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索引 1,不惑之年指多少岁? 2,不惑之年是指哪一年 3,不惑之年是指多少岁? 4,不惑之年是什么意思 5,不惑之年指的是什么意思? 6,不惑之年指的是什么意思? 1,不惑之年指多少岁? 不惑之年是指人中年四十岁。形容人到中年(四十岁)能明辨事理而
本文目录索引
1,不惑之年指多少岁?
不惑之年是指人中年四十岁。 形容人到中年(四十岁)能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 出自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论语》选自《论语·为政篇》。 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注意事项: 年龄:一个人从出生到计数所活的时间长度,通常以年表示。年龄是具有生物学基础的自然标志。人出生后,年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长。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年龄的再生产与人自身的再生产是同时进行的,人的再生产总是由不同年龄出生的不同个体组成的。此外,各种人口现象,如婚姻、生育、上学、就业、移民和死亡,都与每个人的年龄密切相关。因此,正确计算年龄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一个城市或国家从建立到清算的时间长短也可称为“年代”。
2,不惑之年是指哪一年
不惑之年 指的是四十岁 不是指哪一年.
释 义 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出 处 先秦·孔子《论语·为政》有“四十而不惑”的说法。
示 例 他大学毕业年仅20,而光阴飞转,很快已近~了。
用 法 作主语、定语;形容人到四十岁能明辨事理。
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表达年龄称谓的词,如:“弱冠”、“耄耋”等。学生往往对此很费解。其实类似这样的词还很多,都是我们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所必须了解的知识。古人的年龄称谓来源不一,大多根据不同年龄的生理特征而命名,但也有一些是因袭前人所言而成为固定称谓的。
在所有的年龄称谓中,“九十”的称谓可谓最多最有趣。或叫“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又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又称“冻梨”。
还有依据生理特征命名的,如:人初生叫“婴儿”,是因为人初生需要抱在胸前喂奶。婴可与膺通假,膺者胸也。婴儿即为抱在胸前之儿。七岁除叫做“悼”外,还叫“龆龀”也叫做“毁齿”,因为正是换牙时期,所以有此称呼。十五岁叫做“童”,“山无草木曰童”。古代十六岁成年,十五岁男子未加冠,女子未及笄。此处用的是比喻意。
另外,我们现在常说的“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则来自于《论语·为政篇》的记载:“子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距。”
汉人戴圣所辑《礼记·曲记篇》中说:“人生十年曰幼,二十曰弱,三十曰壮,四十曰强,五十曰艾,六十曰耆,七十曰老,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其中还有耄年有罪不加身的说法。但后人却常把“幼学”、“弱冠”等作为年龄称谓,这恐怕是后代词汇由单音节向双音节发展的原因吧
我国还有干支纪年的传统,六十年为一轮,故又有六十岁为“花甲之年”的说法。杜甫有诗句曰:“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二十古来稀。”于是,七十又有了“古稀之年”的别称。
当然,古代年龄称谓并不止这些,还有许多散见于各类古书中,因较少使用而未被流传下来。上面所述这些因使用频率高,生命力强而被后人沿用了下来。有些还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日常交际之中,如:“三十而立”。再如,从“婴儿”和“儿童”两个词中,我们已看不出历史和今天的区别了。
另外还有: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韶年:男孩八岁。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 舞勺之年:十三至十五岁 志学:十五岁。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岁。 弱冠: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古稀之年: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耄耋:八十、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标梅之年:出嫁
3,不惑之年是指多少岁?
