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父子

时间:2024-05-18 16:57:00 编辑:大鹏 来源:长期打折网

五代十国的历史事件及时间分别是什么,可否详细的说明一下?,五代十国是什么意思,徐氏家谱全部的字辈,徐氏家谱字辈,徐氏的起源,发展,历史名人,关于徐姓的发源地和历史...

五代十国的历史事件及时间分别是什么,可否详细的说明一下?
五代十国的历史事件及时间分别是什么,可否详细的说明一下?
提示:

五代十国的历史事件及时间分别是什么,可否详细的说明一下?

1、洛阳兵变 洛阳兵变是发生在中国五代十国后梁时期的一场兵变。乾化二年(公元912年),朱温病重,欲立养子朱友文即位,其子朱友珪得知后,杀死朱温,秘不发丧,矫诏监国,令均王朱友贞杀友文。 后朱友珪赶赴洛阳称帝,群臣不服,均王朱友贞见状趁势起兵,与掌握重兵的杨师厚击禁军。乾化三年(公元913年)二月,朱友贞兵至洛阳,数千禁军倒戈,突入宫中。 朱友珪见大势已去,与妻子张氏一起自杀。朱友贞返回开封即皇帝位,是为梁末帝。朱梁王朝在晋军压境之际,同室操戈,逐使国力日衰,不久便为后唐取代。 2、郭威灭汉 郭威灭汉,是五代最後一个王朝後周建立的事件,发生於950年,历时1年。后汉隐帝刘承祐继位,拜郭威为枢密副使。 948年三月河中(今山西永济)的李守贞、永兴(今陕西西安)的赵思绾和陕西凤翔的王景崇相继起事,郭威成功地平定这些乱事,结果李守贞和王景崇自焚,赵思绾投降。同一时间郭威又体贴手下,因此深受自己军队的爱戴。 但后来隐帝觉得顾命大臣的权力太多,因此开始消灭这些顾命大臣。郭威正在外领兵,闻讯後立刻以「清君侧」的名号起兵。 隐帝为此於950年四月下令将开封内的郭威、柴荣和王峻的一切亲属杀尽。而愤怒的郭威於数日内就攻入开封城,刘承祐被杀。郭威的军队在开封大掠。 郭威首先表面上欢迎徐州的刘贇为后汉皇帝,自己却借攻打契丹为借口北上,而他暗地里派手下将刘贇杀死,然后又令自己的军队拥戴自己为新皇帝,并装出迫不得已的模样。在这样的状态下他仍然以「监国」之名登基,其后一个月才正式称帝。 郭威灭汉导致后汉灭亡,及五代最后的一个王朝——后周的建立。郭威灭汉也致使北汉正式代替后汉。郭威灭汉也象征五代十国踏入一个新的阶段:后周时期。后周是个比较强大的王朝,这都为未来宋朝的统一打好根基。 3、高平之战 高平之战,指的是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北汉、契丹联军与后周在泽州高平城(今晋城高平市)一带进行的一次关键性战役,此战中,后周初战不利,柴荣冒着矢石亲临战场,终于扭转战局,此战以后周的大获全胜告终,中原王朝从此由弱转强。 高平之战是后周和北汉、契丹联军之间进行的一次关键性战役。也是五代十国时期最为重要的一次决战。 4、陈桥兵变 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 959年,周世宗柴荣崩,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与禁军高级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掌握了军权。 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 随后,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京城守将石守信、王审琦开城迎接赵匡胤入城,胁迫周恭帝禅位。 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仍定都开封。石守信、高怀德、张令铎、王审锜、张光翰、赵彦徽皆得授节度使位号。 5、白藤江之战 白藤江之战(越:Trận Bạch Đằng)指的是938年中国南汉政权与静海地区(今越南北部)军阀吴权之间的战争,因发生在白藤江而得名。 930年,南汉君主刘龑派李守鄘、梁克贞讨伐交趾,擒静海节度使曲承美而归。但不久曲氏的部将杨廷艺就驱逐了南汉军队,自称静海节度使。 937年,杨廷艺为牙将矫公羡所杀。938年,杨廷艺的女婿吴权在爱州(今清化)起兵,反对矫公羡。矫公羡见吴权势力强大,于是向南汉求救。 刘龑早已有吞并交趾的野心,趁机任命儿子刘弘操为静海节度使,封交王,以支援矫公羡的名义,率水军出兵交趾。刘岩自己则屯兵海门(今广西省博白县),为刘弘操的后应。 南汉崇文使萧益认为此节气多雨且又道路难行,劝谏刘龑暂时放慢进兵的速度,多用乡导带路。但刘龑不听,仍命令刘弘操率水军进兵,从海口(下龙湾)进入白藤江。 此时,吴权已经攻破大罗城(Cổ Loa),杀死矫公羡。在得知南汉军队到达白藤江之后,命令手下的军士砍伐树木,制造木桩,并在木桩顶端包上锋利的铁皮。吴权将这些木桩插在白藤江入海处的险要的江心里,同时在河岸一带设下伏兵。 白藤江江水因涨潮而上升,淹没了这些木桩。吴权当即命令部下率水军向南汉军挑战。南汉水军向前攻击,吴军佯败而退。刘弘操果然命令南汉军追击,到达了吴军的埋伏地点。 败退的吴军返回死战。不久以后,江水退潮,江水下面的木桩全部暴露了出来。许多南汉的大船被刺穿了底部,相继纷纷沉没,不少士兵也溺水身亡。吴权的伏兵四起,趁机驾小船袭击南汉军,与之展开白刃战。 南汉军大败,损失过半,主将刘弘操阵亡。在得知刘弘操阵亡后,南汉君主刘龑恸哭,率残部回国。 吴权击败南汉军后,在939年称王,建立吴朝,都城古螺(Cổ Loa)。从此以后,南汉不再南下攻打交趾。而越南(交趾)开始走向自主独立发展道路,至968年丁朝建立,越南(交趾)正式从中国独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洛阳兵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郭威灭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平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桥兵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藤江之战

五代十国是什么意思
提示:

五代十国是什么意思

【词语】:五代十国
【注音】:wǔ dài shí guó

五代十国究竟存在多少年

五代十国存在于公元907年-公元960年期间。
这是旧史学家的传统观点。
其实在北宋建立时,十国中的大部分国家,如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等小国都存在,如何能说这几个国家都消失了呢?
公元979年,北宋大军灭亡了北汉,中国才算基本统一。
若以此来计算,则五代十国的历史实达72年,即公元907年-公元979年,而十国中有些政权的建立时间还要早一些。

