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梅的简介,华梅的获得的表彰,汉朝时期对现代服装流行现象发展的影响,汉朝服饰的特点。以及它的来由...
华梅的简介
1977年起在天津美术学院任中国工艺美术史课,1983年起开始中国服装史教学,《中西服装史》课程2007年被评为天津市级精品课程,2009年获批为国家级精品课。1994年创建服饰文化学新学科。至今出版专著41部,主编三部专集和八套丛书,《中国服装史》自1989年出版,至2007年再版印刷22次,为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同为这套国家级教材的还有华梅著《西方服装史》、《服装美学》、《服装概论》。具有填补空白意义的《中国近现代服装史》为省部级“十一五”规划教材,并为天津市社科立项。百万字《人类服饰文化学》获第十届中国图书奖、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区第11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全国第二届服装书刊展评最佳奖、天津市优秀图书特等奖;四十万字《服饰与中国文化》获天津市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古代服饰》和《服饰文化丛书》获天津市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其服饰教学1997年获普通高校教学成果天津市一等奖。服装史论系列教材建设获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天津市二等奖。多部著作被翻译成英文、日文、韩文等在国外发行。2004年起,应邀为日本奈良国立女子大学、新加坡拉萨尔——新航艺术学院、法国里昂国立时装设计大学、巴黎法兰西时装学院、新西兰国立理工大学、新西兰服装设计研究院、泰国兰实大学、泰国曼松德·昭帕亚皇家师范大学等讲授中国服饰文化。
华梅的获得的表彰
“服装史论系列教材建设”,天津市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9年圆满完成国庆60周年彩车服饰设计特别优异奖,天津市政府,2009年首都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优秀工作者,首都国庆60周年北京市筹备委员会群众游行指挥部,2009年主讲与主持的“中西服装史”课程获“国家级精品课”称号,国家教育部,2009年“服饰文化学丛书”,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2008年天津市教育系统“十大女杰”(十行百杰,璀璨津门),天津市教委、天津市妇联,2007年《古代服饰》20世纪文物考古与研究,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2006年《服饰与中国文化》,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一等奖,2004年《多出成果,快出人才——服饰文化学研究生教学体验》,天津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2001年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国家教育部;国家人事部,1998年《人类服饰文化学》,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全国第二届服装书刊展评最佳奖,天津市优秀图书特等奖,1997年天津市劳动模范,天津市委、市人民政府,1997年《人类服饰文化学》,第十届中国图书奖,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区第11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第三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全国第二届服装书刊展评最佳奖,天津市优秀图书特等奖,1996-1997年“服饰文化教学成果”,天津市教学成果一等奖,1996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95年国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1994年天津市局级优秀教师,天津市高教局,1992年
汉朝时期对现代服装流行现象发展的影响
