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话剧,郭沫若的作品话剧有

时间:2022-12-09 03:44:00 编辑:大鹏 来源:长期打折网

本文目录索引 1,郭沫若的作品话剧有 2,郭沫若的话剧有哪些 3,郭沫若的话剧作品有哪些? 4,郭沫若他在文学方面著作很多,有什么诗集,什么话剧? 5,郭沫若创作的著名历史剧是: 1,郭沫若的作品话剧有 《卓文君》、《屈原》等。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

本文目录索引

1,郭沫若的作品话剧有

《卓文君》、《屈原》等。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有影响的一位浪漫主义作家。1892年11月16日,郭沫若出生于四川乐山沙湾镇一个地主兼营商业者的家庭。他学名开贞,号尚武。1919年首次发表新诗时,他各取家乡沫水和若水的第一字合为「沫若」,用它作自己的笔名。

  郭沫若对于文学发生兴趣,甚至开始语体诗的尝试,是1919年9月在《时事新报、学灯》上发表诗作。如他所说,「在一九一九与二O年之交,我的诗兴被煽发到狂潮的地步」。1921年8月出版的《女神》,收集的主要是这个时期的诗作。1922年5月,《创造》季刊在上海创刊。

  大革命失败后,郭沫若失去行动自由,于1928年2月,化名乘船离沪去日本,开始十年流亡生活。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他积极支持中国留日学生的进步文艺活动。出版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先秦天道观之进展》、《甲骨文字研究》、《两周金文辞大系》、《金文丛考》、《古代铭刻汇考四种》等多种专著。

郭沫若的作品话剧有

2,郭沫若的话剧有哪些

郭沫若(1892—1978)是中国历史话剧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毕生为探索中国历史话剧呕心沥血。他一生的剧作,基本上都是历史剧,并以新颖的创作方法探索中国历史剧的艺术形式,从幼稚到成熟,从低谷到高峰。从打地基到不断地垒高突破,创造出了中国现代历史话剧的风范。

他的历史剧创作活动,大体集中在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919—1925)即早期历史剧创作阶段,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高潮中,郭沫若先后写成《黎明》(表演诗)、《棠棣之花》(诗剧)、《湘累》(诗剧)、《孤竹君之二子》(历史剧)、《卓文君》(历史剧)、《王昭君》(历史剧)、《聂荌》(历史剧)等,完成了从诗剧到历史剧的过渡。第二个时期(1941—1943)即历史剧成熟阶段,共写成六部历史剧:《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和《南冠草》,并广泛演出,引起强烈反响。第三个时期(1958—196)即转变手法从悲剧到喜剧阶段,先后创作了《蔡文姬》和《武则天》两部历史剧,对历史人物进行了重新评价。

郭沫若是一位伟大的抒情诗人,他所写的史剧“大抵是借历史的影子来抒情”。他剧中的主要人物几乎都具有诗人气质,激情满怀,器宇轩昂。他能用诗的手段塑造人物形象,把火山爆发式的激情,通过剧中人的诗,特别是抒情独白喷射出来,震撼人的灵魂。如《屈原二》中的《雷电颂》,便将抒情性与戏剧性巧妙地结合,使屈原与雷电同化,把屈原不屈不挠,为真理斗到尽头的思想和性格集中地表现出来,成功地将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里。

3,郭沫若的话剧作品有哪些?

1、《屈原》 话剧《屈原》取材于1942年战国时期楚国的历史,写伟大诗人、政治家屈原的政治挫折和个人遭际。郭沫若首次将其形象塑造于舞台之上,他以神来之笔,在从清晨到午夜这段非常有限的舞台时空里,概括了这位诗人一生的悲剧。剧一开始,即写屈原以橘喻志,教育学生保持高洁的灵魂。 2、《武则天》 剧本以调露元年至光宅元年间裴炎、骆宾王串通徐敬业谋反事件为中心,通过武则天在处理朝政中各种表现,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内部进步势力与反动势力之间的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 3、《南冠草》 剧作取材于明末少年英雄,爱国诗人夏完淳以身殉节的壮烈事迹。从夏完淳十五岁柬发从军,抵御外侮,直至壮烈殉国的光辉一生中,截取了他顺治四年别母抛妻、奔走江南、联络同党,准备再举抗清义旗而被清王朝逮捕直至牺牲的一段史实为主要内容。 4、《孔雀胆》 剧本以元末云南梁王的女儿阿盖公主因丈夫段功被害,悲愤自杀的故事,表现了“善与恶——公与私——合与分的斗争”的主题,抨击了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民族奸臣。 5、《棠棣之花》 它取材于战国时代聂政助严遂刺杀韩相侠累的故事,但又突破了历史记载中聂政仅仅是“士为知己者死”的“游侠”的局限,而赋予他为国家存亡、人民安危而勇于献身的高尚情操和坚贞气节。

4,郭沫若他在文学方面著作很多,有什么诗集,什么话剧?

