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秦州田元均,诗歌和诗词的区别

时间:2022-12-03 04:24:00 编辑:大鹏 来源:长期打折网

本文目录索引 1,诗歌和诗词的区别 2,从文学角度看诗词曲赋都是诗歌吗 3,人文和文学有什么区别? 4,如何找到《寄秦州田元均》这首诗的解释? 5,《长者子捉船》翻译 6,谁能帮我整理一份初中语文阅读题的答题方法?拜托各位大神 7,宋仁宗时的官员有哪些

本文目录索引

1,诗歌和诗词的区别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俄罗斯)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 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 现今总是令人悲哀 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 而那逝去的将变得可爱 2、《当你老了》叶芝(爱尔兰) 当你老了,白发苍苍,睡意朦胧 在炉前打盹,请取下这本诗篇 慢慢吟诵,梦见你当年的双眼 那柔美的光芒与青幽的晕影 多少人真情假意,爱过你的美丽 爱过你欢乐而迷人的青春 唯独一人爱你朝圣者的心 爱你日益凋谢的脸上的哀戚 当你佝偻着,在灼热的炉栅边 你将轻轻诉说,带着一丝伤感 逝去的爱,如今已步上高山 在密密星群里埋藏它的赧颜 具体的范文模板链接: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Eu65pOrTkS4kcFHJeqcVUA ?pwd=73u3 提取码: 73u3

诗歌和诗词的区别

2,从文学角度看诗词曲赋都是诗歌吗

是的,都是以诗歌的表现形式。
诗歌体与词曲体文学特征的不同表现在这样五个方面:
1、和音乐的关系的差异
诗体和词体的文学特征有着很大的区别,下面我们就以格律诗和词的对比来说明诗体和词体文学特征的差异。首先,诗词和音乐的关系是不同的。中国古典诗歌从一开始就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但是诗最终与音乐分离,并且在与音乐分离之后,走向了自己的成熟和繁荣。而词是在音乐的土壤中萌芽产生的,音乐性是词体文学的最基本特征,即使在南宋词不再完全入乐歌唱,而成为一种新的韵律诗歌后,它仍是要按照词谱所规定的韵律乐调填写,音乐的烙印依然是不可抹煞的。
2、外部形式的差异
外部形式的差异表现在句式、句法、韵律、对仗等方面。
首先从句式上看,格律诗句式整齐划一,古诗长短随意;词的句式则参差不齐,但是词的唱段不齐也是由格律规定的;其次,诗词的句法也有很大不同,格律诗句法相对固定,二三、二二三节奏;词的句法却灵活多样,一字逗念去去千里烟波;再次,诗词的押韵规则也不一样,格律诗只用平声韵,一韵到底,隔句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词平仄通压,中间可以换韵,韵脚疏密不定,但由格律规定;最后,诗词的对仗规定也很不相同,格律诗第二、第三两联必须对仗,而词的对仗却灵活得多,没有统一的要求。如鼎足对,可对可不对。《眼儿媚》
3、题材内容的差异
诗词的题材内容也有很大差异。诗在题材上比较偏重政治主题,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浮沉等为主要内容,抒发的主要是社会性的群体所共有的情感;而词在题材内容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以描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为主,抒发的大多是作者个人的自我情感。
4、语言特色的差异
诗是一种典型的语言艺术,而词却是一种典型的精美语言艺术。缪越先生曾经形象地把诗词语言特色比喻为士大夫延客和名姝淑女的雅集园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词因为题材多关乎女性,故而词的语言也带有女性化的色彩,更加轻灵细巧、纤柔香艳。
5、风格的差异
诗词风格上的差异被精练地概括为诗庄词媚(清李东琪语),即使题材内容相同的作品,所呈现出的风格也大相径庭;而同一位作家的诗词作品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这与诗词题材内容和语言特色的不同有很大关系。

3,人文和文学有什么区别?

人文和文学的最大区别,在于人文是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文学只是人文学科中的分类之一。

人文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指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而且,其核心是指先进的价值观,其主要内容则是指先进的规范, 概念上讲,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而文学则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4,如何找到《寄秦州田元均》这首诗的解释?

1、原文:寄秦州田元均 作者:欧阳修 (宋) 由来边将用儒臣,坐以威名抚汉军。万马不嘶听号令,诸蕃无事著耕耘。梦回夜帐闻羌笛,诗就高楼对陇云。莫忘镇阳遗爱在,北潭桃李正氛氲。 2、作者: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5,《长者子捉船》翻译

翻译: 从前有一个显贵有德的老人的儿子, 与一些商人一起到大海中采宝。这位显贵有德的老人的儿子擅长背诵入海驾船的方法,如果船在海中行驶到有漩涡、回流、礁石的地方,应该像这样驾驶,像这样校正方向,像这样停靠。 他就告诉大家说:“入海驾船的方法我全都知道。”大家听后,都十分相信他的话。船行驶到了大海后没有多久,船师生病忽然死了,这时显贵有德的老人的儿子就代替死去的船师驾船。 当船行驶到有漩涡的急流中,他大声背诵如何驾驶,如何校正方向。可是船只是在漩涡中打转,无法继续前进到达采宝的地方。满船商人最终都落水而死。 原文: 昔有大长者子,共诸商人入海采宝。 此长者子善诵入海捉船之法,若入海水漩洑洄流矶激之处,当如是捉,如是正,当如是住。 语众人言:“入海方法,我悉知之。”众人闻已,深信其语。 既至海中,未经几时,船师遇病,忽然便死。时长者子即便代处。 至洄流之中,唱言,当如是捉,如是正。船盘回旋转,不能前进至于宝所。举船商人没水而死。 扩展资料: 长者子捉船的启发 理论必须结合实践。这个大长者子很像战国时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前者断送了整船人的性命,后者断送了整个赵国。“纸上谈兵”是血的教训!徒有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掌握知识与技能。 长者子捉船是一则寓言故事,出自《百喻经》。从长者子的角度:只会纸上谈兵是没用的,要多多实践,积累经验,才能办好一件事·从商人角度:不要盲目听从、不要轻信别人说的话。理论必须结合实践。 这个大长者子很像战国时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前者断送了整船人的性命,后者断送了整个赵国。“纸上谈兵”是血的教训!徒有理论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掌握知识与技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者子捉船