五代十国简述
五代有时也称为五代十国,一般认为从公元907年朱温灭唐到960年北宋建立,短短的五十四年间,中原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史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同时,在这五朝之外,还相继出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即荆南)和北汉十个割据政权,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

五代的开国之君,都是前朝的方镇,靠军事割据发展起来的,故这一时期的历史特点是战争频仍,政权屡有更迭。在五个朝代中,后梁维持的时间最长,也只有十七年,其次后唐十四年,后晋十一年,而后汉仅仅四年,后周九年,都不足十年。其实,即使在一朝之内,其权位之争亦超乎寻常。如后梁太祖朱温登上皇位才五年,就被其次子朱友硅所杀。而朱友硅上台不久,又被其弟朱友贞所杀。再如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儿子秦王李从荣,亦曾以兵夺权,未能成功,反丢了性命。明宗去世之后,其弟五子李从厚继位,仅只一年,其位即被明宗的养子李从珂所夺。频频的兵戎相见,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痛苦和灾难。

五代的第一个朝代是由朱全忠篡唐而建的朱梁王朝,改进了唐朝的一些政弊,后梁被世仇李存勗的后唐所灭。

后唐有比较开明的皇帝唐明宗李嗣源实施了不少利国利民的政策,使社会出现小康的局面,但他的后继者却被他的女婿石敬瑭以燕云十六州为代价向北方的契丹人借兵所灭。

石敬瑭认比他年纪小的契丹帝为父,被契丹帝册封为大晋皇帝,定都开封。但源源不绝的财富却流入契丹人的国库,以至石敬瑭的养子石重贵不甘如此,在大臣景延广的建议下以向契丹称"孙"不称臣的借口,企图改变对契丹的依付关系,但契丹人用挥兵南下灭后晋,虏石重贵来作为答案,并在开封建立大辽,耶律德光自立为帝。

后晋灭,但辽政权无力在中原立足,撤回北方,立李从益为中原之主,太原刘知远杀死李从益,夺取中原,自立为帝,建立大汉帝国。

他的儿子刘承佑因杀大将郭威不成却被郭威所代为大周,郭威和他的养子柴荣后周是五代中的明君,在他们的经营下,后周渐强,并逐步统一中国,但柴荣的继承者是七岁的小孩,无力掌管天下,终大将赵匡胤在陈桥被手下黄袍加身,代周立宋。后来宋王朝在赵匡胤的经营下,终统一中国,结束五代时的大分裂。

这一段历史,有一点值得特别注意,即在五朝之中,有三朝,即后唐、后晋、后汉的开国之君都是沙陀人。同时,北方的契丹人亦不断强大,他们互相勾结利用,逐步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力量和军事集团,为以后宋、辽、金对峙形成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埋下了深深的祸根。

相对于五代来说,十国的情况则要好得多。在这十国之中,除刘崇的北汉在北方(约今山西、陕西和河北的一部分)外,其它诸国皆在中国的南方,它们少受中原干戈的影响,政局相对稳定,政权维持的时间也远比五代为长,如最短的前蜀亦有三十四年,是后梁的一倍,而最长的吴越,竟达八十五年之久。这对中国南方的开发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吴越,就曾于公元910年修筑了捍海塘,保障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吴越走上了富裕之路。由于北方战争频仍,不少中原人士移徙南方以避祸乱,他们带来了北方的生产技术和科学文化,对南方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吴的开创者杨行密,在镇压农民起义和军阀混战中被唐朝提升为淮南节度使。902年,唐昭宗封他为吴王,建都扬州。到杨溥在位时,丞相徐温等立杨溥为天子,国号吴。

但此时,杨氏大权早已旁落。937年,徐温的养子徐知诰废杨溥自立,国号唐,建都金陵,改姓名为李昪,史称"南唐"。到后主李煜时,为北宋所灭。

唐壁州(四川导江)刺史王建,从894年开始,先后兼并西川、东川和汉中之地。后梁建立,他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子王衍继位,以奢侈荒淫、刻剥百姓著称。925年,后唐庄宗派兵灭前蜀,用孟知祥(李克用侄女婿)为剑南西川节度副大使。

926年,孟知祥入成都,整顿吏治,减少苛税,攻占东川。934年,他在成都称帝,国号蜀,史称"后蜀"。当年孟知祥死,子孟昶继位,又攻取凤州,疆域与前蜀相同。但孟昶和王衍一样,刻剥惨毒,奢侈成性。965年为北宋所灭。

吴越的创建者钱镠,在893年被唐昭宗任命为镇海节度使。不久,因讨越州军阀董昌有功,升任镇海、镇东两军节度使。907年,后梁封他为吴越王,都于杭州,拥有两浙之地。这一地区战争很少,生产发达,经济繁荣。钱氏政权五传至钱俶,于978年降北宋。

唐末,马殷割据湖南。907年,后梁封他为楚王,都于潭州(长沙)。927年,后唐又封其为楚国王。马殷死,诸子争立,政局混乱,951年被南唐攻灭。但南唐灭楚不久,楚将刘言又起兵击败了南唐军,继续据有湖南。以后刘言被其部下杀死,周行逢及其子周保权又先后统治湖南。963年为北宋所灭。

893年,王审知随其兄王潮据福州,897年,继王潮为威武军节度使。909年,后梁封他为闽王,据有泉、汀等地。王审知死后,继位的都是暴君,内乱不休,945年被南唐攻灭。

905年,刘隐为唐静海军节度使。907年,后梁封他为大彭郡王。隐弟刘龑继位后,扩大了势力范围,于917年称帝,国号越,建都广州,次年改国号为汉,史"南汉"。南汉君主都极其奢侈,统治十分残暴,境内阶级矛盾非常尖锐,971年为北宋所灭。

907年,后梁任命高季兴为荆南节度使。924年,后唐庄宗封他为南平王,都于江陵,仅有荆州一地,至唐明宗时才得归、峡二州,是十国中最弱小的一国。963年亡于北宋。

北汉为后汉高祖弟刘崇所建。951年,郭威代汉。刘崇据河东之地,在太原称帝,仍以汉为国号,史称"北汉"。北汉"土瘠民贫,内供军国,外奉契丹,赋繁役重,民不聊生",社会矛盾十分尖锐。979年亡于北宋。


