,煽起排犹运动,实行法西斯恐怖统治。对外撕毁《凡尔赛和约》,疯狂扩军备战,组织轴心国集团,实行侵略扩张政策,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给德国和世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纳粹党的理论是19~20世纪各种反动思想的混合,法西斯主义者通过狡诈的种族及社会煽动和民族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欺骗宣传,散布对民主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犹太人的刻骨仇恨。纳粹党还竭力宣扬种族优劣论、个人独裁论和生存空间论,为其侵略扩张和战争政策制造理论根据。   
  纳粹党的成分十分复杂,既有经历过纳粹运动早期风险的亡命之徒、种族主义空谈家,也有殷实的资产阶级,还有一般店主、职员、工人和农民。纳粹党成立伊始,便培植对领袖的崇拜,编造关于希特勒的神话,贯彻对独裁者的绝对服从。纳粹党头目除希特勒外,还有G.施特拉塞、 R.赫斯、H.戈林、P.J.戈培尔等。在州、区、乡设地方和基层组织,统归全国委员会领导。下辖组织有冲锋队、党卫军、盖世太保、纳粹党外事局、希特勒青年团、纳粹妇女联合会等。宣传喉舌为《民族观察家》、《 进攻 》、《 民族社会主义通讯》。纲领性的读物为希特勒的自传《我的奋斗》。党旗上有红底白圆心、中间是一个黑色卐字的图案。纳粹党徒声称红的象征社会主义,白的象征民族主义。党徽上的卐象征争取雅利安人胜利的斗争的使命。参考资料:有些来自百度百科,有些来自本人自述

