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服装主要是蓝.黑.白.其有何意义?,讲讲广东的族群分布,比如广府人客家人潮汕人的情况?,客家人的服饰有什么特点...
客家服装主要是蓝.黑.白.其有何意义?
客家服饰——对客家人勤劳、朴实生活的诠释
客家服饰没有少数民族服饰那样斑斓多姿、绚丽多彩,而是以朴素、简洁见长。客家服饰颜色喜素,以黑、蓝、白为主色调,深色、素净的暗色给人素雅严肃的印象,就像客家人沉稳内敛的性格,耐脏的特色也较适应农耕生活。客家服饰主要由内衣、上衣(大襟衫)、裤子(大裤裆)、鞋袜等几部分组成,客家妇女的服饰还有挡风遮日的冬头帕、用以蔽胸腹的围裙。男装是正面开缝,用布作纽扣,女衫比男衫稍长,开襟由领口斜向右腋,沿侧缝直至下摆。其内衣多为白色,其外装均为蓝色、黑色,但冬头帕和围裙又是由红、绿、蓝、白、黑几种颜色的线交织成条状彩纹的,为沉暗的客家服饰添上了亮眼的一笔。
客家服饰以实用为原则。以勤劳闻名的客家妇女大多在外干活,她们头戴的冬头帕设计得非常科学、实用。冬头帕扎在头上冬天可保暖,夏天换种扎法,即将冬头帕的尾部叠起来,折出立体的帽檐,又可遮日防晒。客家妇女的上衣大襟上直扣的配置止于腰线上,便于妇女哺乳,干活时又可将前身折短塞于腰带。宽大并可翻折的袖口以及腰带,还可用以放置随身物品或钱币,随身而不累赘。冬天的袜子长至膝盖,有点像现在时髦的靴袜,非常保暖。围裙可防脏,冬天还可把手裹着取暖。可见,客家服饰的每一处设计均体现实用性,真正折射了客家人勤劳、质朴的生活风貌。
客家妇女蓝衫服饰的审美意义
许多民族在追求霓裳华服中迭宕起伏,惟有客家蓝衫以其沉稳内敛的民族性任历史的风吹雨打而不倒,这虽与生活艰辛、居住地远离中央政权统治、过着与外界隔离的生活方式有一定关系, 但主要还体现了下面几方面审美特点:
1. 简洁朴素美。从款式、色彩方面体现了出来。蓝衫服饰不像其它少数民族服饰那样斑斓多姿,绚丽多彩,而以朴素、简洁见长。客家蓝衫服饰颜色多以深蓝为主色调,因为深色、素净的暗色给人素雅严肃的印象,就像客家人沉稳内敛的性格,同时,耐脏的颜色也较适应农耕生活。
2. 实用经济美。从衣服的功能上,体现了实用、经济的原则。蓝衫大襟上直扣的配置止于腰线上,便于妇女哺乳,干活时又可将前身折短塞于腰带。宽大并可翻折的袖口以及腰带,还可用以放置随身物品或钱币,随身而不累赘。可见,蓝衫服饰的每一处设计均体现了实用性,真正折射了客家妇女勤劳、质朴的生活风貌。
3. 自然和谐美。客家人顽强的生存能力,首先表现在与大自然的契合,对新的自然环境的适应以至和谐。蓝衫服饰材料多采用棉质天然材料,染色用自然原料提取,无污染,绿色环保,这点也与客家人善于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特征相吻合。
4. 怀旧精神美:从客家服饰身上,除看到客家人淳朴的精神之美外,更重要的是体现其内在的美。他们更重视对祖先所培育出来的质朴无华的传统精神的继承。尽管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客家人已改变了过去那种形制单一的衣饰,但不慕虚荣、崇尚勤俭的客家精神和审美情趣,却存在于客家人的意识之中。保留蓝衫服饰风格能时时提醒他们不忘历史,同时也是对祖辈们缅怀和敬仰的一种体现。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从客家妇女蓝衫服饰款式特点、文化差异、审美特点等方面可以看到,蓝衫服饰实是根植于客家这一特殊的民系之中,它不仅反映了客家人的服饰审美观念,而且对现代人们的思想和审美价值取向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例如,现代服饰追求简洁、大方的设计理念,往往是受蓝衫服饰审美魅力的影响。今天我们研究它的意义,就是要挖掘客家服饰更深层次的文化底蕴,把客家服饰文化带向更为广阔的发展舞台。同时,借助民间艺术将客家服饰进一步开发和美化,向世界展示其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
讲讲广东的族群分布,比如广府人客家人潮汕人的情况?
