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索引 1,最近想研究清朝的历史,请问应该看什么书? 2,关于清朝历史书籍 3,中国现有哪些著名的清史专家?分别在哪所大学?谢谢(要名气响的,并有一定影响力的人) 4,清实录的摘要 5,名垂清史,里面有那个字是错别字?的答案是什么? 1,最近想研究
本文目录索引
- 1,最近想研究清朝的历史,请问应该看什么书?
- 2,关于清朝历史书籍
- 3,中国现有哪些著名的清史专家?分别在哪所大学?谢谢(要名气响的,并有一定影响力的人)
- 4,清实录的摘要
- 5,名垂清史,里面有那个字是错别字?的答案是什么?
1,最近想研究清朝的历史,请问应该看什么书?
1、《清实录》 《清实录》是中国现存历代实录中最完整的一部。它是官修清朝历代皇帝统治时期的大事纪。《清实录》告成后,精写五部,其中四部为满、蒙、汉三体文本,另外一部为满、汉两体文本,藏于盛京宫殿。 2、《清朝兴亡史》 《清朝兴亡史》是一部多卷本历史学著作,对清代很多重要问题阐发了言之有理、持之有据的见解,并对一些重要问题的现有学术观点进行了商榷。 著作以严谨的态度、详实的考据、客观的笔触,全面记录了清朝自开国、兴盛至衰落的历史。著作多方面、多角度地对清朝的历史进行了总结,既包括清朝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详细论述,也对重要历史人物的功过进行纪要、评说。 同时对当今史学界的一些错误观点予以反驳、纠正,还历史以本来面目,也为规范现代清史教学及课题研究提供了大量珍贵、严谨的资料。 3、《清史稿》 《清史稿》是中华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的记载清朝历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 全书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纪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传三百一十六卷,以纪传为中心。所记之事,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称汗,下至1912年清朝灭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历史。 《清史稿》编修工作历时十余年,至1927年,主编赵尔巽见全稿已初步成形,担心时局多变及自己时日无多,遂决定以《清史稿》之名将各卷刊印出版,以示其为未定本。 因尚无依中国传统正史体例编写的清朝史书加上《清史稿》本身史料丰富,其价值仍不可忽视。 4、《满文老档 》 《满文老档 》是清代皇太极时期以满文撰写的官修史书(档册)。记载天命纪元前九年至天命十一年(1607~1626)、天聪元年至六年(1627~1632)和崇德元年(1636)共27年史事。 后金汗皇太极于天聪三年(1629)四月设文馆,命儒臣分为两直,翻译典籍,记注政事。巴克希库尔缠等奉命用老满文纂修史书,遂以为制。 天聪六年改用有圈点满文(新满文)修撰,岁岁相继,至崇德年间蔚为巨帙。原本37册,用明代旧公文纸或高丽笺书写,各册长短不齐,厚薄各异。 乾隆六年(1741)内阁大学士鄂尔泰、徐元梦奉命将无圈点字档册中难以辨识的无圈点老满文捡出,附注新满文,按十二字头序列编成《无圈点字书》一部,存于内阁。 5、《星源集庆 》 《星源集庆》为《爱新觉罗宗谱》嘉庆二十二年(1817)以后记载皇室本支世系的汉文本谱牒。 清制,每年例修十六房皇室宗支满文男女横格谱牒一份,送大内收存。 嘉庆二十二年奉旨著玉牒馆按照每年宗人府所进十六房满文男女横格谱牒式样,增修清仁宗本支及十六房皇帝宗支汉文男女横格谱牒各一份。 玉牒馆当即遵旨修毕呈进大内,并奏明今后每年于封印时从内领出旧本,将应加添改之处,于另缮之新本内添改毕,再于明年开印后,仍行送入大内收存。而以前每年例修之满文横格谱牒,则不再另行缮写。 嘉庆二十二年封印时,玉牒馆从大内领出了新修汉字横格谱牒,准备添改另缮,发现在其卷帙签上有仁宗御笔“星源吉庆” 四字,以后遂以此四字作为新修文宗以后历朝皇帝本支及十六房汉字男女玉牒的名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清史稿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满文老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星源集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清实录》经济史资料 参考资料:人民网- 清史专家周远廉推出多卷本《清朝兴亡史》
2,关于清朝历史书籍