五代十国的文化
五代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个重要时期。从出版史角度看,后唐长兴三年(932)至后周广顺三年(953)刻成的九经,是中国第一部监本九经,宋人称其为「旧监本」或「古京本」,是中国后世一切监本九经的祖本。这部九经,历时近二十年,中经后唐、后汉、后周三朝更替,终于得以完成。这实在是个奇迹,它反映了传统文化在中华民族中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另外,孟蜀的母昭裔,不仅刊刻了《昭明文选》、《初学记》、《白氏六帖》诸书,而且还于广政十四年(951),经营了「广政石经」的刊刻。这个石经和以前的石经有一重要不同,那就是,它是连同注文一起刊刻的。宋八洪迈评价其「犹有正(贞)观遗风」。此外,后晋的刘等,还撰成了《唐书》二百卷,这就是「二十四史」中的《旧唐书》。吴越的罗隐,是这一时期较有名的文学家,著有《罗隐甲乙集》,收其诗作,今已不传。今可见者,有《四库全书》所收《罗昭谏集》八卷。西蜀的韦庄、欧阳炯,南唐的冯延巳、中主李景、后主李煜,都擅长写词,均有不少名作传世,开宋词鼎盛之先河。南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是留传至今的绘画珍品,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重要价值。


五代十国朝代、都城、年代表

朝 代 都 城 年 代
(或国名) 古 名 今 地
后 梁 汴 州 河南开封市 907——923
后 唐 洛 阳 河南洛阳市 923——936
后 晋 汴 州 河南开封市 936——946
后 汉 汴 州 河南开封市 947——950
后 周 汴 州 河南开封市 950——960
吴 扬 州 江苏扬州市 892——937
南 唐 金 陵 江苏南京市 937——975
前 蜀 成 都 四川成都市 891——925
后 蜀 成 都 四川成都市 925——965
闽 长 乐 福建福州市 893——945
楚 长 沙 湖南长沙市 896——951
南 汉 兴王府 广东广州市 905——971
荆 南 荆 州 湖北荆州市 907——963
吴 越 杭 州 浙江杭州市 893——978
北 汉 太 原 山西太原市 951——979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年表(简)


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年)五月至二年五月 潞州之战
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吴天佑六年,909年) 象牙潭之战
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年)十二月至五年正月 柏乡之战
五代后梁乾化五年(贞明元年,915年)三月至二年二月 魏州之战
契丹神册二年(后梁贞明三年,917年)三至八月 幽州之战
五代后梁贞明四年(918年)八月至十二月 胡柳陂之战
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后梁龙德三年,923年)五至十月 后唐灭后梁之战
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后梁龙德三年,923年) 杨刘之战
五代后唐同光三年(925年)九至十一月 后唐灭前蜀之战
五代后唐天成三年(928年)四月至四年二月 定州之战
五代后唐清泰三年(936年)五月至闰十一月 后晋灭后唐之战
五代后晋天福八年至开运三年(契丹会同六年至九年,943—946年) 契丹灭后晋之战
五代后晋开运二年(契丹会同八年,945年)至三年 阳城、滹沱之战
五代后汉乾佑元年至二年(948—949年) 河中之战
五代后汉乾佑三年(950年)至四年正月 郭威灭后汉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元年(北汉乾佑七年,954年) 高平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后蜀广政十八年,955年) 秦凤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南唐保大十三年,955年)十二月至四年三月 寿州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三年(南唐保大十四年,956年)至四年 紫金山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五年至六年(辽应历八年至九年,958—959年) 河北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冬至五年春(南唐保大十三年至中兴元年,955—958年) 后周攻南唐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三年(南唐保大十四年,956年) 六合之战
五代后周显德四年(南唐保大十五年,957年)冬至五年春 淮南之战

五代十国皇帝

五代十国君主 907年-960年
庙号 谥号 姓名 统治时间 年号
五代
后梁 907年-923年
太祖 神武元圣孝皇帝 朱温 907年-912年 开平 907年-911年
干化 911年-912年

末帝 朱瑱 913年-923年 干化 913年-915年
贞明 915年-921年
龙德 921年-923年

后唐 923年-936年
庄宗 光圣神闵孝皇帝 李存勖 923年-926年 同光 923年-926年

明宗 圣德和武钦孝皇帝 李亶 926年-933年 天成 926年-930年
长兴 930年-933年

闵帝 李从厚 933年-934年 应顺 933年-934年

末帝 李从珂 934年-936年 清泰 934年-936年

后晋 936年-947年
高祖 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 石敬瑭 936年-942年 天福 936年-942年

少帝 石重贵 942年-947年 天福 942年-944年
开运 944年-947年

后汉 947年-950年
高祖 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 刘知远 947年-948年 天福 947年
干佑 948年

隐皇帝 刘承佑 948年-950年 干佑 948年-950年

后周 951年-960年
太祖 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 郭威 951年-954年 广顺 951年-954年
显德 954年

世宗 睿武孝文皇帝 柴荣 954年-959年 显德 954年-959年

恭皇帝 柴宗训 959年-960年 显德 959年-960年

十国
吴越 904年-978年
太祖 武肃 钱镠 904年-932年 天宝 908年-923年
宝大 923年-925年
宝正 925年-932年

世宗 文穆 钱元瓘 932年-941年 无
成宗 忠献 钱佐 941年-947年 无
无 忠逊 钱倧 947年 无
无 忠懿 钱俶 947年-978年 无
闽 909年-945年(当中包含殷943年-945年)
太祖 忠懿王 王审知 909年-925年 无
无 无 王延翰 925年-926年 无

太宗 惠帝 王延钧 926年-935年 龙启 933年-935年
永和 935年

康宗 王继鹏 935年-939年 通文 936年-939年

景宗 王延羲 939年-944年 永隆 939年-944年

无 天德帝(殷王) 王延政 943年-945年 天德 943年-945年

荆南 906年-963年
无 武信王 高季兴 909年-928年 无

无 文献王 高从诲 928年-948年 无

无 贞懿王 高宝融 948年-960年 无

无 侍中 高宝勖 960年-962年 无

无 无 高继冲 962年-963年 无

楚 897年-951年
无 武穆王 马殷 897年-930年 无
无 衡阳王 马希声 930年-932年 无
无 文昭王 马希范 932年-947年 无
无 废王 马希广 947年-950年 无
无 恭孝王 马希萼 950年 无
无 无 马希崇 950年-951年 无
吴 904年-937年
太祖 孝武帝 杨行密 904年-905年 天佑 904年-905年

烈宗 景帝 杨渥 905年-908年 天佑 905年-908年

高祖 宣帝 杨隆演 908年-921年 天佑 908年-919年
武义 919年-921年
无 睿帝 杨溥 921年-937年 顺义 921年-927年
干贞 927年-929年
大和 929年-935年
天祚 935年-937年