6,谁能帮我整理一份初中语文阅读题的答题方法?拜托各位大神

现代文阅读实用解题技巧 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应分三步走: 第一步,纵观全文,把握主旨 一是理清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往往行之有效。 二要找寻、读懂文章中关键的词句。特别是那些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内涵较丰富、形象生动的词句。尤其是文章的开头句、结尾句、独立成段的句子、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文章的主旨常常隐含其中。 ①不要急着去做题,在进入题目之前,必须读两遍文章。第一遍速读,作快速浏览,摄取各段大概意思,建立起对文章的整体认识,集中解决一个问题—— 选文写的是什么?第二遍精读,仔细阅读每句话,揣摩、参悟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对文章的主旨产生一定的认识。②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尤其注意段首、段尾,这些词句往往就是回答问题时需要重点研读的,通过找重要的词句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层次。③心中要有文体意识,找出画龙点晴的句子。作为托物言志类的哲理性散文,在叙述和描写中总有一些议论和抒情的语句,阅读时一定要善于抓住议论抒情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尤其注意文章结尾的议论抒情,它们往往就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牢记:欲速则不达。一定要读懂文章再做题,坚决杜绝走马观花式的阅读。 第二步,认真审题,定向扫描 做现代文阅读主观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审题,抓住了审题这个关键,就找到了答题的诀窍。现代文阅读的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目要求,即把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这是答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题干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话,一是命题者的话。设置题干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题内容;同时,命题者为了使考生不至于茫然无绪,往往又会在题干中提示答题内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个句子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题的出题点,锁定答题区间,具体到段、句、词。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认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准确抓住关键词句,准确地把握住答案的有关信息,大多数题目的答案是能够在原文中找到的。 牢记:题干提示了答题范围,题干规定了答题角度,题干提供了答题思路,题干隐含了答题信息,题干体现了答题规律。 第三步,筛选组合,定向表述 文学作品阅读多为主观题,其题干不仅能显示答题的区域,还能显示答题的方式。要站在命题人所“问”的角度回答问题,问什么答什么,使所答充分、到位、准确、有条理。整合时一定要确保文通句顺。 牢记: 1、弄清题干中所具有的态度或倾向 遇到的题干如果是否定形式,就采用先反后正的答题方式,避免遗漏要点;遇到的题干如果是肯定形式,就采用正面的答题方式。 2、弄清题干语言的构成形式,确定答题语言形式。 题干的结构,是表意的外在形式,暗示着语句含义由哪些方面构成,分析结构可以提示考生答题时如何组织好语言。 3、弄清题干中作者的话和命题者的话 题目中出现作者的语句,一般是学生要理解和分析的对象,而命题者的话一般起到引导学生明确解答重点或者提供限制条件的作用。 4、变含蓄为直接,变分说为概括。 高考中现代文阅读材料多为散文,语言不仅有丰富的内涵,还很讲究艺术技巧。有的含蓄委婉,有的生动细腻,有的形象具体。具有这些特点的语句在高考中历来成为考查的重点。组织答案的时候首先要整合文中的相关信息,在原文中找出相关段落所传达的信息的共同点,然后利用文中附着信息共同点的那些具体的、形象化的语句,把这些具体形象化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性的语言,即为所需答案。 5、多从原文中筛选、提炼、整合语句作答。 现代文阅读的考查目的在于把握并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传达的信息,因此,要依照作者的思路来理解作品,多从原文中寻找答案。但并不是直接摘抄,有时以文章中的词或句为基础略作改写来作答,有时要求综观全文,从各段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整合。这类题在高考中出现最多。 另外,要弄清试题中常用的名词术语。 表达方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 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 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 感悟,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 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内容角度);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等(一般是三个字)。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考生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等)。 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论证方法,中学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法。 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理论论据,包括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公式定律等。 事实论据,一切事实、史实、数据等。 简明,语句简洁、明了,一般有字数上的限制。 得体,文明礼貌,人性化。 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或好处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思想内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 以上各“常用术语”,暗中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同时也是题目赋分点所在,考生理解清楚,可很好地根治“答非所问”的弊病。 诗歌鉴赏五步法 【第一步】 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按表现手法分为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按内容分为田园诗、边塞诗等) 古诗一般选择唐诗宋词,以抒情诗居多,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 到诗词的后半部分去找诗的中心(作者要抒的情,要表达的志)。 【第三步】 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这实际是景情相融,就是把握意境)。 【第四步】 做到五必看 : ①必看题目(题目常常是诗眼,或中心事件,有助于了解诗的内容); ②必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作者风格); ③必看注释(可以借此了解诗歌的感情基调,难懂的知识典故,有时答案也在其中); ④必看名句(中心句、诗眼常常在此。诗歌鉴赏也常常是名句的鉴赏); ⑤必看题干(题干的指向性很强,必须看清要求,必须结合原诗内容、题干作答,不能空洞的阐述概念。答案必须有针对性、指向性,一定要问什么,答什么,要什么,给什么,这一点非常重要,可谓重中之重)。 【第五步】 看一看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这样古诗鉴赏就很容易做了。组织成文时一般可用这样的表达程式: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诗人摄取了哪些景物组成了怎样一幅画卷(或通过什么形象的描写刻画),从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在艺术特色上,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或这样表述:这首诗采用了(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技法,写出了(意象)的(某某)特点,表现了(突出了)(某某)思想、感情,起到了(某某)作用。

7,宋仁宗时的官员有哪些?

王德用:980-1058 字元辅。鲁国公、尚书令王超之子。至道时,随父攻西夏为先锋。历官环庆路指挥使、殿前都虞候、步军副都指挥使等。康定初,出为保静军节度使,徙真定府、定州路都总管,镇守边防,名闻边塞。朝廷与契丹议和,遂徙陈州,再改集庆军节度使,封冀国公,以太子太师致仕。后起复为河阳三城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郑州。至和初年,为枢密使,封鲁国公。卒,赠太尉、中书令,谥武恭。

王钦若:962-1025 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人(今江西新余)。淳化进士,真宗初年,授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景德初,契丹攻宋,密请真宗迁都金陵,为寇准所阻,出判天雄军。还朝,判尚书都省、领修《册府元龟》。天禧初,为左仆射、平章事。两年后罢相,出判杭州。仁宗初,复相,与丁渭、林特、陈彭年、刘承珪,时人称为“五鬼”。卒,则太师、中书令,谥文穆。

林特:字士奇。南剑州顺昌人(今属福建)。仕南唐,授兰台校书郎。宋初,为长葛尉,后历任大理寺丞、三司副使、修玉清昭应宫副使等。为人善附会,与丁渭等五人号称“五鬼”。仁宗即位时,进刑部尚书、翰林侍读学士。丁渭贬官,林特亦落职知许州。后还朝,病卒,赠尚书左仆射。其人长于吏事,曾奉诏撰《会计录》三十卷。

丁谓:966-1037 字谓之,后改字公言,苏州长洲人。淳化进士。历任峡路转运使、刑部员外郎、枢密直学士等。天禧三年为参知政事。次年,排斥寇准去位,升为宰相,封晋国公。暗中交结内侍雷允恭,左右朝政。后贬崖州司户参军,徙雷州,又徙道州。明道中,授秘书监,致仕。其人喜为诗,长于书画、音律、博弈,为官机敏有智谋,狡猾过人,与林特、王钦若等时称“五鬼”。后死于光州。

夏竦:985-1051 字子乔,江州德安人(今属江西)。以父战死,授丹阳主簿,举贤良方正科。历官右正言、尚书礼部员外郎、知制诰、枢密副使等。宝元初,西夏元昊来犯,出知永兴军,后徙鄜州、改判河中府。庆历中,召拜枢密使,以谏官反对,改知亳州。病死,赠太师、中书令,谥文庄。积家财巨万,生活奢侈,但为郡守有政绩,治军尤严。

陈尧佐:963-1044 字希元,阆州阆中人(今属四川)。端拱进士,历任殿中丞、两浙转运副使、京西转运使等,入朝为三司户部副使,同修《真宗实录》,擢知制诰兼史馆修撰,拜给事中、参知政事。明道中,罢知永兴军。景佑四年(1037),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即拜相),但不入即罢相致仕。自少好学,善古隶八分,笔力端劲,尤工诗。卒,赠司空兼侍中,谥文惠。

宋庠:996-1066 字公序,安州安陆人(今属湖北)。天圣进士第一名。历官左正言、知制诰、权判吏部流内铨、翰林学士等。宝元中,拜参知政事。遇事分别是非,与宰相吕夷简不睦,出知郓州。后复为参知政事,改枢密使。皇佑中,拜相,出知河南府,旋再拜同平章事充枢密使。后以司空致仕。卒,赠太尉兼侍中,谥元献。庠爱读书,至老不倦。

宋祁:998-1061 字子京,宋庠之弟。天圣进士,授大理寺丞、国子监直讲、预修《广业记》,迁权三司度支判官。历任知制诰、权同判流内铨、翰林学士等,参予修撰《新唐书》列传,后出知定州,改益州,旋授三司使。后被包拯弹劾其奢侈过度,出知郑州。卒赠尚书,谥景文。

陈执中:字昭誉。少以父任为秘书省正字。历任右正言、三司户部副使、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等。康定初,拜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皇佑初,以足疾辞职,改授尚书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后拜司徒,封岐国公。卒,赠太师兼侍中,谥恭。

刘沆:字冲之。吉州永新人(今属江西)。天圣进士。历官三司度支、同修起居注、判吏部流内铨等。后出知谭州兼安抚使,镇压湖南瑶人起事。皇佑中,拜参知政事。至和初,拜同平章事。中丞张昪弹劾其挟私出御史,罢相,出知应天府,徙陈州。卒,赠左仆射兼侍中。

贾昌朝:998-1065 字子明,真定获鹿人(今属河北)。同进士出身。历官殿中丞、尚书礼部郎中、权知开封府等,以权御史中丞,上书备边六事:驭将帅、复士兵、训营卒、通四夷、绥蕃部、谨觇候,多施行。庆历三年(1043),拜参知政事。次年,改枢密使,旋拜同平章事,仍兼枢密使。罢相后出判大名府。嘉佑初,复为枢密使。再罢守许州。卒,谥文元。

鲁宗道:字贯之,亳州谯人(今属安徽)。进士出身,历官海盐令、秘书丞、左谕德、直龙图阁等。宋仁宗即位后,迁户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兼侍讲、判吏部流内铨。后拜参知政事。为人刚正,遇事敢言,时人誉为“鲁头参政”。卒,赠兵败尚书,谥肃简。

