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极果编辑部
2016年,苹果在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发布了第一代的AirPods。无线、便携的优势让消费者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这同时,各大手机厂商也纷纷效仿,从这以后,TWS耳机的发展就驶入了快车道。
降噪功能、通透模式、通话降噪等一系列功能都被放到了TWS耳机上,而现在,各手机厂商的TWS耳机也都标配了主动降噪功能。
如果你想要尝试,却不知道应该怎么选,看着市面上各家的TWS耳机挑花了眼,心里纠结哪一款最值得买?
别急,这次极果君准备了目前关注度比较高的12款TWS降噪耳机,从299元到2299,价格相差近十倍。
想知道谁好谁坏,极果君用实际体验和数据告诉你。
注意:本文较长,一共分为
佩戴、降噪、音质、蓝牙编解码、延迟、通话,六部分,
大家可以按需跳转观看。
TWS耳机中的TWS,是英文True Wireless Stereo的缩写,也就是:真正无线立体声的意思。从此前的有线耳机到现在的TWS耳机,在外观上来看,仅仅是将两个耳机之间的线做了减法,但同时,它也解决了更多问题。
首先就是“无线”,大家都听说过有线耳机的听诊器效应,当佩戴有线耳机的时候,外界碰撞或者空气摩擦,通过耳机线直接传递到耳道内,产生更多的噪音,影响使用者的听感。
TWS耳机从根本上解决了耳机线所带来的影响,还附带解决了耳机线乱缠乱绕的问题。
目前TWS耳机大概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以苹果为首的带把设计,同样设计的还有OPPO、vivo、华为、荣耀等等;另一种以三星、索尼为首的不带把设计,从今年发布的多款TWS耳机来看,大多数还是“带把”为主。
TWS耳机所带来的第二个优势就是便携性,除了避免了耳机绕线问题,TWS耳机都配有充电仓,能够满足随拿随用的需求,左右耳单元可以随时放进充电仓中进行充电,在提高了续航的同时也降低了丢失几率。
当然这样做也有着弊端,那就是重量,TWS耳机由于续航时间更长,整体重量都有所增加。
在这12款耳机中,重量普遍都在50g左右,最重的是BOSE消噪耳塞,达到了94g;最轻的则是vivo TWS 2,重量仅有42g。
在我们本次测试的12款耳机中,三星、华为、红米、声阔、BOSE、索尼的外壳都加入了磨砂元素,有着不错的手感;剩下的几款耳机,除了容易沾染指纹之外,还很容易出现划痕,表现一般。
好,我们聊完了耳机的外观,接下来就要聊聊耳机的设计了。
不要小看耳机设计的重要性,即便你有再好的音质、降噪,但戴着不舒服,一切都是白费工夫。
TWS降噪耳机分为入耳式和半入耳式两种。
由于TWS降噪耳机首先要让耳机紧密贴合耳朵,保持一定的密封性,因此绝大部分的TWS降噪耳机都设计成了入耳式,目前还在坚持半入耳式结构的,也就只有华为了。
那么问题来了,设计成入耳式,降噪效果是好了,但舒适度怎么办?
各厂商只能满足部分人的舒适度要求,没有人能够做出适合所有人的耳机;因此,对于厂家来说,一款耳机能够让多少人舒适,才更为重要。
为了针对舒适度为大家做一个参考,我们拉上了极果研究室的12位小伙伴,针对这些耳机,来了一场“众测”。
我们选取了12位小伙伴,来针对舒适性,佩戴一天,第二天全体进行轮换,一共12款耳机,同样轮换12天,最终将会针对舒适感提供一份答卷。以此统计舒适感排名。
由于结果比较主观,所以极果君在这里就不过多给大家介绍了,说一千道一万,都不如你实际去线下佩戴一下来的实在,找到一个佩戴舒适的耳机,才最重要。
在接触主动降噪之前,很多朋友最早接触的,应该是被动降噪,也就是“入耳式耳机”;被动降噪耳机利用耳塞的物理特性将外部噪声与耳朵隔绝开,通过隔声材料阻挡噪声,对高频声音非常有效。一般可使噪声降低大约为15-20dB。
但一般的被动降噪,能力有限,做到最好,也基本就是这样了…