不惑之年是指人中年四十岁。 形容人到中年(四十岁)能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 出自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论语》选自《论语·为政篇》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 孔子说:“我大约十五岁志于学习尧、舜、禹、汤、文、武等先王之道。认真研究历史,用心学习《诗》、《礼》、《书》等文化。 三十岁时,我的学说已经建立了基础,我也可以以我的学说立身于社会。 四十岁时,我已知道我的学说是上天的旨意,故能信道不疑。虽听到各种议论,也不疑惑动摇。 五十岁时,我已经明白道就是天。同时明白我是上天的仆人,上天交给我的使命就是修道、传道。 六十岁时,一听别人的话,就能准确的理解,并能辨别判断他的话正确与否。如果他的话有错误,我也知道他的话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错。而我的判断也符合上天的旨意。别人提出的问题,我也能立即回答。而我的回答也符合上天的旨意。 七十岁时,天在我里面,我在天里面,天与我同在,天与我合一。 因此能随心所欲也不逾越上天的规矩、法则。” 扩展资料其他古代年龄称谓: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男孩八岁。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黄口:十岁以下。 幼学:十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 志学:十五岁。 及笄:女子十五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杖朝:八十岁。"八十杖于朝。"谓八十岁可拄杖出入朝廷。唐韩偓《乙丑岁九月在萧滩镇书四十字》诗:"若为将朽质犹拟杖于朝。" 期颐:百岁之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惑之年
4,不惑之年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指人到中年(这里中年指四十岁),经历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不会像青年那样困惑了。不惑之年作为40岁的代称。 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也指遇事能明辨不疑。 不惑,是对于仁义礼有完全的了解,有完全的了解 所以不惑,而立是做事能循礼,但并不完全了解,孔子说:“智 者不惑。”又说:“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即 表明了智和仁的关系。因此,不惑是对于仁义礼有完全的了解,达到智者的地步。 扩展资料: 孔子曾用“而立”“不惑”“知天命”“耳顺”等描述人生的轨迹。从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知道,在古代,对不同年龄段都有着别称,这并不是特指某个年龄,而是达到一定年龄后对这个年龄段的一种称呼。 幼年 初度:小儿初生之时。 赤子、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牙牙:象声词,婴儿学语的声音,指1岁。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始龀:男孩8岁,女孩7岁。根据生理状况,男孩8岁、女孩7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 九龄:9岁。 指数之年:9岁。 黄口:10岁以下。 幼学:10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 外傅之年:儿童10岁。 少年 金钗之年:女孩12岁。 豆蔻:指女子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舞夕之年:少年13至15岁。 及笄:指女子15岁。 志学之年: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青年 成童:15或15稍上的年岁。 舞象之年:少年15至20岁。 二八:为16岁。 破瓜、碧玉年华:女子16岁。 加冠:指男子20岁。古时男子20岁行加冠礼,表示已成年。 弱冠:古人20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桃李年华:女子20岁。 花信年华:女子24岁。 而立(而立之年):30岁,因为《论语》有言,“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始室:30岁。《礼记·内则》:“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克壮:正当壮年,古代30岁为壮。 半老徐娘:女子30岁。 中年 不惑(不惑之年):40岁为“不惑之年”。 艾:50岁。《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 半百、知天命、知命之年:50岁。 六九年:即54岁。 老年 耳顺、耳顺之年、花甲之年:均指60岁。 高龄:敬辞,称老人的年龄,多指60岁以上。 耆:古称60岁的人为“耆”。 下寿:古人以60为下寿,指60岁以上。 还历寿:61岁的寿辰。 从心之年:70岁。 古稀:古代人活到70岁,也就很不容易了。 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 耋:七八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如:耄耋之年。 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似七十七,故特代指77岁。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均指八九十岁。 伞寿:80岁寿辰。因伞字的草体形似八十,故称“伞寿”。 中寿:指80岁以上。 米寿:指88岁。因米字拆开好似八十八,故借指88岁。 上寿:90岁为上寿。 白寿:指99岁,百少一为99,故借指99岁。 期颐:指百岁高寿。 茶寿:指108岁。茶字上面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108岁。 双稀、双庆:140岁。
5,不惑之年指的是什么意思?
不惑之年 [成语解释]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 [典故出处]《论语·为政》: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 [近义词]人到中年 [反义词]豆蔻年华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定语;形容人到四十岁能明辨事理而不致迷惑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扩展资料: 近义词:豆蔻年华 [成语解释]豆蒄: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 [典故出处]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译文:十三四岁的少女姿态袅娜,举止轻盈美好,就像二月里含苞待放,初现梢头的豆蔻花。 [近义词]黄金时代、金色年华、黄花少年 [反义词]风烛残年、桑榆暮景、人老珠黄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6,不惑之年指的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指人到中年(这里中年指四十岁),经历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不会像青年那样困惑了。不惑之年作为40岁的代称。 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也指遇事能明辨不疑。不惑,是对于仁义礼有完全的了解,有完全的了解,所以不惑,而立是做事能循礼,但并不完全了解,孔子说:“智 者不惑。” 又说:“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即 表明了智和仁的关系。因此,不惑是对于仁义礼有完全的了解,达到智者的地步。
下一篇:没有了