薛奎:967-1034 字宿艺,绛州正平人(今属山西)。淳化进士。历官隰州军事推官、淮南转运副使、陕西转运使、江淮制置发运使等,入朝为三司户部副使。因与李士衡不合,出知延州。天圣中,权知开封府,迁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性刚毅,遇事敢言,执政谋议无所畏避。天圣七年,拜参知政事,后以疾数辞官,罢为户部侍郎、资政殿学士、判尚书都省,旋病死,赠兵败尚书,谥简肃。

蔡齐:988-1039 字子思,祖籍洛阳,徙居莱州胶水,举进士第一,除将作监丞,出判兖州。仁宗初,改尚书礼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以起居舍人知制诰,罢知河南府。后拜枢密副使。为官刚正、谦让,不妄言、不附权贵。后拜参知政事,寻出知颍州。卒,赠兵部尚书,谥文忠。

程琳:字天球,永宁军博野人(今河北蠡县)。历任泰宁军节度推官、判吏部流内铨、知开封府、三司使等。景佑中,拜参知政事。后以平章事复判大名府,前后守大名十年,择要害,修壁垒,加强对契丹的防守。后改镇安军节度使。卒,赠中书令,谥文简。

高若讷:997-1055 字敏之,本并州榆次人(今属山西),徙家卫州。进士出身。历任起居舍人、知谏院、判吏部流内铨、枢密副使等。后以工部侍郎、参知政事为枢密使。皇佑五年,罢为观文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尚书左丞、同群牧制置使、判尚书都省。通医学。卒,赠右仆射,谥文庄。

杨崇勋:字宝臣,蓟州人。以父任为东西班承旨,历任右侍禁、西头供奉官、内殿崇班、枢密都承旨、殿前都指挥使等。仁宗即位后,拜枢密使,后罢为同平章事、河阳三城节度使、判许州,再罢同平章事,改寿州。后坐子宗诲受贿枉法,以左卫上将军致仕,改太子太保。其为人贪鄙,喜中伤人,故人多畏避。卒,赠太尉,谥恭毅。

狄青:1008-1048 字汉臣,汾州西河人(今山西汾阳)。善骑射。宝元初,为延州指挥使,常为先锋,屡败西夏兵,为范仲淹等所常识并擢用。皇佑中,拜枢密副使。侬智高起事,其以宣抚荆湖南北路、经制广南盗贼事,夜渡昆仑关,出其不意,败敌。还朝后,拜枢密使。至和末,为谣言中伤,出判陈州。病死,赠中书令,谥武襄。

吴育:1004-1058 字春卿。建安(今属福建)人。举进士,历任知临安、通判苏州、右正言。宝元间,除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徙知开封府。庆历五年,拜右谏议大会、枢密副使,改参知政事。后以资政殿大学士、尚书左丞出知河南府。卒,赠吏部尚书,谥正肃。

宋绶:991-1040 字公垂,赵州平棘人(今河北赵县)。以荫补太祝,大中祥符元年(1008)试学士院,为集贤校理,赐同进士出身,擢知制诰、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同修《真宗实录》、国史。明道二年(1033)拜参知政事。其人博通经史,藏书万余卷,亲自校勘,尤精笔札,撰《卤簿图》十卷。后因患病不能视事。卒,赠司徒兼侍中,谥宣献。

程戡:字胜之,许州阳翟人(今河南禹县)。进士出身,授泾州观察推官。历任起居舍人、天章阁待制、陕西都转运使、给事中。至和元年(1054),召拜参知政事。后避宰相文彦博亲,改枢密副使。再以宣徽南院使、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判延州。英宗即位后,加安武军节度使,留任。卒,赠太尉,谥康穆。

盛度:字公量。世居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不是南京),后徙居杭州余杭县。举进士,历任秘书省秘书郎、试学士院等,迁尚书屯田员外郎,数上疏论边事。奉使陕西,实地观察,参阅汉、唐图籍,绘《西域图》以献又绘《河西陇右图》,真宗称赞其博学,授翰林学士、知审刑院。景佑二年(1035),拜参知政事,改知枢密院事,后罢为尚书右丞、知扬州,加资政殿学士、知应天府,以疾拜太子少傅致仕。卒,赠太子太保,谥文肃。生平勤学博文。

丁度:990-1053 字公雅,祖籍恩州清河(今属河北),徙居开封祥符。大中祥符中,举制科,为大理评事、通判通州,迁知太常礼院、判吏部南曹。上书论事:增讲读官、增谏员,选河北、河东役兵补禁军等。仁宗即位后,迁翰林学士、审察在京师刑狱。西夏元昊攻宋,刘平、石元孙战败,丁度献《备边要览》,擢工部侍郎、枢密副使。又上《庆历》兵录》五卷与《赡边录》一卷,拜参知政事。后因事罢为紫寀殿学士兼侍读学士,迁尚书右丞。其人勤学,喜读《尚书》。

王尧臣:字伯廉,应天府虞城人(今属河南)。举进士第一,历任右司谏、知审官院、陕西安抚使等。对防御西夏、将帅作用、边防部署、营田治兵诸事颇多建议。入朝,授权三司使,改右谏议大夫。皇佑三年(1051)拜枢密副使,深为仁宗信用,以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卒,赠尚书左仆射,谥文安。元丰三年,加赠太师、中书令,改谥文忠。

田况:1003-1061 字元均,冀州信都人(今属河北)。举进士,又举贤良方正。西夏元昊来犯边,陈治边十四事,为仁宗所重,授陕西宣抚副使,镇压保州云翼军兵变,除知成德军,擢权三司使。至和元年,拜枢密副使。嘉佑中,授枢密使,以疾罢为尚书右丞、观文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提举景灵宫,以太子少傅致仕。性敏捷,宽厚待人,有文武才略,数论政事,尽言无隐。卒,赠太子太保,谥宣简。

晁宗悫:字世良,澶州清丰人(今属河南)。礼部尚书晁迥之子。以父荫,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举进士第,除馆阁校勘,迁大理寺丞、集贤校理兼注释御集检阅官。仁宗即位,迁殿中丞、同修起居注。天圣中,授祠部员外郎、知制诰。西夏元昊攻宋,授陕西安抚使,与夏竦议攻守策,拜参知政事。后以疾求解职,除资政殿学士,旋卒,赠工部尚书,谥文庄。

王曾:978-1038 字孝先,青州益都人(今属山东)。咸平进士。真宗朝,以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罢知应天府。仁宗即位,刘太后听政,拜相。其人素恶侥幸,太后姻亲多为其所裁抑,罢知青州。仁宗亲政,授枢密使。景佑二年,拜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封沂国公。因与参知政事吕夷简论事颇有异议,遂俱罢。卒,赠侍中,谥文正。

张知白:字用晦,沧州清池人。举进士第,历官右正言,知剑、邓青三州等,再拜给事中、参知政事。与宰相王钦若议论多相违,称疾辞职,罢为刑部侍郎、知大名府。仁宗即位,拜枢密副使,以工部尚书同平章事。立朝以清廉自持,无毫厘为私,虽身居显贵,其俭朴如寒士。病亡,赠太傅、中书令,谥文正。

杜衍:978-1057 字世昌,越州山阴人(今浙江绍兴)。举进士,历知平遥、乾、扬等州县、三司户部副使、审官院等。宝元二年(1039),迁刑部侍郎、知永兴军。庆历中,拜枢密使,旋拜相,后罢相出知兖州。以太子少师致仕。皇佑元年,迁太子太保,进太子太师,封祁国公。其人刻苦学习有大志,不甘落后殖私产,好引荐贤士,为官清正。卒,赠司徒兼侍中,谥正献。

晏殊:991-1055 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今属江西)。景德初,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历任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知制诰,加给事中、预修《真宗实录》,拜枢密副使。因忤刘太后意,罢出知外州。后召拜御史中丞、迁参知政事,以礼部尚书罢知亳州。庆历中,拜相兼枢密使。为谏官孙甫等所论,出知颍、陈、许永兴等州、军,以疾归京师。卒,赠司空兼侍中,谦元献。善为文,尤工诗。

