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古蜀文明,一直是萦绕在人们心中的谜团。约在上世纪90年代,考古人员在成都平原相继发现了距今4500—3700年的8座古城遗址,分别是:新津宝墩遗址、温江鱼凫村遗址、大邑高山遗址、盐店遗址、崇州紫竹、双河遗址、都江堰芒城遗址和郫县古城遗址。它们比三星堆文化早近千年,其中又以宝墩古城面积最大、最为典型,考古学界由此将这类遗存命名为“宝墩文化”。宝墩文化是成都平原迄今为止能追溯到的最早的考古学文化,这些遗址的发现,为我们探寻古蜀先民的神秘踪迹留下了种种线索。
宝墩文化古城分布图
高山古城
高山古城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原三岔镇赵庵村古城埂,地处成都平原的西南边缘。发现于2003年春天。当时,成都考古队正在大邑盐店古城遗址进行考古调查,偶然听说附近有一处地名为“古城村”,这引起了考古队的注意,他们前往村落调查发现了东边和南边各有一道墙,并确认这就是古城的城墙。通过4年的系统钻探和重点发掘,考古工作者发现高山古城遗址内外分布着自新石器、商周至汉代三段不同时期的聚落,逐渐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先民生活画卷。
高山古城平面形状大致呈梯形,东西平均长632米,南北平均长544.5米,面积约34.4万平方米;通过东城墙的解剖,初步确认该城墙修筑时代属于宝墩文化偏早时期;壕沟始于宝墩,废弃于汉代。
高山古城平面图 /随葬核桃
在2015年发掘中,发现了丰富的遗存,如墓葬、人祭坑、奠基坑、灰坑、灰沟、水井、建筑等。通过采集大量土样标本进行浮选,初步鉴定了水稻、粟、黍等植物种属,并确定当时高山古城遗址的先民主要食用水稻和粟。遗址中部发现并确认了目前成都平原年代最早和最为完整的史前墓地,人骨遗骸保存完好,为开展成都平原新石器时代古人口学、古人种学、古病理学等研究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料。有趣的是在墓葬中发现3个核桃揪随葬,保存十分完整,纹路清晰,使用核桃作为随葬品的随葬习俗,这在成都平原尚属首次发现。
考古学家已经确认高山古城遗址是成都平原最早的古城遗址,成为成都平原史前考古的新坐标,为研究四川盆地新石器时代文化的渊源与发展演变规律提供了难得的资料,再次证明了成都平原为中心的长江上游地区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除了高山遗址,其他遗址又有哪些特色呢?
宝墩遗址
宝墩遗址位于新津县龙马乡宝墩村,在八座古城中处于中心地位,为王者之城,面积最大,规模仅次于浙江余杭良渚古城与山西襄汾陶寺古城,是中国第三大史前古城。遗址分内外两城,内城成长方形,北墙、南墙各长约500米,东墙、西墙各长约1000米,城垣周长3200米,内城面积为60万平方米;外城呈不规则圆角长方形,总面积约为270万平方米。
宝墩遗址平面图
遗址目前发掘出磨制精美的石斧、石锛和大量的器具、陶片,从古城内民居基址的平面布局和出土的各类生产工具和陶片,通过解剖发现城墙夯筑采用斜坡堆筑形式,完全可以推断四五千年前,这里已经呈现出“部落相连、钟鸣鼎食之家”的繁荣局面。以宝墩遗址为代表的史前城址群在成都平原的出现,是蜀地在农业发展基础上的社会变革的结果,是政治变革引起的战争加剧的反映。历史学家认为,宝墩人是出于保卫政权和宗教组织的军事防御需要,修筑了高大城垣和巨大壕沟,而这正是萌芽阶段的城市。
盐店古城
大邑盐店是发现的第七座成都平原史前古城,发现于大邑县盐店村。整座古城呈长方形,南北长700米,东西宽500米,整体面积为30万平方米。
盐店古城的城墙共分为东墙和北墙两大部分,墙基的修筑都是下宽上窄,史前居民们用精确的截面为梯形的斜坡堆积法砌成了整面城墙。有意思的是在北墙外,当年就挖掘出的一条小河至今还灌溉着盐店村的土地。这座盐店古城的另外一个特别之处则在于与别的古城大都拥有两道城圈不同,它的城圈只有一道,但是城圈的坚固程度远远超过其它城市的两道城圈。
这座古城遗址地处村子的高坡,呈倾斜状,这里发现了较清楚的蓄水池、排水地和出水口等设施痕迹。它表明,当时人们已经在考虑地势、洪水和防御之间的协调关系了。另有迹象表明,建“城”前,就有人在这里择水而居了。古城修建的年代远远早于李冰修筑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年代,为了躲避那时成都平原洪水的威胁,整个古城要比周围的平地高出2—3米,用黏土和沙夹石、鹅卵石混合修筑成的城墙除了抵御外来入侵外,也能起到一定的防洪作用。
郫县古城
郫县古称“郫”,在古史传说中,最初以古蜀国的都邑闻名于世,蜀王杜宇、鳖灵,都以郫为都邑。
