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达于,潘达于的家族藏品

时间:2024-07-16 16:47:00 编辑:大鹏 来源:长期打折网

潘达于的家族藏品

潘达于护鼎传奇

潘达于的捐献国宝

中国永久不准展出国宝之大盂鼎

揭秘西周大克鼎

大克鼎:央视带火的稀世国宝,禁止出国展览,它的3千年不简单

出土双鼎是什么

潘达于的家族藏品

 潘达于的家族藏品
提示:

潘家是苏州彭、宋、潘、韩四大望族之一。潘氏祖籍在安徽歙县,其中一支迁到苏州定居后,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年仅24岁的潘家子弟潘世恩进京赶考,一举夺魁中了状元,以后在京师官运亨通达50余载。先后当过学政、尚书、左都御史、大学士和军机大臣,一生受皇帝恩宠,赏赐甚多。潘世恩共有五个儿子,嫡系孙...

潘达于护鼎传奇

提示:

在捐出大克鼎、大盂鼎过后的几年里,潘达于又数次捐出了其家族中收藏的大量珍贵文物,仅上海博物馆一地收藏的文物就达400件之多,其价值用今天最起码的计算方法,也是一个惊人的天文数字。 其实,虽然潘家先代曾是钟鸣鼎食鲜衣怒马的望族.但到了潘达于这一代家道中落,早已成为寻常百姓人家。捐鼎时潘家经济条...

潘达于的捐献国宝

提示:

颁发的文化部褒奖状上落着部长沈雁冰的大名:“潘达于先生家藏周代盂鼎、克鼎,为祖国历史名器,六十年来迭经兵火,保存无恙,今举以捐献政府,公诸人民,其爱护民族文化遗产及发扬新爱国主义之精神,至堪嘉尚,特予褒扬,此状。

中国永久不准展出国宝之大盂鼎

提示:

全家商议后,由潘祖荫的孙媳潘达于执笔,于1951年7月6日写信给华东文化部,希望将大盂鼎和大克鼎捐献给国家,同时也希望将两件大鼎放在上海博物馆展出。7月26日,文管会派专员在潘家后人的陪同下赴苏州,大鼎得以重见天日。为表彰潘达于的献宝壮举,华东文化部于10月9日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19...

揭秘西周大克鼎

提示:

4、大克鼎与潘家这一个家族有着十分深的渊源。晚清时,左宗棠被奸佞所害,无人相助,但当时的侍读学士潘祖荫替其求情,左宗棠因念及其恩情,便将大克鼎赠与他,从此大克鼎便于潘家紧密联系在了一起。5、抗日战争时,为避免其被敌人夺取,潘达于将其藏在地底多年,后来因为不放心,有返回祖宅将大...

大克鼎:央视带火的稀世国宝,禁止出国展览,它的3千年不简单

提示:

与此同时,与大克鼎相守相伴的潘达于,则让我们看见: 3000年前的西周贵族,把华夏之礼刻在青铜,而3000年后的精神贵族,把华夏之礼刻在了心里。 如果说潘达于的前半生,守住了家族的“礼”,拼尽全力保住了家族的宝物。 那么她的后半生,则守住了家国的“礼”,为了中华文明的传承无私捐出了毕生所藏。 浩瀚星河...

出土双鼎是什么身份

提示:

古代社会,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青铜大鼎历来为国之重器,社稷象征;有铭文者,更用以称扬先祖之美,明示后世之用。1951年,大盂鼎、大克鼎由潘氏后人潘达于无偿捐献予国家;1959年,大盂鼎应征北上,入藏当时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从此,双鼎分镇京沪。无论是在当时中国历史博物馆...

国家博物馆里有什么著名文物?

提示:

大盂鼎系清道光初年出土于陕西郿县礼村,先后为当地乡绅郭氏、县令周广盛以及左宗棠、潘祖荫等所有,1951年潘氏后人潘达于女士将其捐赠予上海博物馆,1959年入藏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而另一尊同为盂所铸之鼎,形制略小,习称“小盂鼎”,器上铭文涉及西周与鬼方之间的战事,但此器...

上海潘家后代现状

提示:

那时候,潘家后代相继早逝,到潘祖荫临终前,他的后代,就只剩孙子辈的潘承镜刚过门3个月的妻子潘达于了。那时的潘达于,才18岁。两年后,潘祖年也撒手人寰,家中只剩潘达于一个女子。潘祖年去世时,拉着潘达于的手,只说了一句:你一定要好好看着这些宝贝,不要随便给人看。那么问题来了,潘祖荫的遗产到底有多少...

西周时期的中克鼎与克鼎的区别?

提示:

小克鼎高35.4cm,宽33.6cm,重12.54kg。鼎圆形,硕腹,双立耳,蹄形足。耳上饰三头夔纹,颈饰窃曲纹,腹饰云纹带,足上部饰兽首纹。器内壁铸铭文8行72字::唯王廿又三年九月,王在宗周,王命膳夫克舍命于成周,遹正八师之年,克作朕皇祖釐(xǐ)季宝宗彝。铭文中所述器主人为“膳夫克...

上一篇: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个人职业规划及发展方向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