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制药厂GMP知识竞赛题库答案汇总,企业培训包括哪些内容?,企业培训包括一般都包含哪些内容?...

2020年制药厂GMP知识竞赛题库答案汇总
一、GMP知识 1、GMP是指? 答:GMP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英文缩写。是在药品生产全过程中,用科学、合理、规范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生产优质药品的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 2、GMP的中心内容? 答:GMP的中心内容是药品质量第一。实现这一目的,要求达到: (1)厂房、环境洁净化;(2)质量管理严格化; (3)制药设备现代化;(4)生产操作程序化; (5)各种管理标准化;(6)人员培训制度化; (7)验证工作科学化;(8)卫生工作经常化。 3、什么叫GSP、GLP、GCP、GAP? 答:GSP是《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的英文缩写; GLP是《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GCP是《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GAP是《中药材质量管理规范》。 4、什么叫OTC药? 答:OTC药即非处方药,是不经医生开具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5、GMP和TQC(全面质量管理)有什么不同? 答:GMP是全面质量管理(TQC)在药品生产中的具体化。TQC是一切用数据说话,贵在一个“全“字,GMP则是要一切有据可查,贵在一个:“严”字。因此可以说,TQC是GMP的指导思想,GMP是TQC的实施方案。 6、QA和QC有什么区别? 答:QA是质量保证的英文缩写,其主要工作是文件制订、审查、监督和成品审核签发。 QC是质量控制的英文缩写,是利用微生物、物理学和化学鉴定等方面,对质量进行控制。 7、GMP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答:可以概括为湿件、硬件、软件。湿件指人员,硬件指厂房、设施与设备,软件指组织、制度、工艺、操作、卫生标准、记录、教育等管理规定。 8、药品有哪些特殊性? 答:药品具有以下特殊性:种类复杂性、医用专属性、质量严格性、生产规范性、使用两重性、审批科学性、检验专业性、使用时效性、效益无价性。 9、《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版)共几章几条,何时施行? 答:共十四章、八十八条,自一九九九年八月一日施行。 10、《药品管理法》共几章几条,何时施行? 答:现行《药品管理法》2001年2月28日经九届人大二十次会议修订,共十章,一百零六条,从2001年12月1日起施行。 11、开办药品生产企业应具备哪些条件? 答:开办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应的技术工人; (2)具有与其药品生产相适应的厂房、设施和卫生环境; (3)具有能对所生产药品质量管理和质量检验的机构、人员及必要的仪器设备; (4)具有保证药品质量的规章制度。 12、什么是国家药品标准? 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卫生部药品标准》为国家药品标准。药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13、为什么讲GMP文件是对员工培训的好教材? 答:实施GMP必须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包括组织机构、人员构成和素质、产品等多方面因素,对于普通员工来讲,更重要的是通过基础GMP知识培训,在日常工作过程能做到有章可循、照章办事。通过对GMP文件的学习既能完全掌握基本工作技能又能熟悉GMP各方面的要求。 14、为什么GMP文件需规定批准日期和执行日期? 答:GMP文件批准的当日不可能开始执行,需要履行文件发放手续,这一过程需要一定时间,同时新批准的文件也需要进行培训。所以批准日期与执行日期有个间隔过程。 15、发放GMP文件和回收过时文件应注意什么? 