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一直和孩子看东京奥运会,运动员们有成功和荣耀,但也有失败和遗憾。比如,女子体操运动员芦玉菲两次从高低杠上掉下,中国混双乒乓球拿了银牌......当孩子受挫时,应该教会他什么?面对人生的得与失,输和赢,又应该如何引导孩子?作者:任平生,来源:凯叔讲故事(ID: kaishujianggushi)。
——青榄君说
“啪”一声,她重重地摔到了海绵垫上。
在7月27日晚举行的女子体操团体决赛中,中国选手芦玉菲发生失误,脱手从杠上掉落!

掉杠之后,这个00年的小姑娘立马站了起来,第一句话便是——“可以再翻吗”

比赛继续!
她迅速调整状态。
顺利完成了后面的自由体操比赛,拿到13.166分。

紧接着,#芦玉菲掉杠#也冲上热搜第一。

虽然中国队以161.196分排名第七,无缘奖牌。
但可爱的wink和比心,让解说小哥哥和观众们都破防了!

网友们很怜惜这个00后女孩。
有人说:看着都疼,希望妹妹没事,继续加油!

还有网友说:她掉下来的时候,我心都碎了!

00年出生的她,在我们看来还是个小妹妹,但在国内女子体操运动员里,已经算是“高龄”选手了。
出征东京,背后付出了多少努力和伤痛,也只有她自己知道。
可仅仅只是相隔了一天,芦玉菲在女子个人全能决赛高低杠项目中再次失误掉杠。

网友们不得不说:这大概是心态出问题了!

还有网友分析了更深层的原因:“失败过一次,很可能会技术层面出现问题,或者有心理阴影。相同场面会浮现起来,导致操作变形,再次失利。”

这也是竞技体育中最残酷的地方,即便你在前一分钟,经历起起落落的际遇,但你在下一分钟,也要调整到最佳状态。
大部分时间都在默默耕耘。
关键时刻,稳住了,就上去了。稳不住,就只能黯淡收场。
但,无论是成还是败,她们都是替我们出征的同胞,都是比我们承担了更多压力的勇者。
比赛结束了,人生才刚刚开始!
借着奥运场上一场又一场得与失,其实啊!正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培养输赢观、得失观的好时机。
1.
奥运和人生一样
有输就有赢
在知乎上有一个提问:奥运会乒乓球混双决赛输了,孩子非常伤心,该如何安慰孩子?

对这个妈妈的苦恼,我太有感触了。
在乒乓球混双比赛开始前,6岁的女儿还在做作业,于是我告诉她:“没关系,等会看第三局吧,反正都会赢!”
到了第三局,她问:“妈妈,为什么第三局输了!”
我说:“没事,再比一局!”
第四局结果出来了,中国队输了“妈妈,你不是说不会输的吗?”
我发现,孩子根本承受不了这个结局。
她嗷嗷地哭,抱怨着:“你不是说会赢吗?”
想要赢的孩子何其多,可输得起的孩子却也尤为珍贵。
没有哪个孩子在生活中不想赢,也没有哪个运动健儿不想登上最高领奖台。
但比赛就有输赢。有激动狂喜,就有难过遗憾。
比如,细数这届奥运会里,中国队的遗憾,当然是有的。
女子柔道57公斤级运动员卢童娟在1/8决赛比赛中,不敌东道主日本队,遗憾止步16强。赛后,她抹着眼泪表达了内心的遗憾。

毕竟,31岁的她是第一次登上奥运舞台,也可能是最后一次了。
在乒乓球混双比赛中,许昕/刘诗雯先赢后输,被水谷隼/伊藤美诚逆转。
乒乓球丢失混双,赛后刘诗雯甚至哭泣:“自己对不起这个团队,对不起大家”。

因为战术过于保守,55公斤级决赛中挺举6把全部成功的廖秋云,却只夺得银牌。

热搜、排行榜没有任何关于她的讨论。
而她最黄金的年龄,就与这些铜铁在一起。
四年,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时间太长了。
她赛后哽咽:觉得挺可惜的,我的实力不止这样。
无论是奥运赛场上的比赛失败,还是孩子考试中发挥失常,都指向一个问题:如果败了!如果有遗憾!要怎么办?
2.
面对失败
父母是最好的老师
你听说过“国际失败日”吗?
这是芬兰人创立的节日。这个节日定在每年的10月13日。
他们致力于把“失败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并普及到每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到了节日这一天,芬兰人都会鼓励大家“自曝其短”,无论是在网上还是线下,人们会分享自己犯错的过程、失败的经历。
他们甚至会在官网上列了一份非常详细的“失败指南”,教人们如何“失败”。
他们想告诉全世界的父母们,“最有意思的事情往往并不是成功本身,失败也是人生中一个很重要的课题。”
跳水女皇郭晶晶在一个访谈中曾说:“比赛时他们要知道胜负,刚开始孩子输了觉得很不高兴。但我跟他说,人生就这样,没可能永远赢的……”

我们所熟知的天才选手郭晶晶,也曾经遭遇过失败的折磨。
在雄霸泳池之前,一直是被天才师姐伏明霞死死地压制住的。
直到2004年雅典奥运会,她才有了自己的主场。
面对孩子的不快乐,她直接告诉孩子:人生就是这样,不会一直赢。
在《爸爸去哪儿》中,有一期节目有摔跤比赛的活动,邹市明的儿子轩轩屡战屡败。

