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埃塞俄比亚,咖啡的生产既是多数人的劳动、也是重要的收入来源,而咖啡这个作物也融入了这个国家的文化和经济。
埃塞俄比亚是世界第六大的咖啡生产国,据报道,2018年全球直接或间接从事咖业的人为一亿人,而埃塞俄比亚咖啡从业人员就佔这一亿人的20%。2017年,该国生产了约47万吨咖啡生豆,其中就出口了约16万吨,这代表伊索比亚出口的咖啡不到其生产总量的一半,其余的都在国内消费。
咖啡融入埃塞俄比亚的社会结构已有数百年历史了,据报道,当地在社交活动的常用词是「buna tetu」,意思是「喝咖啡」,埃塞俄比亚最着名的谚语之一是「buna dabo naw」,意思是「咖啡是我们的面包」。
埃塞俄比亚咖啡通常使用对环境永续的方式栽种,多数会以「庭院咖啡」的形式生产咖啡,咖啡会直接栽种在农民的房子旁边,并会跟其他作物一起栽种。当地的「半森林咖啡」也很普遍,这种方式透过修剪天然森林的杂草和灌木丛、并进行修整以调节遮荫树,等上述动作都完成后再引进咖啡苗栽种。估计埃塞俄比亚只有5%的咖啡产量来自专门种植咖啡的农场。
在埃塞俄比亚,有两个产区名气非常大,分别是耶加雪菲跟西达摩。耶加雪菲对于不少人来说应该并不陌生,毕竟就是耶加,打开了自己通往咖啡世界的大门,打破了自己对咖啡的固有印象!嘿嘿,不过今天狼人咖啡要跟大家讲的不是耶加雪菲,而是另外一个产区——西达摩!
其实啊,耶加雪菲当初就是从西达摩独立出来的,这里是指的咖啡产区啊,不是政府!耶加的咖啡因为它的花香、明亮的酸,辨识度极高的风味而独立出来,但是在这之前,耶加雪菲还是属于西达摩的。
其实西达摩的咖啡风味非常多元,不同的土壤种类、微气候及数不清的原生咖啡种,造就了每个城镇所生产的咖啡都有明显的差异与特色。以前的耶加雪菲,现在的古吉,无一不是原属西达摩,从现在大家对这两个产区的咖啡豆趋之若鹜的样子可想而知,西达摩的咖啡风味、品质还是不错的!
西达摩是裂谷地区肥沃高原上的一大片土地,是埃塞俄比亚三个有商标的咖啡产区之一(另外两个是哈拉和耶加雪菲)。西达摩的海拔从1550~2200公尺,降雨充沛、温度适宜、土壤肥沃。
境内横亘着高耸山脉、高地、高原、山谷和平原,地形多样化。该区地质属于养分肥沃、排水良好的火山土壤,土壤的深度将近两公尺,表层土壤呈现深褐或是棕色。该地最大优势在于土壤地力是透过自然有机物质的循环来维持的,藉由周边林木枯萎的落叶或凋零物、植物的残根作为天然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