南唐 937年-975年
烈祖 光文肃武孝高皇帝 李昪 937年-943年 升元 937年-943年

元宗
(中主) 明道崇德文宣孝皇帝 李璟 943年-961年 保大 943年-958年
交泰 958年
中兴 958年

后主 武王 李煜 961年-975年 Did not exist

南汉 917年-971年
高祖 天皇大帝 刘龑 917年-925年 干亨 917年-925年
白龙 925年-928年
大有 928年-941年

无 殇 刘玢 941年-943年 光天 941年-943年

中宗 文武光圣明孝皇帝 刘晟 943年-958年 应干 943年
干和 943年-958年

后主 无 刘鋹 958年-971年 大宝 958年-971年

北汉 951年-979年
世祖 神武帝 刘旻 951年-954年 干佑 951年-954年

睿宗 孝和帝 刘承钧 954年-970年 干佑 954年-957年
天会 957年-970年

少主 无 刘继恩 970年 无


英武帝 刘继元 970年-982年 广运 970年-982年

前蜀 907年 - 925年
高祖 王建 907年-918年 天复 907年
武成 908年-910年
永平 911年-915年
通正 916年
天汉 917年
光天 918年

后主 无 王衍 918年-925年 干德 918年-925年
咸康 925年

后蜀 934年 - 965年
高祖 孟知祥 934年 明德 934年

后主 无 孟昶 938年-965年 明德 934年-938年
广政 938年-965年

五代十国时期的地区独立政权
称号 姓名 统治时间
武平湖南节度 950年-963年
武平节度使 刘言 950年-953年
武平节度使 王逵(王进逵) 953年-956年
湖南节度使 周行逢 956年-962年
湖南节度使 周保权 962年-963年
泉漳节度 945年-978年
泉漳都指挥使 留从效 945年-962年
泉漳留守 留绍镃 962年
泉漳节度使 张汉思 962年-963年
泉漳节度使 陈洪进 963年-978年

徐氏家谱全部的字辈
提示:

徐氏家谱全部的字辈

徐氏家谱全部的字辈是承、先、光、正、大、永、世、保、宗、传、嘉、庆、安、定、守、文、明、道、德、天。 徐氏来源: 徐姓起源于嬴姓,以国名为氏。远祖可追溯到五帝时代金天氏少昊。少昊重孙为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夏王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徐国历夏、商、周三朝代,一直活跃在江淮之间,史称徐戎,也称徐夷或徐方。 春秋时,徐偃王反周,被周穆王联合楚国所灭,后又复封徐偃王之子宗为徐子。战国时,吴国灭徐,随后越国灭吴,至楚国灭越,徐国的版图归入楚国。徐国的子孙遂以国名为氏。 北魏时,居住在今宁夏贺兰山地区和甘肃庆阳地区的氐族中,有徐姓人。但这些徐姓人到底是出自嬴姓还是后来氐族人自行改姓,现在已经无法考证。 蒙古族改徐姓:苏密尔氏,世居克什克腾、大黄山,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多冠汉姓为徐氏。兀苏德氏,源自蒙古旭烈兀部,后多冠汉姓为徐氏。 朝鲜族改徐姓:唐朝百济国王子扶余隆,改汉姓为徐姓。清朝,居于今俄罗斯加斯西湖口的高丽族人,改汉姓为徐氏,是今朝鲜族徐氏的起源之一。 满族改徐姓:清朝满洲八旗舒禄氏、徐吉氏、舒穆禄氏等氏族集体改姓徐,后成为东北地区的徐姓满族。

徐氏家谱字辈
提示:

徐氏家谱字辈

1、河南光山 承先光正大永世保宗传嘉庆安定守文明道德天 2、山东苍山 安保会启邦广庆和太昌永传献吉祥敬修怀锦信浩月登辉扬 3、安徽合肥 正家本礼仪传世尚文明永守为先志纯修乃大成 4、安徽当涂 经修文盛道辅政声闻汉平章绩著唐 5、江苏宝应 贵大顺丙德作刚尚 6、浙江金华 美绍总联芳昭宣丰豫胜蕃萃益金章纪叙云礽俊 7、湖南资阳 廷崇允嘉大一正德贤良孝友清时用才华上国光勋名辉盛世伟业焕鸿章 8、湖北恩施 宗祖仕显盛大光先列秀新启明昆 9、江西新建 尚永朝一甫明曰嘉隆盛维新昭伟烈济美协其祥 10、四川合江 天下文章曰显先有国超三四代元光宗体祖昌明远永享荣华富贵全 11、云南昭通 达德捷敬文朝维念光先荣宗应守诚泽齐思治国世发绍家声 12、广东丰顺 甲念大小百千福永忠良太时中文正兴高必聪明历代名位显奕世功业成 13、河南信阳 天道中泽大其家学义芳居心培正本作德庆绵长

徐氏的起源,发展,历史名人
提示:

徐氏的起源,发展,历史名人

源于嬴姓,以国名为氏。远祖可追溯到五帝时代金天氏少昊(嬴姓)。少昊重孙为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夏王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故地在今安徽省泗县北。徐国历夏、商、周三朝代,一直活跃在江淮之间,史称徐戎,也称徐夷或徐方。 春秋时,徐偃王反周,被周穆王联合楚国所灭,后又复封徐偃王之子宗为徐子。战国时,吴国灭徐,随后越国灭吴,至楚国灭越,徐国的版图归入楚国。徐国的子孙遂以国名为氏,散居于江淮之间。 远古时期,徐若木被封徐国(今安徽北部),徐国成为徐姓最早的发源地。在此地聚居的徐氏,在徐国灭亡后,纷纷向北方迁徙。大致经过两汉直至隋唐,中国北方的山东、河南等地形成了多处郡望。 先秦时期,徐姓主要分布于安徽、江苏、山东等地。秦汉时期,徐姓已经迁播于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同时,也开始南迁至江西南昌、浙江龙游等地,但聚集区仍以黄河下游地区为主。魏晋时期,徐姓开始大规模南迁,但主要繁衍地在淮河及长江下游大部分地区。 宋朝,徐姓由江西石城迁至福建上杭、连城等地。元朝,徐姓在广东丰顺县、梅州市梅县区、海丰县等地繁衍。 徐姓名望主要有:西汉时下邳太守徐光,哲学家徐斡;三国名士徐庶;南朝陈文学家徐陵;北魏经学家徐遵明;唐朝名相徐商、徐彦若父子;五代宋文学家徐铉;明朝名将徐达,地理学家徐霞客,科学家徐光启,文学家兼书画家徐渭; 清朝医学家徐大椿;民国诗人徐志摩;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徐向前,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徐平羽,教育家徐特立,大将徐海东,画家徐悲鸿,历史学家徐中舒,古植物学家徐仁,当代作家徐嗣兴等。 扩展资料: 徐姓的起源的另一说,来自《全国姓氏总谱》:伯益佐大禹治水有功,大禹年迈,想将王位禅让给伯益,伯益不愿接受(注:当时当头头,就是义务为大家服务),便逃到徐州以东_居,在东海边打渔为生。 八年后,大禹将王位传给了儿子(从此开始了家天下),伯益才露面,禹叫儿子念伯益助其治水之功,将徐国封给了伯益,从此伯益以封地为姓,叫徐伯益,因此徐姓的第一人是徐伯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徐氏

