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索引 1,沙门氏杆菌症Salmonellosis的症状是什么?怎样预防? 2,鼠伤寒沙门氏菌与肠炎沙门氏菌有什么区别 3,什么是沙门氏菌,有哪些特点? 4,哪些人易感染沙门氏菌? 5,胃肠型食物中毒的表现有哪些? 6,胃肠型食物中毒有哪些致病因素求解 1,沙
本文目录索引
- 1,沙门氏杆菌症Salmonellosis的症状是什么?怎样预防?
- 2,鼠伤寒沙门氏菌与肠炎沙门氏菌有什么区别
- 3,什么是沙门氏菌,有哪些特点?
- 4,哪些人易感染沙门氏菌?
- 5,胃肠型食物中毒的表现有哪些?
- 6,胃肠型食物中毒有哪些致病因素求解
1,沙门氏杆菌症Salmonellosis的症状是什么?怎样预防?
沙门氏杆菌症系人畜共同感染症之一,所以饲料及公共卫生极为重要。沙门氏杆菌症有雏白痢菌,及其他血清型引起的鸡副伤寒。通常对鸽子最容易感染的是鼠伤寒杆菌及肠炎菌,因为上述两种细菌易由卵巢或输卵管感染而侵入卵内,直接引起种蛋孵化前就被感染,可称之为先天性感染。 这种感染对孵出的幼鸽发育及其成长的健康状况造成严重阻碍,使将来参赛的鸽子表现无法如预期般发挥。后天性感染系参赛鸽与其他赛鸽混合参与私训、公训及致比赛时,在集鸽笼内共同生活,而摄食沾到带菌鸽所排粪便的饲料而经口感染了沙门氏杆菌。一旦被感染,沙门氏杆菌就在肠内增殖,日龄小者常因败血症而死亡,日龄较大者虽具有抵抗性,不至于发病,但会变成保菌者。有时候,在6周龄(约40日龄--45日龄)左右会发病而造成严重之发育及健康不良的后果。导致感染沙门氏杆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球虫病或其他疾病的感染,甚至于环境变化而产生紧迫,以及管理疏忽导致营养不良,以致降低鸽子的抵抗力,将明显影响竞翔的成绩。症状 初生幼鸽最容易感染沙门氏杆菌,只要一个细菌在巢器内感染或感染哺育初期的幼鸽,就会对将来的发育有明显阻碍,同时疾病发生率也会因污染状况有所差异。一般被感染的病鸽多呈虚弱、精神不佳、羽毛竖立、垂翼、嗜眠、并排出白色下痢便且沾污肛门周围,腹部胀满,呈败血症而死亡。部分能挺过来的鸽子亦呈腿软(关节炎)、眼球炎或神经症状(脑炎)。诊断于解剖时要注意:1、 心囊炎、肝包膜炎、腹膜及气囊炎。2、 肝小坏死灶(结节)、脾脏肿大。3、 关节炎、眼球炎。4、 种鸽产出异常卵胞。本病的诊断仍以细菌的分离较佳,采取患鸽的盲肠、盲肠便、饲料、饮水等,以选择增菌培养基增菌(37摄氏度,24小时)之后,再以选择、分离、鉴别培养基,对分离细菌再以生化与血清签定。预防与控制 因为本症是人畜传染病,所以养鸽人员及进出鸽舍者都要养成消毒的习惯。须注意,本病可经由介卵传染方式传播,所以种鸽在配对前要做好保健工作(以兽医指示投与有效药剂),器皿、鸽用品和鸽舍也要做好消毒工作,并多加注意饲料的新鲜度,这些都是最基本且最重要的课题。
2,鼠伤寒沙门氏菌与肠炎沙门氏菌有什么区别
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简称鼠伤寒)是鼠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可分为四型,即胃肠炎型、败血症型、病灶感染型和无症状带菌型
沙门氏菌病是最重要的人畜共患病之一。沙门氏菌属之所以能成为近乎普遍性病原其主要原因是它能适应几乎任何类型的宿主。沙门氏菌污染的食品是人类受感染的一个主要来源。基于血清学检测和细菌分离的沙门氏菌控制计划不仅是为减少感染的流行,而且可以作为一个有价值的工具,改变常规手段来降低食物污染。
肠炎沙门氏菌(SE)是家禽的一种重要病原,已能从肉鸡、种鸡和商品化产蛋鸡群中予以分离。由于细菌间歇性的排泄,故难以对阳性禽进行细菌学鉴定。抗体的存在不都意味着感染,但却是以前曾受感染的指征。
3,什么是沙门氏菌,有哪些特点?