从AirPodsPro发布开始,主动降噪技术才算真正进入大家的视野。
主动降噪的原理其实非常简单,所有的声音都由一定的频谱组成,如果可以找到一种声音,其频谱与所要消除的噪声完全一样,并且相位相反,两者互相中和,理论上来说,就可以完全抵消掉噪声。
因此,降噪耳机之间好与坏的区别,就是减少了多少分贝的噪音,并且能更好的解决新噪音产生的问题。
但是想要得到客观的降噪数据,不止要有场地,还要有很多专业的收音设备。这些设备各个都要大几万,一个能完全隔绝声音的房间所花费的钱要更多。
额···这个,大家别急,极果君没有,但它有。
极果君专门找到了经过国家专业认证的声学实验室:睿辉声学,来帮助果酱对这12台耳机进行测试。
根据结果来看,在同一噪音环境下,苹果、Bose和vivo的最大降噪深度都达到了40dB上下,表现非常不错。
在入耳式耳机中,表现弱一些的是Redmi的AirDots 3 Pro,最大降噪深度只有14dB,开不开降噪意义都不大。
在这些TW降噪耳机中,还有一款比较特殊的耳机,华为FreeBuds 4,它采用了半入耳式设计,这类耳机注重佩戴的舒适感,更加适合长时间佩戴使用,但是由于没有办法在耳道里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所以降噪表现会差一些,降噪深度为17dB。
其余几款耳机的表现差距不大,最大降噪深度都在29~37dB之间,表现中规中矩。
在我们选购耳机的时候,总会查看官方的音质宣传页面,但问题出现了,耳机厂商们针对各款耳机音质的描述都比较相似,什么低音浓厚纯正、高音通透不失真等等,但有意思的是,这些耳机的声音体验各不相同。
就耳机的音质来说,想要得到一个比较客观的结论,我们就要一定要看看它的频响曲线。
通过耳机的频响曲线,我们就能从大体上看出耳机风格,并且客观的分析出表现更好的频段,判断耳机声音所适合的音乐。
刚好,我们在实验室中也进行了频率响应测试,通过专业的数据,我们能够更直观的感受到厂商们所说的“低音澎湃”是个什么意思。
理论上说,一个产品的频响曲线,应该是越平直越好,能够完整的还原真实的声音。
但如果将频响曲线放到耳机上,这个说法就并不合适了,如果频响曲线太平直。,人耳听起来没有高低感,听感上就会非常难受。
我们人的耳朵,对中频比较敏感,对高低频要迟钝一些,所以平直的频响曲线对耳机并不适用。
像比较有名的“哈曼曲线”,就是经过很多人的主观听感调整而来,才形成了一条这样的曲线。
将声音依据频率来简单划分的话,160Hz以下我们可以将其称为低频,160Hz~1280Hz称之为中频,,1280Hz以上可以称之为高频。
每个频段的曲线不同,听感也就不同。
根据我们的主观听感和客观数据来看,在这12款耳机中,BOSE的三频比较均衡,声音比较自然,OPPO由于有着丹拿联合调音,整体表现不错,而且声音富有弹性。
索尼低音比较“澎湃”,而且中高频表现均衡;苹果则是在中高频表现出色,尤其是人声部分,要强过大多数耳机。
这12款耳机中,表现一般的是红米,三频界限不明显,听起来有些发糊。剩下几款耳机的表现,都比较一般。
音质的好坏,并不是玄学,但由于每个人对于声音的理解、喜好并不相同,也就逐渐让它变成了“玄学”。
所以,除了看极果君的评测,我们也更希望大家在购买耳机之前,也要多去线下听一听,看一看哪款耳机的声音更适合你。
能够影响音质的,除了硬件,还有码率所带来的差异,不同的蓝牙编码方式所传输的码率并不相同。
像旧一些的SBC编码,还有目前普遍使用的AAC编码,目前市面上所有的TWS耳机都会支持,而LDAC、LHDC、aptX、HWA等等,虽然有着低延迟、高保真的特点,但你的手机和耳机必须同时支持,你才可以使用这种编码格式。
对于蓝牙耳机来说,AAC编码已经足够使用了,这种编码方式会舍去与感知无关的信号成分来压缩码率。
简单来说,由于高频声音会盖过低频声音,因此AAC编码会减小人耳听觉不敏感的频率部分,让它在低码率下也能有着不错的保真度。
所以,聊哪种编码格式的音质更好,不如聊聊它的首要条件:你的手机和耳机是否支持同一种编码格式?