3,德国国会大厦的历史

德国国会大厦位于柏林市中心,体现了古典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巴洛克式的多种建筑风格,是德国统一的象征。由于当时威廉二世的反对,建筑上的铭文“为了德意志人民”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才被镶上的。德国国会大厦现不仅是联邦议会的所在地,其屋顶的穹形圆顶也是最受欢迎的游览圣地。它不断更新的历史映射着自十九世纪以来德国历史的各个侧面。德国统一后,历时十二年的重建计划已经改变了德国首都的面貌。这里一度是欧洲分裂的象征,现则是大陆东西两侧的效仿聚会之地。在这个历史悠久却又现代化的城市里,玻璃与钢铁掺杂在十九与二十世纪的建筑风格中。柏林的德国国会大厦建于1884年,由德国建筑师保罗·瓦洛特设计,采用古典主义风格,最初为德意志帝国的议会。1918年11月9日,议员菲利普·沙伊德曼通过国会大厦的窗口宣告共和国的成立。1933年2月27日大厦失火,部分建筑被毁,失火原因不明。“国会纵火案”成为纳粹统治者迫害政界反对派人士的借口。二战中,大厦遭到严重毁坏。1945年4月30日,苏联红军把红旗插上国会大厦的屋顶,宣布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961至1971年间,大厦按保罗·鲍姆加藤的设计方案重建。重建的国会大厦对建筑进行了简化,省去了1945年被炸掉的大厦圆顶部分。这座曾位于柏林墙边界上的大厦内曾办有“德国历史问答”展览。该展览迁至德国大教堂中。两德统一之后,德国联邦议会决定重新迁入国会大厦。1990年10月3日德国人民在国会大厦前庆祝了国家的重新统一,同年12月20日,第一届全德联邦议会确定柏林为统一德国的首都,国会大厦则被定为德国联邦议院所在地。1994年至1999年,诺曼·弗斯特爵士以大厦最初的规模为蓝本设计,对国会大厦进行了重新修建,建成为一座现代化的议会办公大楼,新建的穹形圆顶供人游览。1994年修复工程开始之前,国会大厦曾成为全欧洲最引人注目的艺术品。德国联邦议院于1998年底迁入国会大厦,1999年在此选举下一任联邦总统。现曾让人争议一时的穹形圆顶已成为柏林城的新标志。 1933年2月27日国会大厦发生的纵火案的细节至今还是欧洲历史学家们研究的题目之一。纵火者、荷兰失业工人范德卢贝究竟是独自作案,而后被纳粹利用大做文章、借机掀起反共浪潮,还是纳粹事先密谋策划的行动?历史学家们还在争论不休。但是,希特勒一伙的反共反人民的阴险面目从此暴露无遗,却是历史学家公认的事实。当年9月的审判是通过电台实况转播的,当季米特洛夫气壮山河的发言把戈林逼得无路可走、窘态百出时,纳粹的宣传机构赶紧中断了实况转播。世人所知不多的是,这场审判当时并未全部在莱比锡进行,大约有一半是在国会大厦里进行的,因为纳粹要利用国会大厦这个场所去煽动反共歇斯底里。国会大厦这把火烧毁了圆顶,毁坏了议会全体会议大厅。从此开始直到二战结束,议会再也没有在这里举行过全体会议。希特勒后来也只对国会大厦略加修复,因为他要继续利用纵火案的现场进行反共宣传。二战开始后,国会大厦被希特勒当作军事工事,四个角楼中有两座被改建成高射炮掩体。大厦的窗户被砌死,整个变成一座大碉堡,地下室充作战地医院。由于当年的国会纵火案是希特勒罪恶统治开始的象征,因此,苏联红军在攻克柏林的战役中,也将把红旗插上国会大厦作为最后战胜希特勒的象征。为夺取国会大厦,红军曾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胜利后的红军将士在国会大厦内的石墙上刻下不少留言,成为一份珍贵的历史见证。德国统一后联邦议院决定把国会大厦重新作为议会所在地时,人们曾对是否保留这些形形色色的留言进行过一番激烈的争论,后决定全部保留并拍照作为资料永久保存。 二战期间,欧洲战场的最后一个战役是柏林战役。1945年4月20日,百万红军兵临柏林城下,苏军发射的炮弹在柏林市区爆炸。4月21日,苏军1万多门火炮开始轰击柏林,苏军各个集团军从不同方向向柏林市区发起攻击。4月22日,苏军攻克了柏林内层防御阵地,冲进了柏林市区。苏联红军从四面向柏林市区推进,苏军工兵冒着枪林弹雨排除德军布设的障碍物,清除地雷。苏军步兵一幢楼、一条街地向前推进。到1945年4月25日,德军已被压缩至柏林城区一个狭小地域内。4月26日,苏军对柏林发动总攻。4月28日,德军与外界联系中断,苏军的152毫米、203毫米榴弹炮运进柏林市区,对着德国国会大厦进行强攻。德军部署在国会大厦屋顶上的轻型榴弹炮敌不过苏军的大口径榴弹炮,不是被摧毁,就是被打哑。红军战士通过被炮弹轰开的缺口冲进了国会大厦,与德军逐层、逐屋地展开争夺战。1945年4月30日下午2时半,红军战士把红旗插上德国国会大厦。就在此刻,法西斯头子希特勒用手枪结束了罪恶一生。希特勒死后,德军没有马上投降,争夺国会大厦的战斗依然在进行。5月1日,苏军向柏林市中心的德军最后据点发起攻击,先后攻下了德国空军大厦、秘密警察总部大厦。直到5月2日下午3时,德军才完全停止抵抗,柏林市防司令率残部投降。5月8日,德国签署了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场的战争宣告结束。 百年沧桑,几经战火,旧国会大厦已是残缺不整,60年代的扩建与维修显得既不实际、又无章法,而传统的布局也无法容纳新的功能。为改变这一状况,德国政府举办国际竞标,最终英国建筑师诺尔曼·福斯特爵士的方案中标。福斯特素以高技派风格著称于世。在这一方案中,他将高技派手法与传统建筑风格巧妙结合:保留建筑的外墙不变,而将室内全部掏空,以钢结构重做内部结构体系。经过福斯特的大手笔处理,国会大厦这一古老庄严的外壳里包裹的将是一座现代化的新建筑。建筑底层及两侧的几层空间内安排着联邦议院主席团、元老委员会行政管理机构办公室以及议会党团厅和记者大厅,中央为两层高的椭圆形全会厅。全会厅上层三边环绕大量的观众席,普通公民可以在观众席自由地观看联邦议院的辩论。中央穹顶在二次大战中被毁后便未能重建,这次福斯特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玻璃穹顶:其内为两座交错走向的螺旋式通道,裸露的全钢结构支撑,参观者可以通过它到达50米高的瞭望平台,眺望柏林的景色。夜间,穹顶从内部照明,从而为德国首都创造了一个新的城市标志。古典的穹顶早已荡然无存,现建造肯定不是真古董。既然如此,何必拘泥于瓦洛特当年的设计。福斯特的这一处理既满足了新的功能要求,又赋予这一古老建筑以新的形象。1995年国会大厦又一次成为新闻界和公众注意的焦点,但这一次是喜剧。包装艺术家克里斯托夫妇用银白色的人造纤维织物把国会大厦裹了个严严实实。在6、7月间的阳光下,这件独出心裁的艺术品像一艘宇宙飞船,又像一个巨兽熠熠生辉。20天展出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500万观众兴致勃勃地观赏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露天艺术展览,柏林沉浸在一片盛大节日的气氛中。为了这个惊世骇俗的创作意图,德国联邦议院辩论了足足12小时,才给这对艺术家颁发了许可证。1999年4月19日德国联邦议院正式迁入修复翻建过的国会大厦,国会大厦重新回到德国政治生活的中心。英国著名建筑师诺曼·福斯特先后设计了27个草图,终于给头秃了几十年的国会大厦重新扣上了一个以钢为骨架,以玻璃为幕墙的圆顶。这个被人戏称为“英国鸡蛋”的圆顶造型简洁有力,体现着当代建筑美学的风格,又是一件技术上的杰作。从其顶端悬下一支漏斗状的柱子,下面就是议会全体会议大厅。“漏斗”上镶嵌着360块活动镜面,把阳光折射进议会大厅,从而降低照明能源消耗。同时,又为了不让直射的阳光晃眼,在玻璃圆顶的内侧安装了可移动的铝网,由电子计算机按照太阳的运动自动调控位置,其能源来自于国会大厦屋顶上的太阳能电池。