答:发放文件必需进行记录,并由收件人签字;在新文件执行的当日一并进行收回过时文件,并作好记录;过时文件由文件管理部门进行销毁。 16、GMP三大目标要素是什么? 答:①将人为的差错控制在最低限度;②防止对药品的污染;③建立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产品质量。 17、什么叫SMP?它包含哪些内容? 答:SMP是标准管理程序的英文缩写。它包含了:⑴文件管理⑵物料管理⑶生产管理⑷质量管理⑸设备与计量管理⑹验证管理⑺行政管理⑻卫生管理⑼人员培训管理⑽厂房与设施管理。 18、什么叫SOP?它包含哪些内容? 答:SOP是标准操作程序的英文缩写。它包含:⑴生产操作程序;⑵质量控制程序;⑶设备计量操作程序;⑷物料处理程序;⑸清洁规程;⑹卫生操作程序; 19、如何进行GMP自查? 答:为了保证企业质保体系的有效性,使药品生产全过程能得到始终如一的控制,在GMP实施过程中,每隔一个周期,组织专人对本企业GMP实施情况,作一次全面自查,或对企业的重大质量问题列出来,进行整改,随后进行抽查或随访,并记录其结果。在下一个周期自查时,先检查上一次查出的问题是否已经整改,整改中有什么问题,同时将本次查出的问题一并列出来作为再次整改内容。每次自查结果和整改方案,均要作详细记录。 20、现行GMP文件如何分类? 答:现行GMP文件分两大类,即标准类文件和记录凭证报告类文件。在标准类下,分为:技术标准文件、管理标准文件、工作标准文件。 21、GMP培训的原则是什么? 答:(1)全员参加。制药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生产、检验、维修、清洁、储运、营销服务人员均要按《规范》要求和各自的职责进行教育和培训。 (2)根据不同培训对象的要求分别制定培训内容。 (3)培训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对培训人员建立培训档案,并定期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归档保存。 22、GMP对药品生产企业环境、区域有何要求? 答: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有整洁的生产环境,有一定的绿化面积;厂区的地面要全部硬化,路面及运输等不应对药品的生产造成污染;生产、行政、生活和辅助区的总体布局应合理,相互分开,不得互相妨碍。 23、洁净区内表面应符合哪些要求? 答:洁净区的内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裂缝、接口严密、无颗粒物脱落,并能耐受清洗和消毒,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处宜成孤形或采取其他措施,以减少尘埃积聚和便于清洁。 24、洁净区的光照度应为多少勒克斯? 答:主要工作室照度应不低于300勒克斯;对照度有特殊要求的生产部位可设置局部照明。 25、药品生产洁净室(区)的空气洁净度划分几个级别? 答:药品生产洁净室(区)的空气洁净度划分为四个级别,即100级、1万级、10万级、30万级。 附:洁净室(区)空气洁净度级别? 洁净度级别尘粒最大允许数(个/m3)微生物最大允许数 ≥0.5μm≥5μm浮游菌沉降菌 (个/m3)(个/皿) 100级3500051 10,000级350,00020001003 100,000级3,500,00020,00050010 300,000级10,500,00060,0001,00015 进入洁净室(区)的空气必须净化,并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划分空气洁净级别。洁净室(区)内空气的微生物数和尘粒数应定期监测,监测结果应记录存档。 26、简要回答进入洁净区的更衣、更鞋程序及更衣要求? 一更:进入一更更鞋间侧身打开内侧更鞋柜取出一般生产区工作鞋,打开外侧更鞋柜脱掉自已鞋放入更鞋柜中转身穿上工作鞋,随手锁好柜门。进入一般生产区更衣间,打开更衣柜脱掉外衣放入更衣柜中,同时将与生产无关的物品一并放入更衣柜中,依次穿戴工作帽、工作衣,关闭柜门进入缓冲间。洗手、消毒。 二更:进入二更更鞋间侧身打开内侧更鞋柜取出洁净区工作鞋,打开外侧更鞋柜脱掉一般生产区工作鞋放入更鞋柜中转身穿上工作鞋。进入洁净区更衣间,打开更衣柜脱掉一般区工作服放入更衣柜中,依次穿戴工作帽、口罩、上衣、下衣,关闭柜门进入缓冲间。洗手、烘干、消毒。 更衣要求:⑴工作服穿戴应整齐,工作帽应将头发全部包裹不得外露。⑵随手关闭更鞋柜、更衣柜及房间门。⑶洁净服上衣应扎入下衣中。 