庞籍:988-1063 字醇之,单州成武人(今属山东)。举进士第,任开封府兵曹参军,召为殿中侍御史。西边用兵,擢为龙图阁直学士、知延州兼鄜延都总管、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改延州观察使,修筑城砦,募民耕种,用部将狄青等。宋夏议和后召为枢密副使。上书陈述陕西用兵,公私俱困,请并省官属,调近塞驻兵就食内地,朝廷从其所请,颇省边费。拜参知政事、枢密使,又拜同平章事。后罢知郓州。其人晓律令,善治吏事,持法严峻,士卒畏服,为政颇有惠政。以太子太保致仕,封颍国公。卒,赠司空,谥庄敏。——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庞太师。但其人与戏剧形像相差甚远,可以说历史上的这位“庞太师”是位好官。

王随:河南人(今河南洛阳)。举进士第,历任淮南、河东转运使、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知制诰、翰林侍读学士等。明道中,拜参知政事,加吏部侍郎,知枢密院事,旋拜同平章事,监修国史。为相一年,无所建树,与执政陈尧佐等数争事,为谏官韩琦所弹劾,罢相,判河阳。卒,赠中书令,谥章惠,后改谥文惠。

章得象:978-1048 字希言,原籍泉州,后居浦城。第进士,历知台州,直史馆,兵败郎中、知制诰、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同知枢密院事等。后拜相,无所建树。庆历五年,徙判河南府。得象在翰林十二年,章献太后临朝听政,宦官方盛,太后每遣内侍至学士院,得象必正色以待,或不交一言。在中书八年,其族人亲戚,皆抑而不进。卒,赠太尉兼侍中,谥文宪。皇佑中,改谥文简。

吕夷简:979-1044 字坦夫,原籍莱州,徙居寿州。举进士。真宗朝,历任地方官。仁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天圣中,拜相。因郭皇后言,罢相,不久复相,赞成仁宗废郭后,贬范仲淹等。与王曾数争事。俱罢相。康定初,复入为相,封许国公,兼枢密使,旋拜司空、平章军国重事。以老请致仕,以太尉致仕。卒,赠太师、中书令,谥文靖。

张士逊:964-1049 字顺之,阴城人(今湖北光化)。淳化进士,历知数县,迁侍御史,授知审刑院、判集贤院。天圣中,拜相,曹利用被谮得罪,士逊为之解脱。罢知江宁府,移知许州。明道初,复入为相,监修国史。坐事再罢相,出判许州、徙知河南府。宝元元年,复入为相。康定初,西夏犯境,诏知枢密院,无所建树,累上章告老,封邓国公致仕。卒,赠太尉、中书令,谥文惠。

韩琦:1008-1075 字稚圭,相州安阳人(今属河南)。举进士,授将作监丞,累迁右司谏。曾一次奏罢宰相、参政四人。益州、利州岁饥,为益利路体量安抚使,缓调赋、逐贪吏、汰冗役、减轻百姓困苦。宝元三年(1040)为陕西安抚使,大将任福败亡,降知秦州。庆历二年,为陕西四咱经略安抚招讨使。宋夏议和后,奉诏入朝,任枢密副使。范仲淹罢相,琦亦出知扬州。嘉佑元年,拜枢密使,旋又拜相。英宗即位,请曹太后还政,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出判相州。王安石变法,与司马光等屡次上疏反对。卒,赠尚书令,谥忠献。

曾公亮:999-1078 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历任集贤校理、知制诰、史馆修撰、知开封府。嘉佑初,擢参知政事,除枢密使。嘉佑六年,拜同平章事。神宗即位后,加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后以老辞位,拜司空兼侍中,后出判永兴军。以太傅致仕。卒,赠太师、中书令,谥宣靖。

富弼:1004-1083 字彦国,河南府人(今河南洛阳)。举茂材异等。累迁知谏院。康定元年,上疏请令宰相兼领枢密院,参与治边事,抵御西夏。庆历二年,契丹索取关南地,出使契丹,允增岁币。次年,拜枢密副使,与范仲淹等推行“庆历新政”,被排斥,出知郓州。至和二年拜相,因母丧去位。英宗即位,召为枢密使。神宗即位,拜相,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称疾求退,出判亳州。卒,赠太尉,谥文忠。

文彦博:1006-1097 字宽夫,汾州介休人。进士出身。庆历末,平王则起事,由参知政事升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判河南府,封潞国公。英宗即位,拜枢密使。神宗初,反对王安石变法,出判河阳,徙大名府。告老,以太师致仕。元佑初,经司马光推荐,命为平章军国重事。其虽身居富贵,但待人接物谦逊,居洛阳期间,接待程颢兄弟,如同布衣之交,与富弼、司马光等十三人相聚,论年龄不论官位,称“洛阳耆英会”,为时人钦慕。元保有五年(1090),复以太师致仕。卒,谥忠烈。

范仲淹:989-1052 字希文,苏州吴县人。举进士,历任集庆军节度推官、大理寺丞、秘阁校理,奏请章献太后还政,旋出判河中府,徙陈州。仁宗亲政,擢右司谏,力谏废郭皇后,出知睦州,徙苏州。召还判国子监,擢权知开封府。庆历三年,拜参知政事,与富弼、欧阳修等推行“庆历新政”,为权贵所谗,罢为副相,出为陕西四路安抚使、知邠州。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节俭,平时食不重肉,为政宽厚,所至有惠政。卒,赠兵败尚书,谥文正。

韩亿:字宗魏,原籍真定灵寿(今属河北),徙居开封雍丘。举进士,历任知永城县及洋、相二州,殿中侍御史,河北转运使等官。仁宗初,以侍御史知杂事,扫法不避权贵。景佑二年,以尚书工部侍郎同知枢密院事;四年,拜参知政事。为谏官所弹劾,罢知应天府。官至尚书左丞,以太子少傅致仕。卒,赠太子太保,谥忠宪。

包拯:999-1062 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举进士,历知建昌、天长二县及端州,为监察御史,建议岁赂契丹慧御戎之策,宜练兵选将,加强边备,授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徙知扬、庐、池等州。权知开封府时,开正门,甜头者直至堂前,陈述曲直、杜绝吏奸。为政严明,断讼正直,贵戚、宦官为之敛手。后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嘉佑六年,拜枢密副使。卒,赠礼部尚书,谥孝肃。

钱惟演:962-1034 字希圣,吴越王钱俶之子。博学能文,辞藻清丽。真宗朝,授太仆少卿,献《咸平圣政录》,命为直秘阁,预修《册府元龟》。历任知制诰、给事中、知审官院。大中祥符八扩,为翰林学士,坐贡举失实,降给事中,迁工部尚书。仁宗即位,拜枢密使。初附丁谓逐寇准,丁谓罪行被发,遂排斥丁谓以求自解。宰相冯拯恶其为人,罢为镇国军节度观察留后,官终崇信军节度使,赠侍中,谥思,改谥文僖。

张昪:992-1077 字杲卿,韩城人。举进士,历知绛、邓、庆、秦诸州及开封府。至和二年(1055),擢御史中丞,论时事无所回避。嘉佑三年,除枢密副使,拜参知政事、枢密使。英宗立,告老,以彰信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许州,改镇河阳三城,以太子太师致仕。卒,赠司徒兼侍中,谥康节。

赵慨:996-1083 字叔平,初名禋。南京虞城人(今属河南)。举进士,历知滁州、知制诰、翰林学士等,以龙图阁学士知郓州、应天府。嘉佑间,擢参知政事。熙宁初,拜观文殿学士、知徐州,自左丞转吏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赠太子太师,谥康靖。

欧阳修:1007-1072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人。举进士。庆历三年,知谏院,力赞范仲淹推行新政。仲淹罢,亦出知滁州、扬州等州。嘉佑二年,知贡举人,排抑险怪奇涩的“太学体”,文风始为之一变。嘉佑五年,拜枢密副使,次年,参知政事。博学多能,有志于史学、文学。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赠太子太师,谥文忠。

余靖:1000-1064 字安道,韶州曲江人(今广东韶关)。举进士,为赣县尉,累迁集贤校理,力谏罢范仲淹被贬,出监筠州酒税。庆历中,入为右正言,数论事,切中时弊,疏论自西边用兵,国库虚竭,民无储蓄,十室九空,戒广事浮费,又陈夏竦奸邪,不可为枢密使,擢升为知制诰。三使契丹,习契丹语。丘保有中,以经制广南西路贼盗,与狄青等镇压侬智高起事。官至工部尚书。卒,赠刑部尚书,谥襄。

任福:字佑之,开封人。咸平中,补卫士,历秦凤路马步军副总管、侍卫马军都虞候。康定二年,元昊谋攻渭州,奉韩琦命亲率一万八千人出击,西夏兵充马关佯败,与先锋桑怪引骑驰追,屯好水川,陷入西夏伏兵中,力战而死,其子怀亮亦战死。赠武胜军节度使兼侍中。