1.雍正王朝——两千多年来,以郡县制形成的高度中央集权与自耕农制度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无法调和的矛盾。面对这种矛盾,改革是一种必然选择,历史上的王安石、张居正都尝试过,但只有雍正皇帝成功了。然而,他亲自选择的继承人乾隆又将其新政慢慢消解了,这深刻地预示了大清王朝必然覆灭的命运。 2.清朝大历史——《清朝大历史》是孟森先生清史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同时也是有关清史问题研究的代表性作品和奠基之作。孟森先生利用《清实录》和《清史稿》,又兼采清廷档册及《朝鲜李朝实录》等鲜为人用的史料,揭示剖析了清代历史的诸多核心问题,对清朝二百多年的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全面的述评。全书结构严谨,评论精当,用词古雅,引文考究,是研习清史者重要资料。 3.中国历史大讲堂:清朝史话——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脉络者,我们的历史是最应珍视的一笔遗产。中国历史博大精深,古籍文献,文书档案浩如烟海,一部中国史,该从何处说起? 4.一本书知晓清朝——《一本书知晓清朝》是2010年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本书分别讲述清朝著名皇帝、著名皇后、文臣武将、著名事件及清朝科技文化的科技文化成就。 5.清史讲义——《清史讲义》是盂森先生早年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是有关清史问题研究的代表性作品。孟森先生利用《清实录》和Ⅸ清史稿》,又兼采清廷档册及《朝鲜李朝实录》等鲜为人用的史料,以乾嘉学派扎实细密的功夫考订清之先世源流,揭示八旗制度原貌,剖析了清代历史的诸多核心问题。 本书主要分为《开国》、《巩固国基》、《全盛》、《嘉道守文》、《咸同之转危为安》五章,对清朝前期二百年之政治、经济、文化进行了全面的简要叙述,为研习清史者之入门必读书。 扩展资料清朝历史(1616年—1912年)是中国清朝时期的历史。本词条介绍的是从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算起,到1912年宣统帝下诏退位为止,共296年的历史。 女真族是满族的前身,长期居住在今黑龙江一带。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立后金,脱离了明朝的统治;虽然明朝多次派兵攻打后金,但都被击败。1636年,皇太极在沈阳改国号为大清,正式开始了灭明的战争。 1644年,李自成攻克北京后,远在山海关的总兵吴三桂以为明帝报仇为名引清军入关。随后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战争。 1662年,康熙帝登基即位,年号康熙,是为清圣祖。康熙皇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他在位的六十一年是清朝发展最快的一段时期。康熙之后,继雍正帝即位的乾隆帝也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位明主。他在位的六十年是清朝的又一快速发展时期。 乾隆皇帝在其父雍正的统治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经济,国力更加昌盛;加强了同蒙、回等少数民族的联系,稳定了清朝对各族的统治。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统治的时期,社会稳定,人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提高,大清帝国达到了有史以来的鼎盛阶段,史称"康乾盛世"。 1840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以后,英政府以保护侨民为名,出动军舰企图进攻广州,史家一般以这一事件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此后清朝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探索国家独立富强的社会变革,但都失败。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1912年2月12日,袁世凯迫使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清朝自此灭亡。中国脱离了帝制而转入了民主共和时期。 