27、洁净室与非洁净室、不同洁净级别的相邻房间压差应为多少? 答: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5帕,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应大于10帕,并应有指示压差的装置(差压计)。 28、进入洁净区的空气如何净化? 答:进入洁净区的空气,经过初效(又称粗效)、中效、高效三级空气过滤器过滤,使空气达到所要求的洁净级别。由于高效过滤器可以滤除<1μm(微米)的尘埃粒子,对细菌的穿透率为10-6,所以通过高效过滤器的空气,可视为无菌。 29、洁净室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为多少? 答: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与药品生产工艺要求相适应。无特殊要求时,温度应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 30、洁净室(区)的管理需符合哪些要求? 答:洁净室(区)的管理需符合下列要求: (1)进入洁净室(区)的人员,必须按要求进行更鞋、更衣、洗手、消毒手后,始可进入洁净区(室)内。对于洁净室(区)内人员数量应严格控制。其工作人员(包括维修、辅助人员)应定期进行卫生和微生物基础知识、洁净作业等方面的培训及考核;对经批准进入洁净室(区)的临时外来人员应进行指导和监督,并登记备查。 (2)洁净室(区)与非洁净室(区)之间必须设置缓冲设施,人、物流走向合理。 (3)30万级以上区域的洁净工作服应在洁净室(区)内洗涤、干燥、整理,必要时应按要求灭菌。 (4)洁净室(区)内设备保温层表面应平整、光洁,不得有颗粒性物质脱落。 (5)洁净室(区)内应使用无脱落物、易清洗、易消毒的清洁卫生工具,卫生工具要存放于专设的洁具间内。 (6)洁净室(区)在静态下检测的尘埃粒子数、沉降菌数必须符合规定,应定期监控动态条件下的洁净状况。 (7)洁净室(区)的净化空气,可循环使用,并适当补入新风,对产尘量大的工序,回风应排出室外,以避免污染和交叉污染; (8)空气净化系统应按规定清洁、维修、保养并作记录,室内消毒与地漏清洁均应有记录。 (9)生产工具、容器、设备、生产成品、中间产品,均定置存放,并有状态标记。 31、物料怎样进入洁净区? 答:(1)物料进入洁净区(室)前,先在暂存间内除去外包装,并对物料的内包进行必要的清洁处理并消毒。 (2)通过缓冲间或传递窗传送至洁净区(室),注意及时关闭缓冲间或传递窗的门,以防外界空气倒流造成污染。 32、洁净区(室)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答:在制药工艺中,对洁净区(室)的消毒灭菌的常规方法有紫外灯照射、乳酸、甲醛、环氧乙烷等熏蒸、消喷洒等。但常规灭菌方法有诸多缺点,如紫外灯照射法穿透力弱,而且有死角;化学药剂熏蒸会出现或多或少的污染问题,对操作人员有危害。我公司主要采用臭氧灭菌的方法,它不存在任何有毒残留物,解决了二次污染问题,同时省去了消毒后的再次清洁。 33、外来人员进入洁净区要履行什么程序? 答:外来人员(含参观人员、检查人员、设备厂家检修人员)进入洁净区时需经生产部或质保部批准,并由专人陪同。进入洁净室(区)时,先进行登记后按卫生程序,换鞋更衣,消毒后始得进入。 34、洁净区所用文具资料怎样消毒? 答:洁净区所用的文具资料需经紫外线照射30分钟消毒,记录只允许用圆珠笔填写,不得使用铅笔、钢笔、毛笔和粉笔。 35、中药保护品种和新药保护是否一样? 答:二者不一样,但效果一样。新药保护是指研制的新药在批准时,国家给予的保护期。目的是鼓励创制新药,保护科研与生产单位的研究、开发、生产新药的积极性,避免重复研究和生产。中药品种保护,则是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为了提高药品的质量,保护中药生产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中药事业的发展,对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的中药品种实行的分级保护。 36、辅料及包装材料取样时对环境有何要求? 答:仓储区可设取样室,取样环境的空气洁净度等级应与生产要求一致。如不在取样室取样,取样时应有防止污染和交叉污染的措施(例如:可应用具有净化功能的取样车)。 37、物料在贮存过程中有何要求? 答:对温度、湿度或其他条件有特殊要求的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应按规定的条件贮存。