8,宋仁宗时的官员有哪些

王德用:980-1058 字元辅.鲁国公、尚书令王超之子.至道时,随父攻西夏为先锋.历官环庆路指挥使、殿前都虞候、步军副都指挥使等.康定初,出为保静军节度使,徙真定府、定州路都总管,镇守边防,名闻边塞.朝廷与契丹议和,遂徙陈州,再改集庆军节度使,封冀国公,以太子太师致仕.后起复为河阳三城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郑州.至和初年,为枢密使,封鲁国公.卒,赠太尉、中书令,谥武恭.
王钦若:962-1025 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人(今江西新余).淳化进士,真宗初年,授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景德初,契丹攻宋,密请真宗迁都金陵,为寇准所阻,出判天雄军.还朝,判尚书都省、领修《册府元龟》.天禧初,为左仆射、平章事.两年后罢相,出判杭州.仁宗初,复相,与丁渭、林特、陈彭年、刘承珪,时人称为“五鬼”.卒,则太师、中书令,谥文穆.
林特:字士奇.南剑州顺昌人(今属福建).仕南唐,授兰台校书郎.宋初,为长葛尉,后历任大理寺丞、三司副使、修玉清昭应宫副使等.为人善附会,与丁渭等五人号称“五鬼”.仁宗即位时,进刑部尚书、翰林侍读学士.丁渭贬官,林特亦落职知许州.后还朝,病卒,赠尚书左仆射.其人长于吏事,曾奉诏撰《会计录》三十卷.
丁谓:966-1037 字谓之,后改字公言,苏州长洲人.淳化进士.历任峡路转运使、刑部员外郎、枢密直学士等.天禧三年为参知政事.次年,排斥寇准去位,升为宰相,封晋国公.暗中交结内侍雷允恭,左右朝政.后贬崖州司户参军,徙雷州,又徙道州.明道中,授秘书监,致仕.其人喜为诗,长于书画、音律、博弈,为官机敏有智谋,狡猾过人,与林特、王钦若等时称“五鬼”.后死于光州.
夏竦:985-1051 字子乔,江州德安人(今属江西).以父战死,授丹阳主簿,举贤良方正科.历官右正言、尚书礼部员外郎、知制诰、枢密副使等.宝元初,西夏元昊来犯,出知永兴军,后徙鄜州、改判河中府.庆历中,召拜枢密使,以谏官反对,改知亳州.病死,赠太师、中书令,谥文庄.积家财巨万,生活奢侈,但为郡守有政绩,治军尤严.
陈尧佐:963-1044 字希元,阆州阆中人(今属四川).端拱进士,历任殿中丞、两浙转运副使、京西转运使等,入朝为三司户部副使,同修《真宗实录》,擢知制诰兼史馆修撰,拜给事中、参知政事.明道中,罢知永兴军.景佑四年(1037),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即拜相),但不入即罢相致仕.自少好学,善古隶八分,笔力端劲,尤工诗.卒,赠司空兼侍中,谥文惠.
宋庠:996-1066 字公序,安州安陆人(今属湖北).天圣进士第一名.历官左正言、知制诰、权判吏部流内铨、翰林学士等.宝元中,拜参知政事.遇事分别是非,与宰相吕夷简不睦,出知郓州.后复为参知政事,改枢密使.皇佑中,拜相,出知河南府,旋再拜同平章事充枢密使.后以司空致仕.卒,赠太尉兼侍中,谥元献.庠爱读书,至老不倦.
宋祁:998-1061 字子京,宋庠之弟.天圣进士,授大理寺丞、国子监直讲、预修《广业记》,迁权三司度支判官.历任知制诰、权同判流内铨、翰林学士等,参予修撰《新唐书》列传,后出知定州,改益州,旋授三司使.后被包拯弹劾其奢侈过度,出知郑州.卒赠尚书,谥景文.
陈执中:字昭誉.少以父任为秘书省正字.历任右正言、三司户部副使、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等.康定初,拜同平章事兼枢密使.皇佑初,以足疾辞职,改授尚书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后拜司徒,封岐国公.卒,赠太师兼侍中,谥恭.
刘沆:字冲之.吉州永新人(今属江西).天圣进士.历官三司度支、同修起居注、判吏部流内铨等.后出知谭州兼安抚使,镇压湖南瑶人起事.皇佑中,拜参知政事.至和初,拜同平章事.中丞张昪弹劾其挟私出御史,罢相,出知应天府,徙陈州.卒,赠左仆射兼侍中.
贾昌朝:998-1065 字子明,真定获鹿人(今属河北).同进士出身.历官殿中丞、尚书礼部郎中、权知开封府等,以权御史中丞,上书备边六事:驭将帅、复士兵、训营卒、通四夷、绥蕃部、谨觇候,多施行.庆历三年(1043),拜参知政事.次年,改枢密使,旋拜同平章事,仍兼枢密使.罢相后出判大名府.嘉佑初,复为枢密使.再罢守许州.卒,谥文元.
鲁宗道:字贯之,亳州谯人(今属安徽).进士出身,历官海盐令、秘书丞、左谕德、直龙图阁等.宋仁宗即位后,迁户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兼侍讲、判吏部流内铨.后拜参知政事.为人刚正,遇事敢言,时人誉为“鲁头参政”.卒,赠兵败尚书,谥肃简.
薛奎:967-1034 字宿艺,绛州正平人(今属山西).淳化进士.历官隰州军事推官、淮南转运副使、陕西转运使、江淮制置发运使等,入朝为三司户部副使.因与李士衡不合,出知延州.天圣中,权知开封府,迁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性刚毅,遇事敢言,执政谋议无所畏避.天圣七年,拜参知政事,后以疾数辞官,罢为户部侍郎、资政殿学士、判尚书都省,旋病死,赠兵败尚书,谥简肃.
蔡齐:988-1039 字子思,祖籍洛阳,徙居莱州胶水,举进士第一,除将作监丞,出判兖州.仁宗初,改尚书礼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以起居舍人知制诰,罢知河南府.后拜枢密副使.为官刚正、谦让,不妄言、不附权贵.后拜参知政事,寻出知颍州.卒,赠兵部尚书,谥文忠.
程琳:字天球,永宁军博野人(今河北蠡县).历任泰宁军节度推官、判吏部流内铨、知开封府、三司使等.景佑中,拜参知政事.后以平章事复判大名府,前后守大名十年,择要害,修壁垒,加强对契丹的防守.后改镇安军节度使.卒,赠中书令,谥文简.
高若讷:997-1055 字敏之,本并州榆次人(今属山西),徙家卫州.进士出身.历任起居舍人、知谏院、判吏部流内铨、枢密副使等.后以工部侍郎、参知政事为枢密使.皇佑五年,罢为观文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尚书左丞、同群牧制置使、判尚书都省.通医学.卒,赠右仆射,谥文庄.
杨崇勋:字宝臣,蓟州人.以父任为东西班承旨,历任右侍禁、西头供奉官、内殿崇班、枢密都承旨、殿前都指挥使等.仁宗即位后,拜枢密使,后罢为同平章事、河阳三城节度使、判许州,再罢同平章事,改寿州.后坐子宗诲受贿枉法,以左卫上将军致仕,改太子太保.其为人贪鄙,喜中伤人,故人多畏避.卒,赠太尉,谥恭毅.
狄青:1008-1048 字汉臣,汾州西河人(今山西汾阳).善骑射.宝元初,为延州指挥使,常为先锋,屡败西夏兵,为范仲淹等所常识并擢用.皇佑中,拜枢密副使.侬智高起事,其以宣抚荆湖南北路、经制广南盗贼事,夜渡昆仑关,出其不意,败敌.还朝后,拜枢密使.至和末,为谣言中伤,出判陈州.病死,赠中书令,谥武襄.
吴育:1004-1058 字春卿.建安(今属福建)人.举进士,历任知临安、通判苏州、右正言.宝元间,除同修起居注、知制诰,徙知开封府.庆历五年,拜右谏议大会、枢密副使,改参知政事.后以资政殿大学士、尚书左丞出知河南府.卒,赠吏部尚书,谥正肃.
宋绶:991-1040 字公垂,赵州平棘人(今河北赵县).以荫补太祝,大中祥符元年(1008)试学士院,为集贤校理,赐同进士出身,擢知制诰、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同修《真宗实录》、国史.明道二年(1033)拜参知政事.其人博通经史,藏书万余卷,亲自校勘,尤精笔札,撰《卤簿图》十卷.后因患病不能视事.卒,赠司徒兼侍中,谥宣献.
程戡:字胜之,许州阳翟人(今河南禹县).进士出身,授泾州观察推官.历任起居舍人、天章阁待制、陕西都转运使、给事中.至和元年(1054),召拜参知政事.后避宰相文彦博亲,改枢密副使.再以宣徽南院使、鄜延路经略安抚使、判延州.英宗即位后,加安武军节度使,留任.卒,赠太尉,谥康穆.
盛度:字公量.世居应天府(今河南商丘,不是南京),后徙居杭州余杭县.举进士,历任秘书省秘书郎、试学士院等,迁尚书屯田员外郎,数上疏论边事.奉使陕西,实地观察,参阅汉、唐图籍,绘《西域图》以献又绘《河西陇右图》,真宗称赞其博学,授翰林学士、知审刑院.景佑二年(1035),拜参知政事,改知枢密院事,后罢为尚书右丞、知扬州,加资政殿学士、知应天府,以疾拜太子少傅致仕.卒,赠太子太保,谥文肃.生平勤学博文.
丁度:990-1053 字公雅,祖籍恩州清河(今属河北),徙居开封祥符.大中祥符中,举制科,为大理评事、通判通州,迁知太常礼院、判吏部南曹.上书论事:增讲读官、增谏员,选河北、河东役兵补禁军等.仁宗即位后,迁翰林学士、审察在京师刑狱.西夏元昊攻宋,刘平、石元孙战败,丁度献《备边要览》,擢工部侍郎、枢密副使.又上《庆历》兵录》五卷与《赡边录》一卷,拜参知政事.后因事罢为紫寀殿学士兼侍读学士,迁尚书右丞.其人勤学,喜读《尚书》.
王尧臣:字伯廉,应天府虞城人(今属河南).举进士第一,历任右司谏、知审官院、陕西安抚使等.对防御西夏、将帅作用、边防部署、营田治兵诸事颇多建议.入朝,授权三司使,改右谏议大夫.皇佑三年(1051)拜枢密副使,深为仁宗信用,以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卒,赠尚书左仆射,谥文安.元丰三年,加赠太师、中书令,改谥文忠.
田况:1003-1061 字元均,冀州信都人(今属河北).举进士,又举贤良方正.西夏元昊来犯边,陈治边十四事,为仁宗所重,授陕西宣抚副使,镇压保州云翼军兵变,除知成德军,擢权三司使.至和元年,拜枢密副使.嘉佑中,授枢密使,以疾罢为尚书右丞、观文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提举景灵宫,以太子少傅致仕.性敏捷,宽厚待人,有文武才略,数论政事,尽言无隐.卒,赠太子太保,谥宣简.
晁宗悫:字世良,澶州清丰人(今属河南).礼部尚书晁迥之子.以父荫,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举进士第,除馆阁校勘,迁大理寺丞、集贤校理兼注释御集检阅官.仁宗即位,迁殿中丞、同修起居注.天圣中,授祠部员外郎、知制诰.西夏元昊攻宋,授陕西安抚使,与夏竦议攻守策,拜参知政事.后以疾求解职,除资政殿学士,旋卒,赠工部尚书,谥文庄.