关于徐姓的发源地和历史
提示:

关于徐姓的发源地和历史

一、 姓氏源流 徐氏的姓氏来源比较纯正,主要出自嬴姓。 是先帝玄孙伯益之子若木的后裔。 相传陷帝有一个孙女叫女修,因食燕子蛋而怀有大业。 大业娶少典氏女子女华为妻,生下了伯益。 伯益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舜除了正式赐他为嬴姓以外,还把本族的女子姚氏嫁给他,姚女后来生了两个儿子,其中小儿子叫若木因为他的父亲有功,所以封他于徐,建立徐国。 徐国历经了夏、商、周三个朝代,都是作为诸侯而存在的。 周穆王的时候传到了徐国的32世孙徐君偃,他很聪明,对百姓又很好,所以深的百姓的爱戴,国力不断强大。 当时周穆王喜欢云游四方而经常不问国家大事,诸侯埋怨他的很多,徐君偃于是产生了想要取代周穆王的野心。 于是他自称为徐偃王,率领各国联军向周国进军,周穆王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上返回京城,调兵前去镇压。 徐偃王只好收兵而逃,他躲进了彭城一带的山中。 由于他得得民心,跟着他到了山中得百姓很多。 这座山后来就叫做徐山,徐州也因此而得名。 周穆王也因此不得不封他的儿子宗于徐,称为“徐子”,继续管理徐国。 春秋时期,徐国被楚国打败,国力从此日渐消退,周敬王八年的时候,徐国被吴国所灭,徐国的后裔就称为徐氏,以国为姓,代代相传。 徐姓源流详介: 早在远古时期,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主要生活着四个大的部落群体。 即西部和中原的炎黄集团,也称华夏集团;东部的东夷集团;南部的苗蛮集团;东南沿海的百越集团。 徐姓的远古始祖就是东夷集团中的重要首领少昊。 东夷集团是以鸟为图腾的部落群体。 这是因为这个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各种鸟类栖息与候鸟迁徙停留的好地方。 居住在这儿的人,自然以捕鸟为食,以鸟羽为衣,处处依赖鸟类作为主要生活来源,最后发展到以鸟为图腾崇拜。 对于这一点,从夷字的本义也可看出,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夷,从大从弓,东方之人也。 ”由此可见,夷人善射,由此亦可推出,这个群体是以射猎为主要的生存方式。 随着对鸟的图腾崇拜的加强,逐步开始以鸟为氏族、部落的名称和标志,再慢慢发展成姓氏。 如东夷集团的四大姓偃 (燕)、嬴、子(燕子、小鸟)、凤 (凤鸟),大约就是由此而来。 少昊,嬴姓,在古代典籍中,也被写作“少皓”、“少嗥”、“少皋”,名挚(也作质),三皇五帝之一,又被称作“朱宣”、“白帝”、“西皇”、“金天氏”、“穷桑氏”。 从少昊的名字中,同样可以看出其与鸟的关系。 挚,即鸷,是一种猛禽。 少昊的诞生,存在多种说法,非常具有传奇色彩。 其中一种传说是其母女节,也称皇娥,夜梦流星人怀而有孕,生下少昊。 少昊长大后,成为本氏族的首领,后又成为整个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 开始时以玄鸟,即燕子作为本部族图腾,后在穷桑即大联盟首领位时,有凤鸟飞至,大喜,于是,改以凤鸟为族神,崇拜凤鸟图腾。 不久迁都于曲阜,并将所辖部族以鸟命名,分为凤鸟氏、玄鸟氏、伯赵氏、青鸟氏、丹鸟氏五个部族,在这五个部族之外,又分祝鸠、鹃鸠、鸬鸠、爽鸠、鹘鸠五个氏族,以及鹊雉、鹋雉、翟雉、鹈雉、晕雉五个雉氏族,春扈、夏扈、秋扈、冬扈、棘扈、行扈、宵扈、桑扈、老扈九个扈氏族,共二十四个氏族,形成一个庞大的以凤鸟为图腾的完整的氏族部落社会。 少昊在位期间,修太昊之法,以鸟名为官名,设工正和农正,分别管理手工业和农业,以发展生产,同时,还“正度量”,即订立度量标准,并观测天象,制定历法,发明乐器,创作乐曲。 在他的带领下,东夷集团得到很大发展。 同时,还与炎黄集团建立了非常密切的交流关系,比如他就收留、养育了黄帝的孙子颛顼及其部族,并决定自己去世后由颛顼接任自己东夷部族联盟首领的职务。 少昊共在位八十四年,寿过百岁,也有说在位百年,去世后葬于曲阜。 陵墓在今曲阜市东4公里处,呈金字塔形,底边长28米,顶边长9.4米,斜坡高15.2米,上面有庙。 整个陵园占地11万多平方米,有宫门、享堂、配殿、石坊等建筑组成。 少昊去世后,东夷部落联盟由黄帝的孙子,二十岁的颛顼接掌。 颛顼,号高阳氏,三皇五帝之一。 自幼聪明过人,相传十岁时便成为本部落首领,率族众迁往东夷集团所在地,可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而率族众迁到东夷集团所在区域穷桑一带,已不可考,但其深得少昊信任却是毋庸置疑的。 八年之后,少昊去世,颛顼继位,成为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不久,将统治中心迁回中原,即今河南濮阳一带,许多东夷部落也跟着内迁。 迁回中原后,颛顼又继承了祖父黄帝原担任的炎黄部落联盟首领的职务,身兼炎黄与东夷两大部落联盟首领,大大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在位七十八年之后,年近百岁的颛顼方才去世。 颛顼陵遗址在今河南省内黄县三相庄西1.5公里处,南北长240米,东西长一百三十余米,有宝城、享殿和廊房,始建于唐代,重修于宋代。 唐、宋以来,每年春秋两季或改元,皇帝都要遣使告祭。 清宣统年间,一场龙卷风携沙将陵园全部覆盖。 近年来随沙丘移动,已有部分建筑露出地面。 作为少昊后代的徐姓与颛顼 *** 是在颛顼之后。 在所有的徐氏家谱中,徐姓的血缘始祖都是若木,若木的父亲是伯益,伯益的父亲是皋陶,皋陶的父亲是大业,大业的曾外祖父就是颛顼 据《史记》等书记载,颛顼有个孙女叫女修,一次,女修吞食了一粒燕子(玄鸟)落下来的卵而有身孕,生下一个男孩,取名大业。 