需贮存于阴凉库的药品,则应贮于专设的阴凉库中。固体、液体原料应分开储存;挥发性物料应注意避免污染其他原料;炮制、整理加工后的净药材应使用清洁容器或包装,并与未加工、炮制的药材严格分开,物料应按规定的使用期限储存,无规定使用期限的,其储存一般不超过三年,期满后复验。物料储存期内均应规定定期复验制度。如有特殊情况则及时复验。易燃易爆危险品,储于专用的危险品库中,并有防火安全设施。 38、药品标签、使用说明书的保管、领用的要求是什么? 药品的标签、使用说明书应有专人保管、领用,其要求如下: (1)标签和使用说明书均应按品种、规格有专柜或专库存放,凭批包装指令发放,按实际需要量领取。 (2)标签要计数发放,领用人核对、签名,使用数、残损数及剩余数之和应与领用数相符,印有批号的剩余标签或破损标签应有专人负责,计数销毁,由质量管理部门进行监督销毁。 (3)标签发放、使用、销毁均应有记录,并有专人负责。 39、药品标签、使用说明书必须注明哪些内容?印制、发放、使用时有何规定? 答:药品包装必须按照规定印有或者贴有标签并附有说明书。 标签或者说明书上必须注明药品的通用名称、成份、规格、生产企业、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外用药品和非处方药的标签,必须印有规定的标志。 药品的标签、使用说明书必须与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内容、式样、文字相一致。标签、使用说明书必须经企业质量管理部门核对无误后印制、发放、使用。 40、仓库里物料管理有几种状态标志? 答:物料管理分为:a、待验,用黄色标志;b、合格,用绿色标志;c、不合格,用红色标志;d、退货,用蓝色标志。 41、不合格包装材料如何处理? 答:不合格印刷包材,必须在质量管理部门监督下销毁,否则,一旦流失,会造成严重后果。 42、为什么讲供应商的管理是GMP的重要内容之一? 答:原辅包材料作为药品生产的起始物料,其质量状况将直接影响到药品的最终质量。由于原辅包材料在供应商生产过程中出现差错或混淆,导致生产药品不合格的事件很多,所以应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将质量控制在源头,再加以接受与使用过程的控制管理,从而最终保证所生产药品质量。 43、库房应采取哪五防设施? 答:五防措施是指防火、防盗、防鼠、防霉潮、防虫。 44、什么是药品内包装? 答:药品的内包装系指直接与药品接触的包装(如安瓿、口服液瓶、片剂或胶囊剂泡罩包装用的铝箔、PVC、丸剂包装用复合膜、蜡纸等)。 45、药品包装材料分几类? 答:药品包装材料分类:药包材产品分为Ⅰ、Ⅱ、Ⅲ三类。 Ⅰ类药包材指直接接触药品且直接使用的药品包装用材料、容器。 Ⅱ类药包材指直接接触药品,但便于清洗,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清洗后需要并可以消毒灭菌的药品包装和材料、容器。 Ⅲ类药包材指Ⅰ、Ⅱ类以外其它可能直接影响药品质量的药品包装用材料、容器。 46、物料储存时货垛码放应注意什么? 答:(1)垛与垛的间距不少于100cm; (2)垛与墙间距不少于50cm; (3)垛与梁间距不少于30cm; (4)垛与柱间距不少于30cm; (5)垛与地面间距不少于10cm; (6)水暖散热器供热管道与货垛的距离不少于30cm; (7)照明灯具垂直下方与储存物料的间距应大于50cm。 47、阴凉库怎样管理? 答:阴凉库温度保持在20℃以下,库房应设有专用的降温除湿设施。对于明文规定需储于阴凉干燥处的成品、中间体、原辅料等,均应储于阴凉库中。 48、危险品库管理应注意什么? 答:(1)危险品库要建立在远离生产的区域,与其它建筑之间有符合消防要求的距离。 (2)危险品库应有明显标志,并配备有铁锨、砂池、水桶、尼龙水带等灭火器材。 (3)禁止在危险品库范围内吸烟用火,禁止穿有带铁钉的鞋入库,以防止产生火花。 (4)化验用的易燃易爆试剂,应储于危险品库内的专用铁柜中,按物料储存规定建立帐卡。 49、工艺规程、岗位操作法及标准操作规程(SOP)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生产工艺规程的内容包括:品名、剂型、处方、生产工艺的操作要求,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标准和技术参数及储存注意事项,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成品容器、包装材料的要求等。 