客家人人口最多,分布最广,请看《广东方言地图》粤东,粤北都是客家人的
从地图可见中间对半开始,珠东的整个广东右半部分粤东都是客家的,而且包括粤北
粤语的主要有广府族群和高凉族群,而广府是珠江开始的整个粤西,珠江到中西部是广府的,粤西是高凉族群的
潮汕人在潮汕半岛
客家话属于中古汉语次方言,客家族群是中古汉语族群之一
潮州话属于闽南语或兴化语次方言,闽语族群是白读层族群和中古汉语族群混合形成,闽语族群分沿山闽语族群和沿海闽语族群,潮州话文读是中古汉语,口语是文白并用
晚期中古汉语族群生出了广府族群
客家人的服饰有什么特点
客家服饰的种类繁多。客家人称衣服为“衫裤”。“衫”指上衣,裤指下衣。“上穿大襟衫,下着大裆裤”是客家人最常见的衣着打扮。大襟衫是客家人男女老少最常穿的上衣。除了大襟衫之外,客家人也穿对襟衫。与上衣相关联的,就是围裙。客家人的围裙裙身上及胸口,下至膝盖,常用一块花色耐脏的单布做成,多为客家女子劳作时穿着。严格说来,围裙并不是上衣,一般不可单用,常穿于大襟衫表面,为劳作时防止弄脏衣衫而穿戴的附属服饰。帽子也是衣服的一部分。客家人最有特色的帽子,要数女人夏天戴的“凉帽”(凉笠)和秋冬时期戴的“冬头帕”。
客家衣着最突出的特点是“质朴元华”。古代方志多有记载。如康熙三十年《程乡县志》讲,程乡县(今梅县)城乡妇女的穿戴风俗是“头不缠锦,足不裹吊”。至乾隆年间,“中上人家,妇女纺织缝纫,粗衣薄妆,以贞淑相尚。至村乡妇女区,槌警短裳,任田园诸务,采山负檐,未免鄙野”。换言之,“粗衣薄妆”、“槌暑短裳”穿戴上的特点,甚至简朴到“鄙野”的程度,足见当时服饰的朴素。一个民族或民系是否讲究穿戴,从妇女身上反映尤为明显。客家妇女以勤劳、俭朴、吃苦耐劳著称于世,不崇尚时髦,朴实无华,对衣服十分爱惜,平日穿打补丁的衣服,新衣服除过年或走亲戚偶尔穿一两回外,总舍不得穿。“在家唔怕旧,出屋唔怕新”,这些俗语很能说明穿戴观。
客家人的简朴是与整洁连为一体的。客家人常用服饰因城乡贫富而有不同,乡村居民大都穿着朴素,但求耐穿、舒适、大方,而城里人穿着较讲究,注意时尚和整洁,一般都讲求身份和环境。旧时有句俗谚“不怕衫烂,最怕人烂。”衣服虽破,只要补得好,洗得干净,穿得整齐,就不会被人见笑。客家人重面子,极为注意正式场合的穿戴。如梅县人有谓“锅里无米煮,出门衣官样”。逢年过节或走亲访友,均须穿上整齐清洁的衣衫,以免被人瞧不起。康熙年间《程乡县志》卷一《风俗》称“齐民无事不衣冠”。黄遵宪在同治年间所作《送女弟》,也说客家妇女“盛妆始脂粉,常饰惟荼巾”,是符合客俗实际的写照。客家人对于破旧衣服不会随便抛弃,有句俗话说:“烂衫烂裤不要丢,留待年老好遮羞。”更典型的是,大裆裤(约6寸宽)的裤头,多用质地较差的白布接成,驳接部分被上衣遮住,无伤大雅。有的妇女的嫁衣,一辈子都舍不得穿,压在箱底柜角,一年又一年,往往成为死后的残衣。