沙门氏菌是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致病菌。世界上最大的一起沙门菌食物中毒是1953年瑞典由吃猪肉所引起的鼠伤寒杆菌食物中毒,中毒7717人,死亡90人。我国则是1959年南宁市因吃鸡肉而发生的猪霍乱杆菌食物中毒为最大,中毒1061人;其次是1972年青海省同仁县因吃牛肉引起的圣保罗沙门菌中毒,中毒1041人。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1985年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由沙门氏菌引起的已确诊的人类患病人数显著增加,在一些欧洲国家已增加5倍以上。在我国内陆地区,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屡居首位。据资料统计,在我国细菌性食物中毒中,70%~80%是由沙门氏菌引起,而在引起沙门氏菌中毒的食品中,90%以上是肉类等动物性产品。动物性产品中含有多种丰富的营养成分,非常适宜于沙门氏菌的生长繁殖,人们一旦摄入了含有大量沙门氏菌(105~106个/克)的动物性产品,就会引起细菌性感染,进而在毒素的作用下发生食物中毒。 由沙门氏菌引起的疾病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伤寒和副伤寒,另一类是急性肠胃炎。其中鼠伤寒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等是污染动物性产品,进而引起人类沙门氏菌食物中毒的主要致病菌。沙门氏菌污染主要来源于患病的人和动物及其带菌者,主要由其粪便、尿、乳汁以及流产胎儿、胎衣和羊水排出的病菌污染水源、土壤和饲料等,其中饲料和水源的污染是导致沙门氏菌传染的主要原因。各种饲料中均可发现沙门氏菌,尤其是动物性饲料(如鱼粉)中常见。 畜禽感染沙门氏菌可引起相应的传染病,如猪霍乱、鸡白痢等。一般情况下畜禽肠道带菌率比较高,当动物因患病、衰弱、营养不良、疲劳以致抵抗力降低时,肠道中的沙门氏菌即可经肠系膜淋巴结和组织进入血液引起全身感染,甚至死亡。例如,猪霍乱沙门氏菌可引起仔猪副伤寒,急性病例出现败血症变化,死亡率相当高。慢性病例产生坏死性肠炎,影响猪的生长发育。鸡白痢沙门氏菌,主要侵害雏鸡,引起败血症,可造成大批死亡。在成年母鸡则主要引起孵巢炎,可在卵黄内带菌而传给幼雏。 沙门氏菌通常是通过摄取受到动物粪便污染的食物进入人的体内。而一般容易受污染的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如牛肉、禽肉、牛奶、鸡蛋及其制品,食品也可能被已感染沙门氏菌的食品加工人员污染。受到沙门氏菌污染的食物在外形与味觉上与正常食物没什么两样,不过只要充分加热即可杀灭污染食品所含有的沙门氏菌。大多数感染沙门氏菌的人会在受到感染后的12~72小时出现腹泻、呕吐、发热和腹痛等临床症状,一般在4~7天内可以恢复。但如果病菌感染了淋巴腺并侵入血液的话,不及时采用抗菌素治疗就有可能引起死亡。沙门氏菌随同食物进入消化道后,摄入一定量以上才出现临床症状;如果摄入较少,即成为无症状带菌者。但对于儿童、老人和体弱者,较少量的细菌也能出现临床症状。尽管感染沙门氏菌的腹泻病人一般可以完全恢复,但胃肠功能要完全恢复正常可能要数月之久。少数感染沙门氏菌的病人可能会继发关节痛、眼炎和尿痛等症状。这种病症称为Reiter综合征。继发症状可以持续数月或数年,并可能导致慢性关节炎,很难治愈。 美国每年大约报告4万例沙门氏菌感染病例。但实际的感染人数可能要多20倍以上,因为许多轻型病人未能确诊。由于动物性食品常常容易受到沙门氏菌的污染,应注意不要食用生的或半生的鸡蛋、禽肉或畜肉;不要饮用生的、未经巴氏杀菌的牛奶或其他奶制品;水果蔬菜等农产品食用前应彻底清洗;未经加热烹制的肉类食品应与水果、蔬菜、熟食和其他直接入口的食品分开存放。另外,接触动物的粪便后应及时洗手。因爬行动物携带沙门氏菌的可能性最大,接触后应立即洗手。