我们为大家整理了这12款耳机所支持蓝牙编码的格式,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所需,自行参考。
相比于耳机的音质和降噪,延迟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指标,如果耳机和你的手机之间延迟较大,你的体验就会非常差。
对于通过蓝牙连接的无线耳机来说,延迟的大小极大的影响了使用体验,最为常见的就是音画不同步这种现象。
有线耳机可以将数据处理后,直接通过线传播电信号,这其中的电信号,传播近似光速,超过了人类的分辨能力,因此有线耳机的延迟可以忽略不计。
而无线蓝牙耳机的信号传输则需要经过,压缩编码、无线传输、数据解压、数模转换等一系列繁琐步骤,才能将信号转变为声音送到我们的耳朵里。
即便是手机扬声器,也要先将音频解码变成数据流,经过处理后,再传输到手机扬声器上,这中间所耗费的时间大约在70ms左右。
但对于我们来说,这70ms,几乎感觉不到延迟。
不过...蓝牙耳机想要做到70ms延迟,可太难了,所以各家厂商只能尽量对产品进行优化,来降低延迟,避免对日常使用产生影响。
因此在一些特殊场景下,有损的音质并非致命,延迟才是。
我们在实验室环境中,使用专业的测试设备,统一测试了这12款耳机在AAC编码下的延迟。在得出的结果中,一共有七款耳机的延迟达到了200ms以下,分别是小米、苹果、红米、三星、索尼、vivo和FIIL,在日常使用中并不能明显感知到延迟的存在。
需要注意的是华为、声阔、荣耀、BOSE、OPPO这五款耳机,整体延迟都高于200,其中OPPO在不连接自家手机的情况下,延时能够达到330ms,已经明显能够感知到延迟的存在了。
部分售有手机的厂商,比如小米、华为、OPPO、vivo等,在耳机产品的宣传页上,都宣称连接自家手机后才能体验超低延迟,这些延迟都在200ms以内,像OPPO甚至能做到43ms的延迟,但这只是连接同品牌产品的条件下。
如果你的手机和耳机并不是同一品牌,那一定要多多注意,一个不留神,你的使用体验就会大打折扣。
不管有线耳机还是TWS耳机,通话质量,始终是逃不开的一个话题,相比于有线耳机在线上所附加的麦克风,TWS耳机实在是太“凣”了。
即便在单耳机上都有着麦克风,但声音从嘴到耳机的距离过长,有效声音难以完整传达,导致了麦克风的收声范围被无限扩大。
在以前我们可能会将有线耳机的麦克风放到嘴边,由于有效声音信号增大,环境再嘈杂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在TWS耳机上,麦克风对于周围环境噪音的抑制,就变得尤为重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厂家们开始在耳机上加入大量的麦克风和算法,总归是,堆料不一定对,但是一定有用。
确实,通过多麦克风能够将部分噪音分割出来进行处理,理论上能够大幅度提升通话清晰度,不过,这也要更考验厂商的硬件调校能力,毕竟麦克风收到信息越多,需要处理的信息就越多,对算法的要求也就越高。
在这12款耳机中,采用双麦克风设计的一共有四款,分别为索尼、荣耀、华为和Bose。
vivo、三星、OPPO、小米、Redmi、苹果、声阔、Fill这八款耳机,则采用了三麦克风设计。
我们在实验室环境中,选择了8种场景下的通话质量测试,根据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语音和视频电话终端声学试验规范》的评分标准,将通话降噪和语音还原度,进行综合计算,对这12款耳机在1~5分之间进行评分,得到了这12款耳机在嘈杂环境下的客观评分数据。
但在这些数据中,有三款耳机的数据,和实际体验并不相同,那就是AirPods Pro、三星和索尼,它们在耳机上使用了名为「骨传导」的技术,像苹果的加速度振动传感器、三星的VPU语音拾音器等等,换个说法就是“骨传导”。
目前的骨传导技术在TWS耳机上并没有完全成熟,由于耳机佩戴的位置比较特殊,收音并不清晰,且损耗较大,单凭借骨传导技术来接收声信号,并不现实。
因此目前在耳机上所应用的骨传导技术,大多是用来检测是否处于通话状态。这样耳机就能“对症下药”,来对周围的噪音进行处理。
遗憾的是,人头麦并不能模拟人体骨传导的信号,所以,这三款耳机所测得的客观数据并不准确。
我们根据主观听感和客观数据,重新对这12款耳机进行了分类,我们认为表现比较好的是:苹果、荣耀、声阔和vivo。
表现较差的是FIIl、OPPO等,剩余几款耳机的表现差距不大。
但必须要注意,上述结论只是极果君的主观听感,大家看看就可以了,仅供参考。
OK,终于到了最后总结的环节了,我们基于主观感受和客观数据,帮大家挑选了几款还算不错的耳机。
如果你更看重耳机的降噪能力和音质,AirPods Pro和BOSE消噪耳塞,肯定是你最好的选择。
BOSE在降噪和音质方面都是最好的,但在其它方面要差一些。
AirPodsPro在各方面都比较均衡,但更适合使用苹果全家桶的用户。
如果你更看重日常使用,索尼则比较适合,超长的续航和比较均衡的体验,最重要的是,索尼不挑手机,无论你使用的是什么设备,都能得到相似的体验,哪怕是“空间音频”,它也能给你。
以上三款耳机虽然不错,但价格都要稍贵那么一些,如果价格想要性价比高一点的,那么极果君推荐vivo和小米的两款。
这两款耳机的综合表现,都比较不错,降噪、音质表现比较均衡。
并且搭配上它们的售价,算是这12款耳机中的性价比选手。
至于最便宜的红米,虽然降噪和音质表现都比较一般,但鉴于其299元的售价,更适合预算不多但还想体验降噪耳机的朋友。
目前的TWS降噪耳机,受到产品形式的限制,没有办法在音质等方面做到极高的水平,只能“曲线救国”,在产品的功能上多做一些工作。
目前极大多数耳机都提供了独立app,能够在不同品牌的手机上有近似的体验,像OPPO、华为、小米,甚至已经在多设备联动上下功夫;如果你不在乎音质、降噪,只是听个响的话,使用手机同品牌的耳机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
但如果你比较在乎这些,极果君更建议你去线下店多摸摸,多看看,这样才能真正选择到心仪的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