王曾:978-1038 字孝先,青州益都人(今属山东).咸平进士.真宗朝,以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罢知应天府.仁宗即位,刘太后听政,拜相.其人素恶侥幸,太后姻亲多为其所裁抑,罢知青州.仁宗亲政,授枢密使.景佑二年,拜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封沂国公.因与参知政事吕夷简论事颇有异议,遂俱罢.卒,赠侍中,谥文正.
张知白:字用晦,沧州清池人.举进士第,历官右正言,知剑、邓青三州等,再拜给事中、参知政事.与宰相王钦若议论多相违,称疾辞职,罢为刑部侍郎、知大名府.仁宗即位,拜枢密副使,以工部尚书同平章事.立朝以清廉自持,无毫厘为私,虽身居显贵,其俭朴如寒士.病亡,赠太傅、中书令,谥文正.
杜衍:978-1057 字世昌,越州山阴人(今浙江绍兴).举进士,历知平遥、乾、扬等州县、三司户部副使、审官院等.宝元二年(1039),迁刑部侍郎、知永兴军.庆历中,拜枢密使,旋拜相,后罢相出知兖州.以太子少师致仕.皇佑元年,迁太子太保,进太子太师,封祁国公.其人刻苦学习有大志,不甘落后殖私产,好引荐贤士,为官清正.卒,赠司徒兼侍中,谥正献.
晏殊:991-1055 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今属江西).景德初,以神童召试,赐同进士出身,历任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知制诰,加给事中、预修《真宗实录》,拜枢密副使.因忤刘太后意,罢出知外州.后召拜御史中丞、迁参知政事,以礼部尚书罢知亳州.庆历中,拜相兼枢密使.为谏官孙甫等所论,出知颍、陈、许永兴等州、军,以疾归京师.卒,赠司空兼侍中,谦元献.善为文,尤工诗.
庞籍:988-1063 字醇之,单州成武人(今属山东).举进士第,任开封府兵曹参军,召为殿中侍御史.西边用兵,擢为龙图阁直学士、知延州兼鄜延都总管、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改延州观察使,修筑城砦,募民耕种,用部将狄青等.宋夏议和后召为枢密副使.上书陈述陕西用兵,公私俱困,请并省官属,调近塞驻兵就食内地,朝廷从其所请,颇省边费.拜参知政事、枢密使,又拜同平章事.后罢知郓州.其人晓律令,善治吏事,持法严峻,士卒畏服,为政颇有惠政.以太子太保致仕,封颍国公.卒,赠司空,谥庄敏.——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庞太师.但其人与戏剧形像相差甚远,可以说历史上的这位“庞太师”是位好官.
王随:河南人(今河南洛阳).举进士第,历任淮南、河东转运使、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知制诰、翰林侍读学士等.明道中,拜参知政事,加吏部侍郎,知枢密院事,旋拜同平章事,监修国史.为相一年,无所建树,与执政陈尧佐等数争事,为谏官韩琦所弹劾,罢相,判河阳.卒,赠中书令,谥章惠,后改谥文惠.
章得象:978-1048 字希言,原籍泉州,后居浦城.第进士,历知台州,直史馆,兵败郎中、知制诰、翰林学士、龙图阁学士、同知枢密院事等.后拜相,无所建树.庆历五年,徙判河南府.得象在翰林十二年,章献太后临朝听政,宦官方盛,太后每遣内侍至学士院,得象必正色以待,或不交一言.在中书八年,其族人亲戚,皆抑而不进.卒,赠太尉兼侍中,谥文宪.皇佑中,改谥文简.
吕夷简:979-1044 字坦夫,原籍莱州,徙居寿州.举进士.真宗朝,历任地方官.仁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天圣中,拜相.因郭皇后言,罢相,不久复相,赞成仁宗废郭后,贬范仲淹等.与王曾数争事.俱罢相.康定初,复入为相,封许国公,兼枢密使,旋拜司空、平章军国重事.以老请致仕,以太尉致仕.卒,赠太师、中书令,谥文靖.
张士逊:964-1049 字顺之,阴城人(今湖北光化).淳化进士,历知数县,迁侍御史,授知审刑院、判集贤院.天圣中,拜相,曹利用被谮得罪,士逊为之解脱.罢知江宁府,移知许州.明道初,复入为相,监修国史.坐事再罢相,出判许州、徙知河南府.宝元元年,复入为相.康定初,西夏犯境,诏知枢密院,无所建树,累上章告老,封邓国公致仕.卒,赠太尉、中书令,谥文惠.
韩琦:1008-1075 字稚圭,相州安阳人(今属河南).举进士,授将作监丞,累迁右司谏.曾一次奏罢宰相、参政四人.益州、利州岁饥,为益利路体量安抚使,缓调赋、逐贪吏、汰冗役、减轻百姓困苦.宝元三年(1040)为陕西安抚使,大将任福败亡,降知秦州.庆历二年,为陕西四咱经略安抚招讨使.宋夏议和后,奉诏入朝,任枢密副使.范仲淹罢相,琦亦出知扬州.嘉佑元年,拜枢密使,旋又拜相.英宗即位,请曹太后还政,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出判相州.王安石变法,与司马光等屡次上疏反对.卒,赠尚书令,谥忠献.
曾公亮:999-1078 字明仲,泉州晋江人.举进士,历任集贤校理、知制诰、史馆修撰、知开封府.嘉佑初,擢参知政事,除枢密使.嘉佑六年,拜同平章事.神宗即位后,加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后以老辞位,拜司空兼侍中,后出判永兴军.以太傅致仕.卒,赠太师、中书令,谥宣靖.
富弼:1004-1083 字彦国,河南府人(今河南洛阳).举茂材异等.累迁知谏院.康定元年,上疏请令宰相兼领枢密院,参与治边事,抵御西夏.庆历二年,契丹索取关南地,出使契丹,允增岁币.次年,拜枢密副使,与范仲淹等推行“庆历新政”,被排斥,出知郓州.至和二年拜相,因母丧去位.英宗即位,召为枢密使.神宗即位,拜相,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称疾求退,出判亳州.卒,赠太尉,谥文忠.
文彦博:1006-1097 字宽夫,汾州介休人.进士出身.庆历末,平王则起事,由参知政事升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判河南府,封潞国公.英宗即位,拜枢密使.神宗初,反对王安石变法,出判河阳,徙大名府.告老,以太师致仕.元佑初,经司马光推荐,命为平章军国重事.其虽身居富贵,但待人接物谦逊,居洛阳期间,接待程颢兄弟,如同布衣之交,与富弼、司马光等十三人相聚,论年龄不论官位,称“洛阳耆英会”,为时人钦慕.元保有五年(1090),复以太师致仕.卒,谥忠烈.
范仲淹:989-1052 字希文,苏州吴县人.举进士,历任集庆军节度推官、大理寺丞、秘阁校理,奏请章献太后还政,旋出判河中府,徙陈州.仁宗亲政,擢右司谏,力谏废郭皇后,出知睦州,徙苏州.召还判国子监,擢权知开封府.庆历三年,拜参知政事,与富弼、欧阳修等推行“庆历新政”,为权贵所谗,罢为副相,出为陕西四路安抚使、知邠州.仲淹内刚外和,性至孝、节俭,平时食不重肉,为政宽厚,所至有惠政.卒,赠兵败尚书,谥文正.
韩亿:字宗魏,原籍真定灵寿(今属河北),徙居开封雍丘.举进士,历任知永城县及洋、相二州,殿中侍御史,河北转运使等官.仁宗初,以侍御史知杂事,扫法不避权贵.景佑二年,以尚书工部侍郎同知枢密院事;四年,拜参知政事.为谏官所弹劾,罢知应天府.官至尚书左丞,以太子少傅致仕.卒,赠太子太保,谥忠宪.
包拯:999-1062 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举进士,历知建昌、天长二县及端州,为监察御史,建议岁赂契丹慧御戎之策,宜练兵选将,加强边备,授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徙知扬、庐、池等州.权知开封府时,开正门,甜头者直至堂前,陈述曲直、杜绝吏奸.为政严明,断讼正直,贵戚、宦官为之敛手.后以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嘉佑六年,拜枢密副使.卒,赠礼部尚书,谥孝肃.
钱惟演:962-1034 字希圣,吴越王钱俶之子.博学能文,辞藻清丽.真宗朝,授太仆少卿,献《咸平圣政录》,命为直秘阁,预修《册府元龟》.历任知制诰、给事中、知审官院.大中祥符八扩,为翰林学士,坐贡举失实,降给事中,迁工部尚书.仁宗即位,拜枢密使.初附丁谓逐寇准,丁谓罪行被发,遂排斥丁谓以求自解.宰相冯拯恶其为人,罢为镇国军节度观察留后,官终崇信军节度使,赠侍中,谥思,改谥文僖.
张昪:992-1077 字杲卿,韩城人.举进士,历知绛、邓、庆、秦诸州及开封府.至和二年(1055),擢御史中丞,论时事无所回避.嘉佑三年,除枢密副使,拜参知政事、枢密使.英宗立,告老,以彰信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许州,改镇河阳三城,以太子太师致仕.卒,赠司徒兼侍中,谥康节.
赵慨:996-1083 字叔平,初名禋.南京虞城人(今属河南).举进士,历知滁州、知制诰、翰林学士等,以龙图阁学士知郓州、应天府.嘉佑间,擢参知政事.熙宁初,拜观文殿学士、知徐州,自左丞转吏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赠太子太师,谥康靖.
欧阳修:1007-1072 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人.举进士.庆历三年,知谏院,力赞范仲淹推行新政.仲淹罢,亦出知滁州、扬州等州.嘉佑二年,知贡举人,排抑险怪奇涩的“太学体”,文风始为之一变.嘉佑五年,拜枢密副使,次年,参知政事.博学多能,有志于史学、文学.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赠太子太师,谥文忠.
余靖:1000-1064 字安道,韶州曲江人(今广东韶关).举进士,为赣县尉,累迁集贤校理,力谏罢范仲淹被贬,出监筠州酒税.庆历中,入为右正言,数论事,切中时弊,疏论自西边用兵,国库虚竭,民无储蓄,十室九空,戒广事浮费,又陈夏竦奸邪,不可为枢密使,擢升为知制诰.三使契丹,习契丹语.丘保有中,以经制广南西路贼盗,与狄青等镇压侬智高起事.官至工部尚书.卒,赠刑部尚书,谥襄.
任福:字佑之,开封人.咸平中,补卫士,历秦凤路马步军副总管、侍卫马军都虞候.康定二年,元昊谋攻渭州,奉韩琦命亲率一万八千人出击,西夏兵充马关佯败,与先锋桑怪引骑驰追,屯好水川,陷入西夏伏兵中,力战而死,其子怀亮亦战死.赠武胜军节度使兼侍中.