4,哪些人易感染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Salmonella)是一类亲缘关系很近的细菌的总称,分类学中叫属,沙门氏菌属。1885年,一个叫沙门(Salmon)的人在一场猪霍乱中发现了这类细菌。 在2017年9月发表的文献中记载,这个属里已经发现2579个血清型,血清型不同于种,可以简单理解为不同血清型表示毒力或毒性不同。当然这其中的大部分都可以忽略它们的存在,只有个别菌在人类社会中声名狼藉,比如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沙门氏菌、猪霍乱沙门氏菌等。 全球每年有超过1亿人感染沙门氏菌,其中大多数人会在短期内自行恢复,但也有大约15.5万人会死亡。它导致的疾病轻则上吐下泻肠胃炎,重则败血症、伤寒。我国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有70%-80%是沙门氏菌引起,抵抗力低下的人群,老年、婴幼儿尤其容易中招。来源:央广
5,胃肠型食物中毒的表现有哪些?
潜伏期可长达2~3天,多在进食被污染食物数小时内发病,各种细菌引起的胃肠型食物中毒临床表现相类似,主要表现为发病急,先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进食的食物,严重者可吐出胆汁或血性物,同时伴有腹部疼痛及腹泻。有阵发性绞痛的腹痛,腹泻每天达数次至30次不等,多为水样便或黏液便。吐泻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昏迷,若出现皮肤潮红、酒醉貌、皮疹等过敏症状,可确诊为变形杆菌食物中毒,病程一般1~3天,沙门菌属食物中毒,病程可持续1~5天,亦可长达1~2周。对可疑食物、病人呕吐物及粪便做实验室诊断,主要是做细菌培养,分离致病菌,亦可做“凝集实验”检查。
6,胃肠型食物中毒有哪些致病因素求解
胃肠型食物中毒是很常见的疾病,任何年龄段均可发作。细菌性食物中毒可分为感染型、毒素型和混合型三类。病原菌在污染的食物中繁殖,并产生毒素(肠毒素类物质或菌体裂解释放的内毒素)。发病与否及病情轻重与摄人食物被细菌和毒素污染的程度、进食量的多少及人体抵抗力强弱等有关。1、内毒素细菌内毒素细菌菌体裂解后释放的内毒素,能引起发热、胃肠黏膜炎症、消化道蠕动加快,促进呕吐、腹泻等发生。2、变形杆菌过敏反应变形杆菌能使蛋白质中的组氨酸脱羧产生组胺,引起过敏反应。由于发病后吐泻症状明显,细菌和毒素大多被迅速排出体外,故较少引起败血症或严重的毒血症,病程较短。3、肠毒素上述细菌中大多数能产生肠毒素或类似的毒素,、致病作用类似霍乱弧菌不耐热肠毒素,可通过cAMP/cGMP的介导而引起分泌性腹泻。而耐热肠毒素是通过激活肠黏膜细胞的鸟苷酸环化酶,提高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引起肠隐窝细胞分泌增强和绒毛顶部细胞吸收能力降低导致腹泻。4、其他病菌侵袭性损害沙门菌、副溶血弧菌、变形杆菌等进入肠道后繁殖,侵袭肠黏膜上皮细胞及黏膜下层,引起黏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并形成溃疡,大便可见黏液和脓血。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