汉初出现了繁荣昌盛的局面。地主阶级统治地位业已巩固,追求奢靡生活的欲望日益强烈;加上与邻国在经济上和文化上交流的增强(如以丝绸为主的贸易商队曾两次出使西域),以及国内各民族间来往的加多,汉代的服饰也更为丰富多彩起来。到了东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揉合秦制与三代古制,重新制定了祭祀服制与朝服制度,冕冠、衣裳、鞋履、佩绶等各有严格的等级差别,从此汉代服制得到了确立。 由于经济的发展繁荣,社会上的服饰文化也逐渐由俭转奢,当时纺织品产量的不断增长,和由丝绸出口交换进来的珠玉犀象、琥珀玳瑁等高贵的装饰品,刺激着衣着生活水平的上升。京师贵戚的穿着打扮,逐渐超过了王制、高贵的服装面料。如锦、绣、绮、縠、冰纨等,原来属于后妃们专用,此时,富商大贾也都穿以为常,在他们嘉会宾客的时候,还拿这些高贵的丝织品裱被墙壁。贵族之家,僮婢亦穿绣衣丝履,这在儒家看来,是一种尊卑混乱的现象。所以儒家学者贾谊就给汉文帝上书,建议按照儒学传统思想建立服饰制度,但汉文帝未能实行。到汉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决定改正朔,易服色,表示受命于天,把元封七年改为太初元年,以正月为岁首,服色尚黄,数用五,但也没有规定详细的章服制度。直到东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下诏采用《周官》、《礼记》、《尚书·皋陶篇》,乘舆服从欧阳氏说,公卿以下从大小夏侯氏说,才制定了官服制度。永平二年正月祀光武帝明堂位时,汉明帝和公卿诸侯首次穿着冕冠衣裳举行祭礼,这是儒家学说衣冠制度在中国得以全面贯彻执行的开端。汉明帝的祭服、朝服制度包括冠冕、衣裳、鞋履、佩绶等,各有等序,它的重点在冠冕,朝服采用深衣制。
汉朝服饰的特点。以及它的来由
由来: 汉高祖初期,找不到4匹纯色的马来拉车,将相只能坐牛车,刘邦本人对服装的上层建筑作用,开始也认识不足,曾将儒生的高冠用来当溲器,后来经孙叔通的说服,才叫孙叔通去制定礼仪。采用秦朝的黑衣大冠为祭服,对一般服装,除刘邦当亭长时用竹皮自制的刘氏冠不许一般人戴之外,没有什么禁例。此后,经过70年左右的经济恢复,到汉文帝时,国力已经充裕起来,但汉文帝只穿“弋绨、革舄、赤带。”王后的裙裾长不及地,提倡节俭,汉文帝在位23年,经济进一步繁荣,出现了“文景之治”。由于经济的发展繁荣,社会上的服饰文化也逐渐由俭转奢,当时纺织品产量的不断增长,和由丝绸出口交换进来的珠玉犀象、琥珀玳瑁等高贵的装饰品,刺激着衣着生活水平的上升。京师贵戚的穿着打扮,逐渐超过了王制、高贵的服装面料。如锦、绣、绮、縠、冰纨等,原来属于后妃们专用,此时,富商大贾也都穿以为常,在他们嘉会宾客的时候,还拿这些高贵的丝织品裱被墙壁。贵族之家,僮婢亦穿绣衣丝履,这在儒家看来,是一种尊卑混乱的现象。所以儒家学者贾谊就给汉文帝上书,建议按照儒学传统思想建立服饰制度,但汉文帝未能实行。到汉武帝元封七年(公元前104年)决定改正朔,易服色,表示受命于天,把元封七年改为太初元年,以正月为岁首,服色尚黄,数用五,但也没有规定详细的章服制度。直到东汉明帝永平二年(公元59年),下诏采用《周官》、《礼记》、《尚书·皋陶篇》,乘舆服从欧阳氏说,公卿以下从大小夏侯氏说,才制定了官服制度。永平二年正月祀光武帝明堂位时,汉明帝和公卿诸侯首次穿着冕冠衣裳举行祭礼,这是儒家学说衣冠制度在中国得以全面贯彻执行的开端。汉明帝的祭服、朝服制度包括冠冕、衣裳、鞋履、佩绶等,各有等序,它的重点在冠冕,朝服采用深衣制。 特点:春秋时期各国衣冠服饰面目不一的状况,在秦汉时期有了改观。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国后,为巩固统一,相继建立了各项制度,包括衣冠服制。秦始皇常服通天冠,废周代六冕之制,只着“玄衣纁裳”,百官戴高山冠、法冠和武冠,穿袍服,佩绶。不过,由于秦始皇当政时间短,服饰制度仅属初创,尚不及详尽完备,只在服装旗帜的颜色上做了统一。秦始皇深受阴阳五行学说影响,相信秦克周,应当是水克火,因为周朝是“火气胜金,色尚赤”,那么,秦胜周,就应该是水德,色尚黑,这样,在秦朝,黑色为尊贵之色,衣饰也以黑色为时尚颜色。
一般朝服的服色均有具体规定,一年四季按五时色朝服,即春季用青色;夏季用朱色;季夏用黄色;秋季用白色;冬季用黑色。皇后的祭祀服,上衣用绀色,下裳用皂色。皇后蚕服,上衣用青色,下裳用缥色(浅黄色)。
深衣形制是上衣下裳相连接的形式,当时男女服用极为普遍。禅衣内有中衣、深衣,其形无大区别,只是袖形有变化,都属于单层布帛衣裳。区别在于内穿和外用。
汉代的男子的服装样式,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经少见,一般多为直裾之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而汉代妇女的礼服,以深衣为主。只是这时的深衣已与战国流行的款式有所不同。显著的特点是,衣襟绕转层数加多,衣服的下摆增大。
总体来看,汉代着衣有以下一些特点:着外衣时,由于领大且弯曲,有人称这种交垂的领型为“古者文领”;着衣时必需暴露中衣的领型;着衣必用白色面料做里;袖宽为一尺二寸;衫无袖;着裘毛朝外;腰带极为考究等。我们从一些出土文物中,常见到汉代陶俑,有女奴仆,也有男扫地夫和牧羊人。以长衣覆地不露足为多,服装宽大,袖子端立或双手摊开或作握物姿势,也有的微露双足。女人一般在头后挽髻,形象端庄持重,敦厚朴实。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汉代织绣技术相当高明,华美的纺织物成为西域诸国的最爱。刺绣在汉代是民间妇女普遍掌握的手工艺术,在服饰文化中不仅是装饰美化的手段,更是妇女们表达爱心和情感的最佳方式之一,在生活用品如香囊、手套,甚至靴底、袜子上都能够发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