4,德国国会大厦哪年被烧的?

  柏林的德国国会大厦建于1884年,由德国建筑师保罗·瓦洛特设计,采用古典主义风格,最初为德意志帝国的议会。1918年11月9日,议员菲利普·沙伊德曼通过国会大厦的窗口宣告共和国的成立。1933年2月27日大厦失火,部分建筑被毁,失火原因不明。“国会纵火案”成为纳粹统治者迫害政界反对派人士的借口
  [德国国会大厦]

  德国国会大厦
  二次大战中,大厦遭到严重毁坏。1945年4月30日,苏联红军把红旗插上国会大厦的屋顶,宣布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1961至1971年间,大厦按保罗·鲍姆加藤的设计方案重建。重建的国会大厦对建筑进行了简化,省去了1945年被炸掉的大厦圆顶部分。这座曾位于柏林墙边界上的大厦内曾办有“德国历史问答”展览。目前,该展览迁至德国大教堂中。东西德合并之后,德国联邦议会决定重新迁入国会大厦。1990年10月3日德国人民在国会大厦前庆祝了国家的重新统一,同年12月20日,第一届全德联邦议会确定柏林为统一德国的首都,国会大厦则被定为德国联邦议院所在地。1994年至1999年,诺曼·弗斯特爵士以大厦最初的规模为蓝本设计,对国会大厦进行了重新修建,建成为一座现代化的议会办公大楼,新建的穹形圆顶供人游览。1994年修复工程开始之前,国会大厦曾成为全欧洲最引人注目的艺术品:Christo 和Jeanne Claude 包裹国会大厦。德国联邦议院于1998年底迁入国会大厦,1999年在此选举下一任联邦总统。现在,曾让人争议一时的穹形圆顶已成为柏林城的新标志。