古城遗址位于郫县古城乡古城村和梓路村,地处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城址成长方形,方向120度,长620米,宽490米,面积30.4万平方米,距今4000年,是成都平原史前城址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处。1996年,考古发现古城遗址中部被若干中小型的面积达550平方米的大型房址环绕,其内筑有5个长方形卵石台。1997年在大规模考古发掘中发现了全国同时期最大的礼仪性建筑遗迹。
郫县古城遗址房屋复原模型
鱼凫村遗址
“鱼凫”是传说中古蜀的第三代帝王。鱼凫村遗址位于温江县万春镇鱼凫村、直属村和报恩村,地处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遗址呈六边形,面积40万平方米距今4300—5000年。鱼凫村遗址文化内涵主要为宝墩文化时期遗存,以保存较为完整的城垣为显著特征,有干栏式、木骨或竹骨泥墙式房址、竖穴土坑墓和灰坑等遗迹。出土文物有石斧、锛、凿和陶喇叭口高领罐、绳纹花边罐和尊等,是宝墩文化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遗址出土大量的陶片和体形较小、打磨精美的石斧、石凿、石锛等石器。城墙基脚用卵石砌底,后夯土而成。
鱼凫城遗址现状
双河古城
位于崇州市元通镇上元乡芒城村。1996年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队调查时发现,并于1997年进行了钻探和试掘。遗址现存城垣平面大致呈长方形,保存有北、东、南三面城垣,西垣不存,其中东垣保存较好,较为完整。三面城垣都分内、外两圈,中间为壕沟,整个城垣的平面形状可复原为“回”字形,遗址面积为11万平方米。
紫竹古城
紫竹古城遗址位于崇州市燎原乡紫竹村。遗址约呈长方形,长约500米,宽约400米,面积约20万平方米。双重城墙,外城距内城约20米,中间有壕沟内城东墙残长352米,宽10-15米,高0.6-3米;南墙残长448米,宽10-15米,高0.7-1.5米;西墙残长430米,宽20-25米,高0.5-1.5米;北城墙残长302米,宽10-20米,高1-2米。遗址内有城墙、灰坑等,有厚达50厘米的宝墩文化时期地层,出土大量磨制精细的石器和装饰精美的陶器。此遗址的发现为研究我国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四川盆地新石哭时期及青铜器时期的文化面貌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
紫竹遗址部分城墙清晰可变
芒城
芒城遗址位于都江堰市青城乡芒城村,城墙保存较好,为内外双圈城墙,内外城墙间有壕沟,遗址呈较规则的长方形,方向10度,整个城址南北长约350米,东西宽约310米,面积约11万平方米。芒城遗址于距今4500—43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建成,由于某种不可抗拒的因素,于建成后数十年到百余年的时间内,突然放弃。东汉时,曾将城垣做了墓地,之后到清代才有了较多了人类活动。
遗址中部有一台地,各种迹象表明其上应有密集的建筑遗存,城址的布局当以中部的台地为中心。主要遗迹有城墙、壕沟、房址。内外城墙和壕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就是“挖壕取土筑墙”。城址的东南角发现一房址,平面呈长方形,系双间套房,南北宽8.8米,东西进深5.6米,总面积约50平方米,在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中首次证实了竹骨泥墙房址的存在,并初步了解了其构造方法,为探索成都平原先秦时期房屋的形状与结构提供了实物依据。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这些古城的形成年代间彼此相隔100-300年,以高密度分布在成都平原的西南近山地沿线,它们完整地勾画出了4500多年以来,成都这个城市逐步迁移的发展脉络。
宝墩文化的发现完善了古蜀文明发展演进的脉络:以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群为代表的宝墩文化(公元前2700—公元前1800年);以三星堆遗址为代表的三星堆文化(公元前1800—公元前1200年);以成都金沙遗址为代表的十二桥文化(公元前1200—公元前500年);以成都商业街船棺、独木棺墓葬为代表战国青铜文化(公元前500—公元前316年)。此后秦灭巴蜀,辉煌壮美的古蜀文明最后融入汉文化圈,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转自《成都文博之友》第022期]
来源:《成都文博之友》 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