大业成年后,娶华夏集团少典氏族女子女华为妻,生子皋陶。 皋陶,亦名繇、皋繇、咎繇、咎陶,字庭坚。 皋陶在虞舜时期,曾担任了掌管刑罚的士,明五刑,弼五教,使天下无冤狱,以公正、正直著称。 在农业方面,发明了耒、耜等农具,为东夷各氏族部落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还参与了大禹的治水工程,与大禹密切合作,不争功诿过,极力树立大禹在民众中的威信。 虽然他在“知人”与“安民”等治国方面功劳不在大禹之下,但在舜去世时,却积极推荐、扶持大禹登舜位,当上了中原华夏部落联盟的大首领。 大禹对他非常感激,也认为他最贤德,遂选定皋陶为自己的继承人,并授予他处理政务的权力,准备在适当的时候禅位于他,可不久皋陶即去世,大禹很伤心,就把英(今湖北英山县)、六(今安徽六安县)一带分封给他的后裔。 如今,皋陶墓在六安县城东8公里,六(安)合(肥)公路北侧,为圆形土冢,周长97米,顶高6.2米,顶部平面直径4米,墓前有碑,为清同治八年(1869年)安徽布政使吴坤修手书,墓上有黄栗树一株,形如伞盖。 在墓东14米处,有皋陶祠,为前后两进四合院式。 由于皋陶在当时口碑极好,影响很大,后人为纪念他,亦将六安县别称为皋陶城,简称皋城。 传说皋陶有六个儿子(一说三个),其余几子被封在英、六等地,后陆续建立了英、六、群舒等小王国,只有长子大费(音闭),又称伯益,与他长期共同辅佐舜和大禹,居功至伟,被舜赐为赢姓,继承赢姓正统,也就是当上少昊遗留下来的赢姓部落首领。 自此之后,他的兄弟,继承了偃姓,向南发展,偃姓及后来所产生的姓氏即奉皋陶为血缘始祖,而赢姓及所产生的姓氏如秦、徐、赵、黄等则奉伯益为血缘始祖,其后裔主要居留在山东南部或淮河中下游流域,或远迁西北。 伯益,也被写作伯翳、伯繁、柏翳、化益,或只称益,这是因为伯本来就有老大的意思。 因佐舜有功,被封于费。 因此又叫大费、贯侯:由于原来少昊的赢姓氏族是以凤鸟为图腾,伯益被赐姓赢后,自然也就以凤鸟为图腾,成为赢姓正统:对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从他的名字看出,益也写作繁,而繁据《离骚注》解释,为“凤皇别名也”。 伯益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具有传奇色彩和作出过卓越贡献的英雄人物。 传说伯益通鸟语,能够调驯鸟兽,“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 ”这在当时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时期,是非常令人惊讶和信服的。 伯益还发明了以卦占卜岁时吉凶的办法。 很年轻时,就随父亲皋陶辅佐舜,“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 ”火烧林木,驱赶禽兽,这就能很快地开辟出大片平地,同时,草木焚烧后的灰烬又是肥料,这样,极大地便利了氏族部落的发展和农田的开垦,大大加快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在《吕氏春秋》等书中,还提到诸如“伯益作井”、“化益作井”等故事。 这说明,中国古代的凿井技术是伯益发明的。 凿井技术的发明,大大扩展了古代先民们的生存空间。 在凿井技术未发明之前,先民们只有近河、湖而居,年年雨季还要受其威胁。 凿井技术发明后,先民们可以进入相对远离河湖的广大平原地区生存、发展。 所以说,对于凿井技术的发明,无论今天我们用什么样的词汇去赞美都不为过。 伯益在大禹治水过程中,也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以致于大禹治水成功后,向舜汇报时竟说到:“非予能成,亦大费为辅。 ”舜大为赞赏,将本氏族姚姓女子嫁给他为妻,后为他生下两个儿子:大廉和若木,同时,还对伯益说到:“咨尔费,赞禹功,其赐而皂游,尔后嗣将大出。 ”舜的话果然没错,伯益的赢姓后裔后来分衍出徐、黄、赵、秦、江等十多个姓氏,俱尊他为血缘始祖。 大禹在位时,曾打算将首领位禅让给皋陶,皋陶去世后,大禹又准备传位给伯益,并在晚年授政于伯益,让他协助自己管理所有部落、氏族事务。 临终时遗命传位伯益。 可伯益与他的父亲皋陶一样,淡于权位,在为大禹守丧三年之后,主动避让首领位置给禹的儿子启,自己隐居于箕山之北。 启于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 由于启的这个行为彻底抛弃了氏族社会长期以来的“公天下”传统,而代之以文明社会的“家天下”。 为了政权的稳固和长久,有必要对坚持过去传统的有影响和有实力的氏族势力与著名人物进行清洗和整肃,声望卓著的伯益自然不能幸免。 据《战国策》和《韩非子》记载,夏启即位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待政权基本稳固后,开始进攻伯益,夏启六年,伯益被害,据说已年过二百。 为了笼络人心,夏启一面以隆重之礼安葬伯益,一面将伯益的二儿子若木封于徐,即今天以安徽泗县为中心的安徽东北部、山东西南部、江苏西北部一带。 自此之后,徐姓的脉络开始清晰。 徐姓宗族的主支由此繁衍、发展、壮大。 若木,也就成了后世徐姓基本公认的血缘始祖。 若木因其父之功,夏禹时被封于徐,建立徐国,其故地在今江苏西北部及安徽东北部。 徐国历夏、商、周三代为诸侯,周穆王时,传至三十二世孙徐君偃。 当时徐国已很强大,徐君偃便想乘穆王巡游在外时代周称天子。 他自称徐偃王,率各国联军向周进攻。 穆王得此消息,乘造父驾的车,日夜兼程赶到京都,调军镇压,偃王弃国出走,躲进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的山中。 由于他甚得民心,随他进山的百姓数以万计。 