5,坦克世界里最好的坦克?推荐4-6辆!~~RMB坦克除外!~~

首先声明,RMB坦克本来就不是很好的。。。这个游戏不是RMB玩家无敌,要靠自己练和积累经验!而且游戏里靠的是团队配合和部分的个人操作经验,没有最好的车,只有最好的玩家!
好车看哪个方面了,我简单点说:
一、打钱打公共经验(有高级账号,日进百万银币无压力,打公共经验效率也较高!):推荐车辆
1、S系5级重坦车KV
优点:在同级车里硬度最大能抗,幼儿园班长级别人物,炮口径和伤害同级最凶猛!
缺点:速度较慢,转向不灵活,炮塔转动太慢,被近身缠绕很郁闷,大口径炮导致装填速度较慢!容易成为集火(群殴)对象!
2、D系5级反坦三号突击炮
优点:机动灵活,速度较快,隐蔽性非常好,专用炮穿透力足够打动7级以下所有坦克,所有炮里射速最快,瞄准精度极高,瞄准时间很快(装填好即瞄准好),隐蔽蹲守、机动出击都能胜任!
缺点:没有炮塔,需转动车身,虽然灵活,但是怕断履带;车体装甲较脆弱,同级或者低一级只能顶到2到3炮,高级一炮(这也正常,别人炮口径摆在那里了。。。)
二、野战或者联队战(主要好好对战)
1、D系10级车老鼠:
优点:皮特别的厚,一般作为肉盾。。。能抗能打,加上威武的体型,给敌人以巨大的威慑力!见之退却!(当然还是要打的,只是不瞄好位置打不动。。。)
缺点:笨重不灵活,炮威力在同级里一般,就是太威武,所以容易被集火。。。集火的后果就是坏零件,那样就真的是肉盾了。。。火炮相当喜欢!
2、S系9级重坦IS-4:
优点:机动性和灵活性在重坦里还算不错,跳弹率较高(别人打身上的炮弹弹飞了),装甲防护全身都比较均衡,比较能抗!
缺点:炮威力一般,在对抗10级车时有些吃力,容易成为班长,容易遭遇集火或者被围(这个就要看队友配合了和自己的战场意识了)。。。总的来说这车还不错!
3、S系9级中坦T54:(没玩过,经常打过。。。)
优点:机动性相当强,炮威力在同级中坦里还不错,耐打,车身会跳弹!
缺点: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没玩过这个,只打过,但是没什么感觉,就觉得很烦躁。。。
4、S系9级反坦704:(很担心中远距离正面遭遇这车,表示很无奈,更烦躁!)
优点:传说中的神车,因为正面较高的跳弹率和那门专用的神炮(威力最大,2、3炮带走8级以上重型,10级车也能3、4炮带走,7级以下可以1、2炮带走)速度在反坦里算较快的!隐蔽性很好,很近距离才有可能被发现(除非你老在开炮)
缺点:装甲不厚,只要没跳弹基本大车都能穿透,很容易被集火,因为敌人不想看到他的存在。。。同样无炮塔,被近身缠绕基本就没戏了。。。炮弹装填较慢,炮精准度一般般!
5、M系10级重坦T30:(没玩过也很少碰到,就了解这么多!)
优点:铁头,基本是打不动的,炮威力仅次于704,7级一下车辆可以1、2炮带走,机动性还算可以!
缺点:车体装甲较薄,容易被打穿,10级车嘛,都容易被集火,装填时间比同级其他炮长点!

火炮很少玩,经验不足,没有资格跟你来介绍!目前就说这么多了,还有很多好车,这么一下说不完,但是没有最好的!看LZ喜欢什么风格了,还有不了解的可以追问,或者直接找高手,我是新手中的高手,高手里的新手,再说多了也累了,呵呵。。。知道这些够了
LZ不要迷信不努力能玩好,就算买的高级车的账号没个实战经验那也是废物一个,还影响队友!

6,一战后,法西斯主义兴起的原因是什么?是如何兴起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经历严重的经济危机,西方资本主义遭受沉重打击。以极权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为特征的法西斯主义借机在德、意、日三国抬头。法西斯头子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分别在德、意上台掌政,日本建立起天皇制军事法西斯专政。 它们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扩张侵略,谋取世界霸权。德国不甘心一战败北后所受的惩罚和约束,暗中迅速恢复国力,重整军备。 它先后于1936年伙同意大利出兵西班牙,1938年并吞奥地利和肢解捷克斯洛伐克。意大利对一战后的分赃不满,在1935年并吞埃塞俄比亚后又于1939年侵占阿尔巴尼亚。 日本在1927年的“东方会议”上确立了武力侵占中国、征服亚洲和争霸世界的侵略纲领,随后于1931年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7月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基于相同的目的与需求,德、日、意还在侵略扩张中相互勾结,结成了臭名昭著的法西斯轴心国同盟。1936年,德、意两国签订了《柏林协定》,结成柏林—罗马轴心。 同年,德、日签订《反共产国际同盟》,意大利于翌年加入这一协定,从而标志着三国法西斯侵略集团的初步形成。1940年9月27日,德、日、意三国在柏林签订了《军事同盟条约》,正式结成军事同盟。三国还裹挟罗马尼亚、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加入轴心国联盟。 扩展资料: 法西斯最初的内涵与现代所理解的“法西斯”有点不同。它起源于古罗马时代,是拉丁语fasces的译音。Fasces的愿意是“束棒”,即一束木棒围着一柄斧头捆在一起,棒束代表着权力,利斧则象征着暴力。 它是古罗马执法官员的权力标志,是古罗马法律的象征物,传达着“个人服从集体,集体服从领袖”的内涵。古罗马的法官们,身边的随从都会手握着“杀威棒”,可随时服从命令处决作恶者。 20世纪初,意大利成立了一个Fasci政治组织,意思是集中在一起的公会。受此启发,墨索尼里在1915年成立了法西斯革命党,随后他在米兰成立了“战斗的法西斯党”,后来更名为“国家法西斯党”,政党由他一个人独裁统治。 由此可以说,墨索里尼就是法西斯主义的创建者。此时墨索里尼的法西斯,已与源头的法西斯有了不一样的意思。 法西斯主义由此成为一种国家民族主义的政治运动。象征强权、暴力统治,后来它出现了三种形态,包括德国纳粹主义、意大利法西斯主义以及日本军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世界各个地方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法西斯主义