1912年一月一日,中华民国于南京宣布立国,孙文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二月十二日,袁世凯迫使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将权力交给袁世凯政府,清朝亡,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制度正式结束。随后孙文让位予袁世凯,南北统一,袁世凯定都于北京。 后来,1917年张勋组织辫子军,于北京拥护宣统帝溥仪,复辟清朝(史称张勋复辟),但只持续12天而终。日本于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1932年扶持溥仪建立满洲国,其最终随着1945年苏联的八月风暴行动而亡。 值得一提的是,因正统观使然,如同元朝灭亡之际,清亡时坚持忠于大清者汉人占不少,辛亥革命的爆发使得有些汉臣甚至舍身殉国。在民国建立后,部分汉臣终身以清朝遗老自居。 参考资料:清朝历史-百度百科
3,中国现有哪些著名的清史专家?分别在哪所大学?谢谢(要名气响的,并有一定影响力的人)
你是指我国现代历史所有的,还是现在在世的,我都给你列出来吧
谢国桢 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历史研究所(现在叫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单士元 北京故宫博物院
朱诚如 北京故宫博物院
郑天庭 南开大学历史系
孙文良 东北大学历史系
李洵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
万依 北京故宫博物院
戴逸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阎崇年 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
李宝成 北京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李志亭 吉林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冯尔康 南开大学历史系
张杰 东北大学历史系
余大华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
徐广源 清东陵文物管理处
于浦善 清东陵文物管理处
想起来的就这么多了
4,清实录的摘要
《清实录》是清代历朝官修史料的汇编,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及自然现象等众多方面,是研究清代历史必须凭借的重要文献。由于历史的原因《清实录》存有多个版本,而且各版本在不同程度上有过明显被篡改的痕迹,对照各版本对同一事件不同的记述有助于研究人员进一步深入了解清代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和后世当权者对待某些具体历史事件的真实态度。关键词:《清实录》、编纂、修改、价值 清朝沿袭自唐代以来的旧制,上一代皇帝死后,由新即位的皇帝命大臣开馆纂修上一朝皇帝实录。清代的实录馆是一个临时性机构,开馆后,从宫内调取上谕、朱批奏折,从内阁调取起居注及其他原始档案,由修纂官整理,按时间顺序和纂修凡例加以编辑。由于实录主要记载封建帝王的言论和活动,并将传之后世,涉及最高统治者的切身利益,直接关系到他们身后的名声,所以最高统治者对实录有着异乎寻常的关注。在确定编修人员时就非常慎重,按照惯例皇帝往往让最信任的贵戚担任监修,特别是监修总裁官、总裁官和副总裁官等高级官员,多为皇帝的亲信重臣,以保证实录的编纂工作按照皇帝的意愿进行,不致留下对其不利的记载。另外,编修一朝皇帝的实录堪称一项巨大的文化工程,所以在担任实录编修工作的人员中,也有相当多的当时名震一时的文人学者。 清太宗时修清太祖努尔哈赤实录的一种。又名《清太祖实录战迹图》,共有四部。绘有满洲起源传说及明万历十一年(1583)努尔哈赤起兵叛乱后征战事迹图,附以满、汉、蒙文说明。这部书每页分成三栏,分别用满、汉、蒙三种文字书写,并配有插图。第一部绘写本成书于天聪九年(1635),第二、三部绘写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第四部绘写于乾隆四十六年(1778)。四部实录分别收藏在乾清宫、上书房、盛京、避暑山庄。现存只有上书房本,收藏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1930年辽宁通志馆曾根据盛京本影印,无满、蒙文。1934年辽海书社将原图缩小四分之一再次重排。对于太祖至穆宗这十朝实录究竟缮写几部,历来说法不一。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之后清点实录,所见太祖、太宗、世祖(以上三朝为雍正、乾隆间校订本)、圣祖、世宗、高宗、仁宗、宣宗、文宗、穆宗十朝实录满、汉、蒙文本各有四部。