这座山后来就叫徐山,徐州也因此得名。 后周穆王封偃王儿子宗于徐(今江苏泗洪一带),仍称“徐子’。 春秋时徐国被楚国打败,国力逐渐衰弱。 至宗十一世孙章禹,于周敬王八年(公元前50年)最终为吴国所并,其后子孙便以国为氏,称徐氏。 周朝初年,徐姓氏族已经比较强大,形成一个方国,史书上称作徐方。 由于与商人同属东夷集团,因而,在周灭商后的商人反叛中,赢姓之徐即使没参加共同行动,也必然对此表示了极大的理解与支持,这也是周初平叛后没有分拆商人氏族的原因之所在。 但随着周朝势力在东方的加强与巩固,不可避免地会威胁到徐方的利益与生存。 于是,徐方与周朝爆发了不止一次的战争,结果是互有胜负。 这在先秦及后世相关文献中都有记载。 《礼记·檀弓》篇中就记录了徐国大夫容居的回忆:“昔我先君驹王,西讨,济于河。 ”西讨的对象必是周王朝,徐驹王可能是周初时徐国的国君,大军已到了黄河边,足见军力之强。 并且,徐国国君也称王,与周王室平起平坐,这种行为自然是不能容忍的。 伯禽在鲁时,曾不断地去征讨。 《史记·鲁世家》载:“伯禽率师伐之,作《费誓》,遂平徐戎,定鲁。 ”《诗经·阕宫》篇有:“鲁侯之功,……遂荒徐宅。 ”荒者,占有之意,在伯禽大军压境之下,徐国只得南迁,迁到淮河流域。 因此,徐国也被称作淮夷、徐夷。 由于屡次兴兵,又被称作徐戎。 徐国南迁后,仍然保持较强的国力,一方面,稳定周边形势,讨伐与其不一致的国家,包括同姓的舒国或其他徐姓部落,另一方面,积极备战。 古书中记载周昭王“南征不复”死于汉水,大致与征伐徐、楚有很大关系。 到了周穆王时,正值徐偃王当政,国势大盛。 据《竹书记年》记载,穆王十三年,徐戎侵洛。 另据《后汉书·东夷传》介绍:“后徐夷僭号,乃率九夷以伐宗周,西至河上。 穆王畏其方炽,乃分东方诸候,命徐偃王主之。 偃王处潢池东,地方五百里。 行仁义,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 ”整个东方,均由徐偃王管理,徐偃王俨然可以与周王室分庭抗礼,成为东方之王。 徐偃王在徐姓历史上,是仅次于若木的最重要祖先,这是因为在相关的历史文献和各徐姓家谱中,徐偃几乎成了仁义的代名词,导致几乎所有的徐姓家谱,如果有“姓氏溯源”这一部分内容的话,基本上都上溯到徐偃王,倘若上溯到若木,也必然将徐偃王作为最重要的一部分来大书特书。 在各类徐姓家谱中,徐偃王被认为是若木的三十一世孙,也就是说,从伯益计,到徐偃王共三十三世。 进入春秋之后,随着周王朝的日渐衰微和政治控制力的下降,中原地区各诸侯国纷纷并起,称雄争霸,征战不已,无暇南顾,而南方的楚国势力也刚刚开始兴起,尚未北上。 处于这种政治真空之中的徐国,也趁时而起,兼并了周边的一些小国家,包括同姓的舒国等,开始了自己的复兴道路,并不断与北面的齐、鲁等国,南面的楚国,以至后来的吴国发生战争。 随着齐、楚两国的逐渐强大和互相争霸,徐国变成了两国争夺的对象。 开始时,过度靠近齐国,引起楚国不满,公元前646年春,楚人伐徐,虽有北方齐、曹等国军队来救,但还是失败了。 随着桓公去世后,齐国地位和国力的下降,徐国的政治态度逐步向楚国靠拢。 这又引起了北方大国晋国的不满,但由于晋、楚两国势力大致相当,一时难分胜负,在这种情况下,晋国接受了由楚国逃来的申公巫臣的建议,帮助新兴的吴国训练军队,以牵制楚国。 据《左传》成公七年 (前584年)条记载,逐渐强大起来的吴国当年便“伐楚、伐巢、伐徐”。 吴、楚在南方的争斗拉开帷幕,徐国力求保持中立,并与吴国保持良好的关系。 如吴国人北上,必须经过徐国,每当此时,徐国都热情款待。 一次,吴季札经过徐时,徐国君殷勤招待,见到季札携带的佩剑,十分喜欢,形之于色。 等到季札回国时,徐国君已死,季札到徐国君墓前祭扫后,将佩剑挂在墓前树上。 人们不解,季札解释说:“我知道徐君喜欢我的剑,可因为我那时是出使上国,没能给他,但我已心许之,现在回来,人虽已故去,就挂在他墓前吧。 ” 徐国的这种中立态度,引起楚国的严重不满。 公元前538年,以楚国为首,会盟诸侯于申,会上,楚国将徐子(即徐国国君)抓了起来。 那次参加会盟的有蔡、陈、许等国,还有顿、胡、沈(皆在河南安徽交界处)以及淮夷等。 楚国又乘机攻克朱方。 两年之后,徐仪楚朝聘楚国(传世有邻王义楚(金+瑞-王),向楚国输诚。 公元前530年,楚又伐徐,徐国的力量愈加衰弱,不得不反过来依附于楚国,以求苟延残喘。 这样一来,又得罪了楚的宿敌齐国,公元前524年,齐便伐徐,使得徐不得不再转过来依附齐国。 第二年,徐国又与宋、邾、那等结为盟国,以抵抗吴国北侵。 在楚国的强大压力下,徐国最终投向楚国,这又大大激怒了楚的敌人吴国。 公元前512年,吴派大军伐徐,筑防壅引水以灌徐国都城。 城破,徐子章禹(亦作章羽),也就是徐偃王的十一世孙,“断其发,携其夫人”逃到楚国,楚国将其安顿在夷(今安徽亳县东南40里的城父集)。 徐国正式灭国。 徐国灭亡后,徐氏族人仍秉承以国为氏,以氏为荣。 虽遭灭国之祸,然此心不改,直到数百年后的秦汉时期,又以氏为姓。 灭国后的徐姓族人,一部分继续留在原地。 一部入分吴,其中著名的如徐承还当上了吴国大夫,公元前485年曾率舟师从每上袭齐。 一部分西迁和北迁,入今山东、河南、山西一带。 其余相当部分南迁。 开始时迁至余长,古名涂水,《读史方舆纪要》言“涂水即滁河”,也就是今安徽滁县的滁河。 之后,又有一部分入渡过长江,进入苏南、浙江、江西、湖北境内。 这从当地的一些地名及出土的与徐姓有关的青铜器铭文即可看出。 浙江地区的杭州附近有余杭山,秦置余杭县,余与徐相通,前文已说过。 湖州北有余不溪,溪上有余不亭,附近长兴有余干山,绍兴市南有会稽山,古称(涂土)山。 湖北咸宁县有涂水,入江之处叫涂口,均可以为证。 此外,在江浙一带还出土过若干青铜器,其中有几件可以明确考定为(余+都-者)器,即徐器。 1979年4月,江西靖安县也曾出土过三件青铜器,可以认定为(余+都-者)器。 二、 迁徙分布 远古时期若木被封徐国的地方在今天的安徽凤阳县北部,这是徐姓的最早的发源地。 