7,历届奥运会会徽图及含义

奥运会会徽是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徽记,亦称奥运会会标。历届现代奥运会(包括冬季奥运会)的组委会都要为所举办的奥运会设计会徽。会徽的图样不仅要体现奥林匹克精神,而且还要反映出东道国和奥运会主办城市的特征。

早期会徽的艺术表现与奥林匹克宣传画一脉相承。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会徽渐渐走出了宣传画的模式,设计趋于简洁抽象,蕴意深刻。可以说,会徽是一个具有历史纪念意义的艺术性标志。

奥运会会徽是该届奥运会最有权威性的形象标志。《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各届奥运会的会标,未经奥运会组委会同意,不得用于广告和为商业服务,从而保证了奥运会会徽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下面介绍几个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会徽。

不是会徽的会徽——第1届雅典奥运会会徽

第1届雅典奥运会原本既没有会徽也没有招贴画,现在的这幅画是雅典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提交的报告的封面,后来被用来当做本届奥运会会徽。画面主要由雄浑的雅典卫城、手执橄榄枝的雅典娜女神、深嵌的马蹄印几部分组成,其古铜色的浮雕散发着浓厚的古希腊气息。左上方公元前776—1896的字样表示现代奥运会与古代奥运会一脉相承的关系。

走自己的路——第8届巴黎奥运会会徽

巴黎举办过两次奥运会,虽然第2届奥运会只是世界博览会的配角,但1924年巴黎人却举办了当时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1924年巴黎奥运会会徽的主体是巴黎城的盾形城徽,中间配以一艘在大海中航行的古帆船,同时附有“第8届奥林匹亚德巴黎1924”和“法国奥委会”的字样。这是第一个走出招贴画形式的会徽。从此之后,奥运会的会徽与招贴画分道扬镳。

第一个使用奥运标志的会徽——第10届洛杉矶奥运会会徽

1932年的洛杉矶奥运会会徽的主体是东道主美国的国旗,奥运五环标志居于会徽正中,代表胜利的月桂枝贯穿其间。“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体现在奥运会会徽中,充分展示了美国人所追求的美国精神。这是第一个使用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的会徽。

历史与现代的交融——第17届罗马奥运会会徽

罗马曾在1908年获得过奥运会的主办权,却因为经济原因没能举办。时隔半个世纪,1960年,意大利终于盼来了第17届罗马奥运会。罗马奥运会会徽采用了罗马城徽的标志,那是一只母狼在哺乳两个婴儿的奇特图案。传说母狼哺乳的两个婴儿中的一个就是罗马城第一任国王罗慕路。会徽居中位置用罗马数字标出“1960”。整个罗马城徽中浓缩了古罗马的历史文化。罗马是世界上最具有文化底蕴的城市之一,奥运会的举办又给它注入了现代化的理念和与世界融合的勇气。

富有哲学意义的构思——第24届汉城奥运会会徽

这届奥运会会徽由蓝、红、黄三色呈旋涡状的条纹和象征奥林匹克的五色环组成。3种颜色代表天、地、人“三元一体”的哲学含义,动态的条纹意指生生不已的体育运动,旋转向上表示和谐进步。内向心的动态,比喻五大洲的选手走到一起;外离心的动态,寓意为通过奥林匹克的崇高精神,走向相互了解和世界进步。整个图案不仅体现了丰富的哲学内涵,而且富有朝鲜民族特色。

跨入新世纪的运动员——第27届悉尼奥运会会徽

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会徽取名为“新世纪的运动员”。由上而下的画面可以看出:悉尼歌剧院的外形曲线被用来表示火炬,而太阳、岩石和土著人的传统狩猎工具“飞去来器”的图形组成一个举着奥运会火炬奔跑的运动员形象。整个会徽的色彩语言极具象征意义:蓝色代表海港,黄色代表太阳和沙滩,红色代表内陆土地,突出了澳大利亚本土文化的独特性。