岗位操作法的内容包括:生产操作方法和要求,重点操作的复核、复查,中间产品质量标准及控制,安全和劳动保护,设备维修、清洗,异常情况处理和报告,工艺卫生和环境卫生。 标准操作规程的内容包括:题目、编号、制订人及制订日期、审核人及审核日期、批准人及批准日期、颁发部门、生产日期、分发部门、标题及正文。 50、批生产记录的内容是什么? 答:批生产记录的内容包括:产品名称、生产指令单、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操作者、复核者的签名,有关操作与设备、相关生产阶段的产品数量、物料平衡的计算、生产过程的监控记录、中间产品周转、清场、工艺查证及特殊问题记录、成品放行审核等项。 51、填写批生产记录时的要求是什么?保存多长时间? 答:批生产记录填写时应做到字迹清晰、内容真实、数据完整,并有操作人及复核人签名。记录应保持整洁,不得撕毁和任意涂改;更改时,在更改处签名,并使原数据仍可辨认。 批生产记录应按批号归档,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一年。 52、生产操作过程中怎样防止药品被污染和混淆? 答:为防止药品被污染和混淆,生产操作应采取以下措施: (1)生产前应确认无上次生产遗留物; (2)应防止尘埃的产生和扩散; (3)不同产品品种、规格的生产操作不得在同一生产操作间同时进行。有数条包装线同时包装时,应采取隔离或其它有效防止污染和混淆的设施; (4)生产过程中,应防止物料产品所产生的气体、蒸汽、喷雾物或生物体等引起的交叉污染。 (5)每一生产操作间或生产用设备、容器应有所生产的产品或物料名称、批号、数量等状态标志; (6)挑拣后药材的洗涤应使用流动水,用过的水不得用于洗涤其他药材。不同药性的药材不得在一起洗涤。清洗后的药材及切制和炮制品不准露天干燥,必须在洁净的炕房、烘箱或干燥设备中干燥。 ⑺药品及其中间产品的灭菌方法,应以不改变药材的药效、质量为原则,直接入药的药材粉末,配料前应做微生物检查。 53、批包装记录的内容是什么? 答:批包装记录的内容包括: (1)批包装产品的名称、批号、规格; (2)印有批号的标签和使用说明书以及产品合格证; (3)待包装产品和包装材料的领取数量及发放人、领用人、核对人签名; (4)已包装产品的数量; (5)前次包装操作的清场记录(副本)及本次包装清场记录(正本); (6)本次包装操作完成后的检验核对结果、核对人签名; (7)生产操作负责人签名。 54、如何填写清场记录?清场记录内容是什么? 答:每批药品的第一生产阶段完成后必须由生产操作人员清场,填写清场记录。清场记录内容包括:工序、品名、生产批号、清场日期、检查项目及结果、清场负责人及复查人签名。清场记录应纳入批生产记录并附有清场合格证。包装工序的清场记录为正本和副本,正本入本次的生产记录内,副本入下一班的批记录内。其他各工序只填一份清场记录。 55、批的划分原则什么? 答:(1)固体制剂在成型或分装前使用同一台混合设备一次混合量所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如采用分次混合,经验证,在规定限度内所生产一定数量的均质产品为一批; (2)液体制剂:液体制剂在灌装(封)前经同一台混合设备最后一次混合的药液所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 56、中药材炮制加工的方法有哪些? 答:中药材炮制加工的方法可分为:净选、淘洗、切制、炒制、蒸制、醋制、姜炙、煅等,按工艺要求进行炮制加工,炮制的依据是中国药典和河南省药材炮制规范。 57、中药炮制的目的是什么? 答:中药炮制的目的是降低或消除药物毒性或副作用,改变或缓和药性;提高疗效;改变或增加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便于调剂和制剂;保证药物洁净度,利于贮藏;有利于服用。 58、哪些文件作为批生产记录的附件审核,归档? 答:除批生产记录外还应包括:物料称量记录(物料批号、数量),中间产品、成品出/入库记录,自动打印的记录(自动称量、自动控温),清场记录,中间产品、成品检验报告。 59、批生产记录是否包括原辅材料与包装材料检验记录? 答:在批生产记录中,对所用原材料、辅料、包装材料,要求记录其原始检验报告书号即可,依据检验报告号,就可以追踪到该物料进厂检验情况,所以,不用将原始检验记录纳入批记录中,生产中所用净料药材,则要记录其炮制加工的批号,由批号即可追踪其来源。 60、制药工艺用水有什么要求? 答:(1)饮用水应符合卫生部生活饮水标准5。(需防疫部门检测) (2)纯化水应符合中国药典标准。 (3)注射用水应符合中国药典标准。 61、工艺用水日常进行的部分检查项目是什么? 答:(1)饮用水日常进行电导率检查。 (2)纯化水日常检查PH值、氯化物、氨盐、电导率。 62、纯化水储存时注意什么? 答:纯化水的制备、储存和分配要有防止微生物滋生和污染的措施,并在室温下宜用不锈钢贮罐贮存。纯化水超过24小时不用,排空一次。 63、生产过程中出现偏差如何处理? 答: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工艺条件发生偏移变化、设备突发异常、产品质量发生偏移、跑料、标签领用数与使用数发生差额或物料平衡超出收率的合格范围时,由发现人填写偏差通知单,写明品名、批号、规格、数量、工序、偏差内容、发生过程及原因、地点、日期、填表人签名。将偏差通知单上报车间、生产和质量管理部门,由车间、生产和质量管理部门组织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提出处理措施。处理原则:确认不影响产品最终质量的情况下可继续加工、或回收后再利用、或采取补救措施后进行返工,确认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则进行报废或销毁。
企业培训包括哪些内容?
1、测评 组织诊断。诊断公司现状及其所处的发展阶段,找出现有的管理问题,为了解决现有的管理问题,各级管理者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胜任能力;同时明确公司发展战略和事业计划,为了完成公司的发展战略和事业计划,人力资源应该具有什么样的胜任能力,应该如何提升。 2、规划 根据培训需求,针对性的设计培训课程,配置师资,制定培训规划。培训课程开发体系建立,内外培训师队伍建立与整合。 3、培训 培训过程中效果把控体系建立。 4、辅导/跟踪 形成各种有效的培训转化方案,培训的辅导/跟踪体系建立。 5、管理 将所学的东西应用到管理工作中去,建立管理应用评估体系。 6、再测评 对受训的各级管理者的管理知识、管理技能、管理风格进行半年后或一年后的测评,再次形成个人特质报告,包括其个人的优势、特长、缺点及不足,通过各种测评方法让管理者个人充分认识到自己在经过培训后依然存在的短板,形成更强的培训内驱力,不断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 扩展资料: 企业培训的分类: 1、公司培训,公司培训管理部门根据培训总计划组织的,全公司公共部分的培训,如我公司培训中的GMP基础知识、药事法规、微生物知识、6S知识,QC活动知识、安全知识等; 2、部门培训,各部门根据公司培训总计划组织的,与本部门有关的各类知识的培训,如我公司培训中的岗位职责、岗位操作法等; 3、岗位培训,岗位对员工进行的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与岗位内的相互学习。 4、自我学习,员工自己主动的进行专业知识的再学习和操作技能的锻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培训
企业培训包括一般都包含哪些内容?
企业培训有: 1、基础培训;这类培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新员工培训。新员工刚入职到企业,只是对企业有基本的了解,企业需要定期举办新员工培训活动。向员工传输企业的使命愿景、企业文化,让员工能深入了解企业目标,一起共同努力。另外,基本的一些行政信息,比如请假出差、费用报销的流程等,都可以教导新员工,让他们面对这些情况时不至于手足无措。 2、职业技能培训:社会总是在不断的进步,企业也在不断向前发展。企业内部的员工也需要提升自我得到进步。不管是新入职员工抑或是有一定经验的老员工,面对企业不断更新迭代的产品体系,都需要提高自身的工作职业技能。因此,企业可以因岗位不同而配适不一样的培训内容。比如财务部的发票处理以及财务管理、业务部门的话术培训、产品培训等,针对岗位的特殊性制定不同的部门培训计划。 3、素质态度培训:除了基础的职业培训外,企业还可以为员工设置关于工作态度、工作效率等的一些相关培训活动。由外部讲师或有较多年经验的管理层人物,为内部员工分享一些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或技巧。毕竟只顾着工作,不发展其余爱好或者技能,是不利于员工和企业的长期发展的,也很容易造成员工流失的现象。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