9,古代老子是谁?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胡适曾推测老子生于周灵王初年,当公元前570年),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古县名,史学界普遍认为在今河南省鹿邑县)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并称之为“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存世作品有《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20世纪80年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扩展资料: 人物生平 出生苦县 老子大约于公元前571年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据《史记·老子列传》所说,老子即李耳,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 效力周室 老子曾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官”(管理藏书的官员),有人认为老子就是老莱子,楚国人,跟孔子同时,曾著书十五篇宣传道家之用。 在被推荐入周室效力之前,老子跟随常枞(商容)学习知识。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郭兰芳在《论老子哲学思想》中写道:老子姓李名聃,是楚国苦县的厉乡曲仁里人,生于春秋末期,曾任周王朝的图书馆长、管图书,是孔子的前辈,曾向他问礼。说他“陈国相人”或楚苦县人均可,因为相与苦是一个地方,即今天的河南鹿邑县。 著书出关 后来老子看到周王朝越来越衰败,就离开故土,准备出函谷关去四处云游。把守函谷关的长官尹喜很敬佩老子,听说他来到函谷关,非常高兴。可是当他知道老子要出关去云游,又觉得很可惜,就想设法留住老子。 于是,尹喜就对老子说:“先生想出关也可以,但是得留下一部著作。”老子听后,就在函谷关住了几天。几天后,他交给尹喜一篇五千字左右的著作,然后就骑着大青牛走了。据说,这篇著作就是后来传世的《道德经》。 死后加封 老子长寿,大约卒于公元前471年,享年一百零一岁。 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宋真宗祥符六年(1013)加号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后世纪念 太清宫位于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城东5公里的太清宫镇的东北隅,是老子的诞生地,也是祭祀老子的祠庙,1978年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被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鹿邑太清宫被国家文物局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鹿邑县古称“鸣鹿”“苦”“真源”“谷阳”“仙源”。史料记载,公元前571年,老子就诞生在这里。所以,鹿邑县既是李姓的发源地,又是老子的故里。农历二月十五是老子生日,后人为纪念老子,在鹿邑县老君台、太清宫兴起庙会进行祭拜。2012年2月,鹿邑县被中国文联、中国民协正式命名为“中国老子文化之乡”。 据《后汉书》记载,太清宫建于东汉延熹八年(165年),始名老子庙。当时汉桓帝两次派大臣到鹿邑朝拜老子建老子祠,并立老子祠碑。 宋帝好道,宋真宗赵恒自称道君皇帝,拨国库银重建太清宫,规模比唐时更大,并于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亲率群臣朝拜太清宫,册封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立大宋重修太清宫之碑、先天太后之赞碑、会真桥记等碑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