奥运精神与中国文化的完美结合——第29届北京奥运会会徽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将中国具有5000年历史的书法和印章等艺术形式与体育运动特征结合起来,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这一设计凝结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神韵,标示了举办地名称,体现了奥林匹克精神,表达了13亿中国人民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美好憧憬和欢迎八方宾客的热情与真诚。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的每一个构成要素,彰显着先进的审美理念和昂扬的时代激情。她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一个完美的奥林匹克艺术设计作品,也将作为2008年奥运会的一份重要的文化遗产载入奥林匹克运动史册。


来这里看看吧:
http://sports.sohu.com/04/38/subject211723804.shtml

8,那有历届奥运会会徽标志图片呢?

http://sports.sohu.com/04/38/subject211723804.shtml1896年希腊雅典第一届奥运会会徽1900年法国巴黎第二届奥运会会徽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第三届奥运会会徽1908年英国伦敦第四届奥运会会徽191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第五届奥运会会徽1920年比利时安特卫普第七届奥运会会徽1924年法国巴黎第八届奥运会会徽1928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第九届奥运会会徽1932年美国洛杉矶第十届奥运会会徽 等等——

9,请德语高手找下Es zittern die morschen Knochen的德语歌词和中文歌词

1. Es zittern die morschen Knochen Der Welt vor dem roten Krieg, Wir haben den Schrecken gebrochen, Für uns war's ein großer Sieg. Refrain: Wir werden weiter marschieren Wenn alles in Scherben fällt, Denn heute da hört uns Deutschland Und morgen die ganze Welt. 2. Und liegt vom Kampfe in Trümmern Die ganze Welt zuhauf, Das soll uns den Teufel kümmern, Wir bauen sie wieder auf. Refrain: 3. Und mögen die Alten auch schelten, So laßt sie nur toben und schrei'n, Und stemmen sich gegen uns Welten, Wir werden doch Sieger sein. Refrain: 4. Sie wollen das Lied nicht begreifen, Sie denken an Knechtschaft und Krieg Derweil unsre Äcker reifen, Du Fahne der Freiheit, flieg! Wir werden weiter marschieren, Wenn alles in Scherben fällt; Die Freiheit stand auf in Deutschland Und morgen gehört ihr die Welt. 是这个么?

10,du bist Deutschland是什么意思

Es zittern die morschen Knochen朽骨战栗
1. Es zittern die morschen Knochen朽骨战栗
Der Welt vor dem roten Krieg,处于战争中充满鲜血的世界Wir haben den Schrecken gebrochen,我们战胜了恐惧
Für uns war's ein gro�0�8er Sieg. 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伟大的胜利。Refrain:副歌:
Wir werden weiter marschieren我们将继续前进
Wenn alles in Scherben f�0�1llt,当一切都变得支离破碎
Denn heute da h�0�2rt uns Deutschland因为今天德国听从我们
Und morgen die ganze Welt.而未来整个世界都将听从于我们2. Und liegt vom Kampfe in Trümmern因为战争而产生的废墟
Die ganze Welt zuhauf,布满整个世界(原意:整个世界都盛产)
Das soll uns den Teufel kümmern,我们还要照料可怜的人Wir bauen sie wieder auf.我们将它(估计指代祖国)重建起来
Refrain:副歌:
3. Und m�0�2gen die Alten auch schelten,可能老人们也会责备我们So la�0�8t sie nur toben und schrei'n,所以允许他们愤怒与尖叫
Und stemmen sich gegen uns Welten,面对反对我们的世界
Wir werden doch Sieger sein.我们将仍然是赢家
Refrain:副歌
4. Sie wollen das Lied nicht begreifen,他们不想了解这首歌
Sie denken an Knechtschaft und Krieg他们只想着奴隶制和战争
Derweil unsre �0�2cker reifen,同时圈走我们的土地
Du Fahne der Freiheit, flieg! 你打着的是自由的旗号!Wir werden weiter marschieren,我们将继续前进
Wenn alles in Scherben f�0�1llt;如果一切变得支离破碎
Die Freiheit stand auf in Deutschland自由将降临在德国
Und morgen geh�0�2rt ihr die Welt.未来,世界将会属于你们我又来凑热闹了,献丑了~~

上一篇:绛州大堂,血液是由什么组成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