另外,盛京崇谟阁藏有十朝实录满、汉文本各一部,共计满、汉文本实录五部,蒙文本实录四部。这五部汉文本实录习惯上按装潢和开本大小,被称为大红绫本、小红绫本、小黄绫本。大红绫本两部,一部收藏在皇史成,现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一部收藏在盛京崇谟阁,现藏于辽宁省档案馆。小红绫本两部,一部收藏于乾清宫,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图书馆;一部收藏在内阁实录库。小黄绫本一部,收藏在内阁实录库,现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太祖武皇帝实录》,成书于崇德元年十一月(1636)。顺治初年多尔衮摄政时期曾下令修改;福临亲政后重修,顺治十二年(1655)成书。康熙二十一年(1682)又重修,二十五年(1686)成书,书名该称为《太祖高皇帝实录》,十卷。雍正十二年(1734)重新校订,乾隆四年十二月(1740)成书,书名、卷数同于康熙朝重修本。太祖朝实录原应有五个版本,汉文写本现存只有雍乾校订本。铅印和影印本有三种:《太祖武皇帝弩儿哈奇实录》四卷,故宫博物院1932年铅印;《清太祖努尔哈赤实录》十卷,故宫博物院1931年据内阁实录库雍乾本铅印;《太祖高皇帝实录稿本三种》(初修存七册,再修存五册,三修存卷一至卷三),是康熙年间重修时的稿本,罗振玉在1933年以“史料整理处”名义影印出版。研究人员将雍乾校订本与《太祖武皇帝弩儿哈奇实录》相比发现雍乾本删去一些有研究价值的史料,如孟革卜卤私通嫔御欲谋篡位,大妃殉帝出于被迫等等。《太宗文皇帝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初修于顺治六年(1649)多尔衮摄政时,顺治九年(1652)福临下令重修;康熙十二年(1673)又修,康熙二十一年(1682)成书,六十五卷。雍乾时又校订,乾隆四年十二月(1740)成书,卷数不变。《太宗文皇帝实录》共有四个版本,现今可以看到的汉文写本只有雍乾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有一份手抄材料,用黑红两色笔校勘雍乾本和顺治本的异同,从这份材料中可以看到,雍乾本在内容上也有删改。如顺治本中平安贝勒都都生前从不向别人问疾、吊丧;太宗死后敦达里、安达里殉葬的情况都不见于雍乾本。 现今海内外流传的完整的《清实录》,是伪满洲国“满日文化协会” 据盛京崇谟阁藏本影印的太祖至德宗十一朝实录及《满洲实录》、《宣统政纪》,由日本大藏出版社1936年出版,共印三百部。另一种是台湾华联出版社据伪满本翻印的,1964年出版。实际上两种影印本是同一版本。据说台湾大通书局也曾出版过《大清历朝实录》,但国内并没有这一版本。伪满本《德宗景皇帝实录》与北京大学藏定稿本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大红绫残本比较,在涉及清政府对外关系等问题上有不少差异。如定稿本和大红绫本中的“倭”、“奸细”、“寇”等字样,伪满本分别以“日”、“敌探”、“敌”等代替。又如定稿本(大红绫本缺失)中“三国允与日本议归辽地,帮助到底,毋须派员豫议”,伪满本改作“三国现与日本议归辽地,通知我方,毋须派员豫议”。“俄国既有帮到底之说”,伪满本改作“俄国有保全和平之说”。 1986年影印的《清实录》采用了与伪满洲国影印的不同底本。《满洲实录》采用原上书房现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版本。太祖至穆宗十朝实录以原皇室成现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大红绫本为主,缺者用原藏乾清宫现藏故宫博物院图书馆的小红绫本补配。《德宗景皇帝实录》和《宣统政纪》用的是现藏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定稿本。有研究价值的定稿本中的修改签条也缩印放在相关位置上。
5,名垂清史,里面有那个字是错别字?的答案是什么?
名垂青史 ( míng chuí qīng shǐ )
解 释: 垂:流传;青史:古代在竹简上记事,因称史书。把姓名事迹记载在历史书籍上。形容功业巨大,永垂不朽。名声永留史册。 清 卓尔堪 《序》:“死事者名垂青史,固无论已。”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二三章:“这班读书人,一旦背叛朝廷,无不希望捧着 张献忠 成就大事,自己成为开国功臣,封侯拜相,封妻荫子,并且名垂青史。”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