10,请懂生辰八字的人.并根据五行帮忙取个名字.姓田.男孩.出生时间是农历2012年4月9日20时

五行分析:八字偏弱,八字喜「金」,起名最好用五行属性为「金」的字。
生肖分析:龙,起名宜有:水、金、玉、白、赤、月、鱼、酉、人、氵、钅、亻等部首为吉。
五格分析:姓氏田的五行属性是火,姓名学笔画是5画。

田景鑫 景 鑫 - 五行:火木金 景景系男子名常用字。能较好的与您的姓氏搭配。
鑫从生辰八字上看,名字中需有金相助,鑫字的五行属性为金。从生肖上看,生肖为龙,名字中应有金部首为吉,鑫的部首为金。
字义景表示高、敬慕、日光;鑫表示兴旺、兴盛、金多,意义优美。
音律田、景、鑫的读音是tián、jǐng、xīn,声调为阳平、上声、阴平,音律优美,朗朗上口。
字型田为全包围结构,姓名学笔画5画;景为上下结构,姓名学笔画12画;鑫为上下结构,姓名学笔画24画;。
五格该名字的五格笔画搭配为5-12-24,五格大吉。
意蕴名字可以趣解为:“祥瑞 • 金多”。 


田振锋 振 锋 - 五行:火火金 振振系男子名常用字。能较好的与您的姓氏搭配。
锋从生辰八字上看,名字中需有金相助,锋字的五行属性为金。从生肖上看,生肖为龙,名字中应有钅部首为吉,锋的部首为钅。
字义振表示奋起、兴起、威震;锋表示锐利、锐势、锋气,意义优美。
音律田、振、锋的读音是tián、zhèn、fēng,声调为阳平、去声、阴平,音律优美,朗朗上口。
字型田为全包围结构,姓名学笔画5画;振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11画;锋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15画;字型优美,利于书写。
五格该名字的五格笔画搭配为5-11-15,五格大吉。
意蕴名字可以趣解为:“兴起 • 锐利”。成语声振林木 初露锋芒扩展了名字的意境。 


田人俊 人 俊 - 五行:火金火 人宝宝出生地为中国,可引申出中华人民共和国,从中选人字。从生辰八字上看,名字中需有金相助,人字的五行属性为金。从生肖上看,生肖为龙,名字中应有人部首为吉,人的部首为人。
俊从生肖上看,生肖为龙,名字中应有亻部首为吉,俊的部首为亻。
字义人表示人和、人豪、人杰;俊表示卓越、出众、雄健,意义优美。
音律田、人、俊的读音是tián、rén、jùn,声调为阳平、阳平、去声,音律较好。
字型田为全包围结构,姓名学笔画5画;人为独体字结构,姓名学笔画2画;俊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9画;字型优美,利于书写。
五格该名字的五格笔画搭配为5-2-9,五格俱佳。
意蕴名字可以趣解为:“四有新人创大业 八方俊彦绘宏图”。


田先正 先 正 - 五行:火金金 先从生辰八字上看,名字中需有金相助,先字的五行属性为金。
正从生辰八字上看,名字中需有金相助,正字的五行属性为金。
字义先表示前驱、前进、先天;正表示正直、正性、正大,意义优美。
音律田、先、正的读音是tián、xiān、zhèng,声调为阳平、阴平、去声,音律较好。
字型田为全包围结构,姓名学笔画5画;先为上下结构,姓名学笔画6画;正为上下结构,姓名学笔画5画;字型优美,利于书写。
五格该名字的五格笔画搭配为5-6-5,五格大吉。
意蕴名字可以趣解为:“大地回春果正繁 东风送暖花先发”。成语古圣先贤 量凿正枘扩展了名字的意境。 



田言胜 言 胜 - 五行:火木金 言此字为美名腾推荐用字,能较好的与您的姓氏搭配。
胜从生辰八字上看,名字中需有金相助,胜字的五行属性为金。从生肖上看,生肖为龙,名字中应有月部首为吉,胜的部首为月。
字义言表示言信、忠言、美言;胜表示美妙、胜仗、胜士,意义优美。
音律田、言、胜的读音是tián、yán、shèng,声调为阳平、阳平、去声,音律较好。
字型田为全包围结构,姓名学笔画5画;言为独体字结构,姓名学笔画7画;胜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12画;字型优美,利于书写。
五格该名字的五格笔画搭配为5-7-12,五格俱佳。
意蕴名字可以趣解为:“胜利者的宣言”。成语腹饱万言 出奇取胜扩展了名字的意境。 



田金琪 金 琪 - 五行:火金木 金宝宝出生地为中国,可引申出金色天安门城楼,从中选金字。从生辰八字上看,名字中需有金相助,金字的五行属性为金。从生肖上看,生肖为龙,名字中应有金部首为吉,金的部首为金。
琪此字为美名腾推荐用字,能较好的与起名用字金搭配。
字义金表示贵重、富贵、金黄;琪表示美玉、珍异、琪琚,意义优美。
音律田、金、琪的读音是tián、jīn、qí,声调为阳平、阴平、阳平,音律优美,朗朗上口。
字型田为全包围结构,姓名学笔画5画;金为上下结构,姓名学笔画8画;琪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13画;字型优美,利于书写。
五格该名字的五格笔画搭配为5-8-13,五格大吉。
意蕴名字可以趣解为:“贵重 • 美玉”。成语大马金刀 琪花玉树扩展了名字的意境。 



田靖皓 靖 皓 - 五行:火金木 靖从生辰八字上看,名字中需有金相助,靖字的五行属性为金。
皓从生肖上看,生肖为龙,名字中应有白部首为吉,皓的部首为白。
字义靖表示安定、安静、治理;皓表示洁白、光明、明亮,意义优美。
音律田、靖、皓的读音是tián、jìng、hào,声调为阳平、去声、去声,音律较好。
字型田为全包围结构,姓名学笔画5画;靖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13画;皓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12画;字型优美,利于书写。
五格该名字的五格笔画搭配为5-13-12,五格大吉。
意蕴名字可以趣解为:“平安 • 光明”。 


田志盛 志 盛 - 五行:火火金 志志系男子名常用字。能较好的与您的姓氏搭配。
盛从生辰八字上看,名字中需有金相助,盛字的五行属性为金。
字义志表示志气、志道、志向;盛表示丰富、显赫、美好,意义优美。
音律田、志、盛的读音是tián、zhì、shèng,声调为阳平、去声、去声,音律较好。
字型田为全包围结构,姓名学笔画5画;志为上下结构,姓名学笔画7画;盛为上下结构,姓名学笔画12画;字型优美,利于书写。
五格该名字的五格笔画搭配为5-7-12,五格俱佳。
意蕴名字可以趣解为:“兴邦多壮志 盛世足风流”。成语凌云之志 久负盛名扩展了名字的意境。 


田伟然 伟 然 - 五行:火土金 伟从生肖上看,生肖为龙,名字中应有亻部首为吉,伟的部首为亻。
然从生辰八字上看,名字中需有金相助,然字的五行属性为金。
字义伟表示壮美、卓越、高大;然表示信守、合适、巍然,意义优美。
音律田、伟、然的读音是tián、wěi、rán,声调为阳平、上声、阳平,音律优美,朗朗上口。
字型田为全包围结构,姓名学笔画5画;伟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11画;然为上下结构,姓名学笔画12画;字型优美,利于书写。
五格该名字的五格笔画搭配为5-11-12,五格大吉。
意蕴名字可以趣解为:“崭然新世纪 伟哉大中华”。成语雄伟壮观 超然绝俗扩展了名字的意境。 


田玉昊 玉 昊 - 五行:火金火 玉从生辰八字上看,名字中需有金相助,玉字的五行属性为金。从生肖上看,生肖为龙,名字中应有玉部首为吉,玉的部首为玉。
昊此字为美名腾推荐用字,能较好的与起名用字玉搭配。
字义玉表示美、晶莹、珍贵;昊表示广大、天空、昊穹,意义优美。
音律田、玉、昊的读音是tián、yù、hào,声调为阳平、去声、去声,音律较好。
字型田为全包围结构,姓名学笔画5画;玉为独体字结构,姓名学笔画5画;昊为上下结构,姓名学笔画8画;字型优美,利于书写。
五格该名字的五格笔画搭配为5-5-8,五格俱佳。
意蕴名字可以趣解为:“美德 • 天空”。

上一篇:因什么什么什么,因什么什么一成语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
最新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