身为拳击选手的爸爸,不断叫他“起来”“起来”。
于是,轩轩每次都会爬起来再战。

不夸张地说,想要孩子懂得面对失败,父母如何引导,尤为关键。
3.
勇于拼搏和挑战自我的人
其实都是战士
在“第一名”和“失败者”之间,还有其他空间吗?
当然有。我们可以告诉孩子,那是留给“战士”的位置。
这样的观念,是帮助孩子建立正确输赢观的基础。
什么是战士?那便是勇于拼搏和挑战自我的人。
有一个男人,叫做王皓。
他是中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教练,曾拿过18个世界冠军。

即便拿了这么多冠军,可他从未在四年一次的奥运会上拿过冠军。
三次,都是银牌。
每次都是差那么最后一步。
2004年,他败给了韩国运动员柳承敏。
后来,柳承敏在本国媒体上,对韩国运动员说:像我击败王皓一样狙击中国队。

呵!
赢了王皓,似乎能让人吹上一辈子。
可王皓并不执着于这个遗憾,坦然退役,做了一名教练。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即便王皓没有得到冠军,可在众人眼中,他依旧是一个超级棒的运动员。他把余生都投入到乒乓球运动员的培养中,和热爱的事物在一起,已很满足。
乌兹别克斯坦体操名将丘索维金八次征战奥运会,她的故事有关亲情,有关拯救。
这一次,46岁的她本次奥运会无缘决赛,含泪宣布正式退役。

我们也可以告诉孩子:她曾为患白血病的儿子,点燃了自己所有的能量。除了是运动员,她还是一个伟大的母亲。
女排运动员朱婷是团队的核心成员,藏起伤痛坚持上场.......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即便遭遇奥运会开局两连败,但她依然是自己的英雄。

成长在农村家庭,家中有6姊妹,这一路,充满草根的艰辛与不易。
逆转命运的她,值得敬佩。
2000年出生的芦玉菲,今年21岁。在国内女子体操运动员里,21岁算是“高龄”选手。

日复一日高难度的训练,让她身上有着大大小小的伤病。

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她们要面对很短的职业“黄金期”,面对因为伤病缠身而不得不有的“待定”,面对和家人两地相隔的思念,这些小姐姐身上和孤独相抗衡的强大内心,更为值得学习。
跨越了千山万水,跨越了日复一日的训练,跨越了一次一次的自我确认。
每个运动员的征程都不只是在赛场上,她们已经是自己人生的英雄。
带孩子看奥运,和结果相比,让孩子看到“赢”背后的过程让孩子对“赢”的定义有更多的思考更为重要。
4.
父母的爱
是孩子复原力的来源
值得一说的是,当看见女儿再次掉杠的那一刻,在场下观看直播比赛的芦玉菲妈妈把头深深埋进手中,她落泪了。

接受采访时,她再次没能忍住泪水:“就是希望孩子能平安归来,菲菲确实不容易,等待这一天等待了17年了。”

四岁练体操,背井离乡独自打拼,身上累积着大大小小的伤病。
而她,也不过才21岁。
她是心疼女儿这些年来吃的苦啊!

从他人身上,我们可以反观到自己的教育。
作为第一监护人,面对失败,父母的情绪和反应极大地影响着孩子。
网上曾经有个小朋友考试考砸了,在跟爸爸妈妈“汇报”成绩时候,不知不觉就掉泪了。

我相信,在这个时候,懊悔、自责、恐惧各种情绪充斥她的内心。
其实,一个孩子越是被灌输只能赢不能输的观念,那他成长中的挫折反而会更多。
因为,她们会时常陷入崩溃或自责的泥潭。
一旦输了,就有被一种无价值感充斥。
越是慌张,越是无法投入竞争。

面对竞争,我们当然需要鼓励孩子:做任何事都全力以赴。
但面对失败,我们也需要告诉孩子:与自己相比有进步,就是“赢了”,真没什么大不了。
因为,父母的爱,是孩子面对成败时安全感的来源。
赛场上每个运动员都是丰富立体。
每个运动员身上都有让人喜欢、惊喜或敬佩的地方。
奥运健儿得奖,大家刷屏祝贺;但运动员错失奖牌,我们也依然夸“好样的”。
不单单以成败论英雄。
是因为,抛开名次后,这个人本身的“值得”。
5.
是奥运
也是整个人生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安杰拉·达克沃思总结过:
一个人成功的核心要素,不是智商,不是情商,不是家境,更不是所谓的考试成绩,而是这个人的心理韧性,或者叫反脆弱性。
培养孩子的反脆弱品质并非易事,但这却是一个孩子真正走向卓越的标志。
有的人失败后,如同玻璃杯坠落,一蹶不振。
有的人失败后,如同石块滚落,也许有伤痕,但却有着自己的本色。
还有一种人,如同从高处落下的乒乓球,落下的力度越大,反弹得越高。
失败对他们来说不是“死亡”,而是下一次创造的基石。
其实,那些奥运赛场上最迷人的笑容,就是心理韧性的表现。

奥运之后,故事还长。
无论名次如何,生活都不会停止,
未来的他们也一样会坚持下去。
会不止有更高更强更快,还有更快乐丰富的生活。
生活不就是这样一场人生奥运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赛场。
每个人都要做自己的英雄。
对于芦玉菲来说,下了赛场,人生才更刚刚开始。
来日方长,加油!

这一场奥运,我们看到的是保护、是鼓励、是支持。
这一届的观众很棒,都在传达:“不论是失败还是成功我们都与你同在”的信念。
这何尝不是我们对待孩子应该有的态度吗?
保持积极正向的得失观和竞争意识,这是一生的课题。
愿我们,能和孩子一同成长。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