客家人做衫裤的布大部分是用棉纱、苎麻,自己纺织的,俗称“家机布”。这种布布面宽为一鲁班尺(相当于12市尺),以三丈为一匹(约43. 2市尺) ,故当地称为“三丈白”。一般来说,面宽一尺、长三丈就足够通常人制一套衣服,故定俗成规。织布首先要有“线”,最初的线也是自纺的。不过这种“纺线”很粗,织成的布很粗糙。后来有了机线,称之为“洋纱”,墟镇上亦有了专门的洋纱店,他们把洋纱贷出给村妇织成布,然后以布换纱,投入再生产,这种行为叫做“回布”。当时梅州城乡很多妇女都会织布,兴宁县尤为普及。这种布本色白底,用土染料漂染而成黑、蓝、青蓝等颜色,染料是土制“靛粉”,也有用“薯茛”、“土珠”或“乌臼树”等草木熬水染色的。成人衣服色泽多偏黑,偏深蓝、深灰色。夏季多用芝麻纺织的布。客家人称衣服为“衫裤”。传统的衫为“大襟衫”,裤为宽大的“大裆裤”。衣着款式偏宽偏长,男女无多大区别,上衣是“大襟衫”,右边斜下开襟,安布纽扣,女装则在襟边加一两条花边,以示男女之别。衣袖宽长,其中袖口宽1尺左右。而裤子则男女基本无别,一律宽头大脚,裤管(俗称“裤脚”)宽1.8尺至2尺。穿时一般用“裤头带”(纱布带)扎紧,或将裤头交叉绞紧反扎于内即可。
旧时男女都不穿“底裤”(内裤),讲究者加穿一条较短的裤就是了,但一般都穿内衣,俗称“褂哩”、“留眠衫”。寒暑服式无多大区别,只是暑天穿薄的苎麻布俗称“夏布”,冬天用厚布。御寒衣服称“棉袄”或无袖的“棉背褡”。
“大襟衫”,在胸前不开口不设纽扣,表面不设口袋。其开口从颈部开始向右斜开直至右肋下并沿边而设纽扣。和“大襟衫”相配套的大裆裤又叫“斗头裤”(或“交头裤”)。由于气候关系,冬天穿棉裤的极少。一般人家不论男女,一件棉袄往往要穿一辈子。一般情况下,梅州城乡人民穿衣服大都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大哥新,二哥旧,三哥着的烂衫袖”。前者的意思是说,一套衣服大体要穿9年才换新的,后者的意思是说,小孩子穿衣,大哥穿过的衣服传给二哥三哥继续穿。
当然,贫富人家的衣着有所不同。在衣料上,少数富家多穿绞罗绸缎。在衫裤式样上,除大襟衫大裆裤开胸褂外,还有穿洒衣、马褂。所谓“洒衣”,实为下摆延长至膝以下的大襟长衫。所谓“马褂”,实为无袖的开胸衫。马褂与洒衣往往同时穿着,即穿上洒衣后再穿马褂,称之为“马褂套洒衣”,又俗称为“长衫套马褂”。如果再戴上一顶“瓜督帽”,便是乡绅的穿戴了。富家的太太小姐也穿长衫,但其长衫不叫“洒衣”,而称“旗袍”。
一般妇女穿大襟衫交(交叉)头裤要配头帕。头帕多为黑方形,配有环扣,一端扣于脑后发髻上,一端扣于颏下。头帕夏可遮阳,冬可为头面护暖。另有一种叫围帕,多为做家务劳动时穿。长的围帕称为吊裙,端顶用带挂于颈部或与面衣的颈扣相扣紧,胸前用带扎于腰部。短帕称为围裙,仅系于胸前腰部。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