在此地聚居的徐氏,在徐国灭亡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大姓了。 后来他们纷纷向北方迁徙。 大致经过汉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在我国北方的山东、河南等地形成了多处郡望。 及古代的东海、高平、东宛等地。 具体的迁播时间是:秦朝以前已迁入了山东。 历史商有一个日本始祖徐福,也叫徐市,关于他渡海求不老神药的事,在历史上有多处记载,《史记》中的《秦始皇本纪》是这样记载的: “徐市,齐人,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嬴州,请地齐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遣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之。 ”徐市访不老神药的故事,虽然在不同的史书记载中有一些出入,但却为两千多年以前的徐氏迁播于山东提供了有力的证明。 东汉以前已有徐氏再迁播到今天的甘肃省境内。 也就是说,在汉朝的时候,徐姓已经迁播于北方的广大地区。 徐姓的南迁也比其他的姓氏要早一些。 据《东海堂徐氏族谱》的记载,在汉桓帝时,有一世祖徐稚迁居江西南昌; 2、世祖迁居至浙江龙游;3世祖分居于浙江、江西、江苏等省的好多地方。 二徐姓的大举南迁是从魏晋开始的,隋唐时期在我国的南方又有了进一步的繁衍发展。 宋末,徐姓人再由江西石城迁至福建的上杭、连城等地。 元朝的时候,徐姓主要繁衍于广东的丰顺、梅县、海丰等 地。 总之,徐姓在秦氢汉的时候 主要分布在我国黄河下游地区,尤为山东繁衍得最为旺盛。 从魏晋至唐代,徐姓主要繁衍于淮河及长江下游大部分地区,宋朝以后,已经分布于广大江南地区了。 至于我国西南地区的徐氏的大量繁衍就是宋代以后的事了。 少数民族徐姓分布: 在汉族之外的少数民族中,也有一些徐姓。 除了前文所言畲族钟姓可能为徐姓一支外,北魏时,北地氐人中有徐姓,其源是出自赢姓还是后来氐人自行改姓,已不可考。 南朝时陈的大臣徐世谱即是巴族人。 徐世谱 (509—563),巴族,字兴宗。 巴东鱼复(今四川奉节东白帝城)人。 世居荆州,为主帅。 勇敢有膂力,善水战。 梁末时为员外散骑常侍,领水军,从司徒陆法和大败侯景,封鱼复县侯,任信武将军。 通直散骑常侍、河东太守。 后又以抗击西魏功,升侍中、镇南将军、护军将军。 梁敬帝时,为左卫将军,负责水战器具,颇有战功。 陈朝建立后,历任特进、护军将军、安西将军、盲城太守、右光禄大夫。 陈文帝天嘉四年病卒。 宋朝时著名画家徐皋是白族人,善画鱼。 辽金时土族有阻卜部,后以此为姓,并转音为徐,后世士族亦有徐姓,为徐胡氏所改,也有为徐卜氏所改。 明朝有徐晟,为赐姓名,蒙古族,原名七十五,水乐初年归附明朝,为人机警,以翻译民族文字见长,深得信任。 凡明初西北、北方少数民族之事,大多参与,累官至锦衣卫指挥佥事、指挥同知。 清代高丽族有徐姓,世居噶山,据《八旗满洲氏族通志》介绍,有徐大勇,是清初归顺清朝的,为镶白旗包衣,其曾孙徐宗顺为八品通事官,徐宗孟为六品通事官。 清代云南丽江府石鼓土把总为徐氏,纳西族。 清朝人关后,有少数满族人偶将自己的姓氏改为汉姓。 到了当代,除汉族之外,满族、蒙古族、 *** 、壮族、苗族、朝鲜族、土族、水族、藏族、仡佬族、拉佑族、景颇族、阿昌族、布依族、鄂温克族、侗族、哈尼族、彝族、土家族、 *** 尔族、锡伯族、达斡尔族、东乡族、纳西族等少数民族都有徐姓,来源也不一样。 如景颇族的徐姓为“勒托”所改,阿昌族徐姓为“喇细”所改。 在当今少数民族徐姓名人中,以满族居多,如徐劭、徐锋、徐文源、徐甲同、徐成山、 *** 谦、徐宝亮、徐钦鸣、徐桂珠、徐崇源、徐德明等。 *** 尔族有徐克尔汗、朝鲜族有徐麒锡,壮族有徐寒梅、徐学洪, *** 有徐忠熹、徐万鹏、徐介眉,土家族有徐世俊,白族有徐琳等等。 徐姓当代分布情况 徐姓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中华民族排名第l1位的大姓,人口数量近二千万之多,遍布全国各地,世界五大洲都有徐姓人的足迹。 台湾徐姓主要聚居于新竹、苗栗两个地区。 大陆徐姓尤以江苏、广东、浙江、四川、山东、江西、安徽等省为多,上述七省徐姓约占全国汉族徐姓人口的65。 根据某些学者近年对北京、上海、陕西、四川、辽宁、广东、福建等七个省市 174900人的抽样调查,发现徐姓共有 2576人,占被调查总数的1.473,在被调查的1133个姓氏中居于第十四位,其具体情况是: 在被调查的24948个北京人中,有309人姓徐,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243,在被调查的515个姓氏中居14位。 在被调查的25092个上海人中,有 1034人姓徐,占被调查总人数的4.121,在被调查的391个姓氏中居第4位。 在被调查的23795个陕西人中,有 209人姓徐,占被调查总人数的 0.878,在被调查的456个姓氏中居第 2l位。 在被调查25239个四川人中,有363人姓徐,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438,在被调查的521个姓氏中居第18位。 在被调查25029个辽宁人中,有352人姓徐,占被调查总人数的1.406,在被调查的447个姓氏中居第12位。 在被调查25244个福建人中,有160人姓徐,占被调查总人数的0.634,在被调查的246个姓氏中居第24位。 在被调查25646个广东人中,有149人姓徐,占被调查总人数的0.581,在被调查的298个姓氏中居第37位。

上一篇:石家庄国宾酒店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