1、《地球,我的母亲!》是现代诗人郭沫若于1919年12月创作的一首新诗。这首诗把地球比作母亲,并由此展开丰富的想象,这一系列想象充盈着广阔的宇宙空间和博大的生活,在形式的组织上采用反复呼告的手段,在每一节的开头用“地球,我的母亲!”来引发抒情,形成一种非常有节奏和气势的音乐效果。 2、《天狗》是现代文学家郭沫若1920年2月初创作的一首诗,首次发表在1920年7月的《时事新报·学灯》上,后收入作者第一本新诗集《女神》。 3、屈原》,话剧《屈原》取材于1942年战国时期楚国的历史,写伟大诗人、政治家屈原的政治挫折和个人遭际。郭沫若首次将其形象塑造于舞台之上,他以神来之笔,在从清晨到午夜这段非常有限的舞台时空里,概括了这位诗人一生的悲剧。剧一开始,即写屈原以橘喻志,教育学生保持高洁的灵魂。 4、《高渐离》是郭沫若同志一九四二年的作品,原名《筑》,初版于一九四六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于一九五七年根据一九五四年新文艺出版社版,经作者作了较大的修订,收入《沫若文集》,并改名为《高渐离》。197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根据《沫若文集》第四卷中《高渐离》旧型重印,作者生前曾亲自校订过。 5、《太阳礼赞》是近代文学家郭沫若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作的一首新诗。这首诗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在诗中,作者用激情的语言赞颂了新生的太阳,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祖国的向往之情,以及愿意为实现光明理想而献身的精神。这首诗在艺术上,运用生动肜象的譬喻,拟人化的手法,以及重复叠唱;诗的韵律优美,节奏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浓郁的抒情气氛。

5,郭沫若创作的著名历史剧是:

郭沫若创作的著名历史剧是《蔡文姬》。 现代戏剧《蔡文姬》是郭沫若先生专门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创作的一部历史剧,剧情描写了距今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才女蔡文姬的坎坷际遇。 1959年,著名导演焦菊隐先生将这部戏搬上舞台,一经亮相,就成为戏剧界最走红的一部名剧。1978年,北京人艺以原班人马重演这部剧时,观众人山人海,居然把广场的南墙都挤塌了。 2002年,在北京人艺建院50周年之际,剧院推出了以徐帆、濮存昕、 梁冠华等实力派演员为阵容的复排版《蔡文姬》,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扩展资料人物生平 蔡文姬为人博学多才而又精通音律,早期嫁给河东卫仲道,卫仲道早亡,二人又没有子嗣,于是蔡琰回到自己家里。 兴平二年(195年),中原先后有董卓、李傕等作乱关中,匈奴趁机劫掠,蔡琰被匈奴左贤王掳走。蔡琰在北方生活了有十二年之久,并生下两个孩子。 建安十一年(207年),曹操向来喜爱文学、书法,常与蔡琰的父亲蔡邕有文学、书法上的交流。曹操见蔡邕没有子嗣,用金璧从匈奴那里将蔡琰赎回来,并将蔡琰嫁给董祀。 而后董祀犯了死罪,蔡琰去找曹操给董祀求情。当时曹操正在宴请公卿名士,对满堂宾客说:“蔡邕的女儿在外面,今天让大家见一见。”蔡琰披散着头发光着脚,叩头请罪,说话条理清晰,情感酸楚哀痛,满堂宾客都为之动容。 但曹操却说:“可是降罪的文书已经发出去了,怎么办?”蔡琰说:“你马厩里的好马成千上万,勇猛的士卒不可胜数,还吝惜一匹快马来拯救一条垂死的生命吗?”曹操终于被蔡文姬感动,赦免了董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蔡文姬 (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蔡文姬 (汉末三国时期才女)

上一篇:英雄第四季,美剧《英雄》第四季讲的是什么内容?能否简叙下?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